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彤

作品数:19 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盆地
  • 6篇储层
  • 5篇四川盆地
  • 3篇地质
  • 2篇页岩
  • 2篇油气
  • 2篇前陆
  • 2篇前陆褶皱冲断...
  • 2篇褶皱
  • 2篇褶皱冲断带
  • 2篇勘探
  • 2篇刻画
  • 2篇发育
  • 2篇发育特征
  • 2篇反演
  • 2篇白云岩
  • 2篇白云岩储层
  • 2篇冲断带
  • 2篇储层特征
  • 1篇大型气田

机构

  • 13篇成都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9篇林彤
  • 12篇刘树根
  • 7篇宋金民
  • 6篇李智武
  • 4篇白志强
  • 4篇邓宾
  • 4篇孙玮
  • 4篇王浩
  • 3篇刘少然
  • 3篇彭瀚霖
  • 3篇南金浩
  • 2篇王长江
  • 2篇雍自权
  • 2篇王雅春
  • 2篇于东旭
  • 2篇孔凡顺
  • 2篇黄瑞
  • 2篇龙翼
  • 2篇赵高平
  • 2篇余永强

传媒

  • 2篇沉积学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 1篇能源与环保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滚动扩边稀井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开发区周边稀井区井控程度低,沉积刻画精度与已开发区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分析不同沉积微相在砂岩厚度、地震波阻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统计开发区不同沉积微相的砂岩参数,建立不同微相所对应的砂岩数据库;以地震属性预测的平面上扇体展布控制规模为基础,通过微相知识库分析地震反演所表征的稀井区沉积砂体发育特征,确定砂体的微相类型;从顺物源、垂直物源砂体延伸规模作为微相展布范围,实现稀井区沉积微相的定量刻画。研究表明:通过A区块密井网区辫状河三角洲微相的单砂体厚度、累积概率、反演的波阻抗值等参数可有效表征不同沉积微相砂体发育特征,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在砂岩参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建立沉积微相知识库结合地震属性预测的稀井区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稀井区沉积微相刻画精度,符合率达到91%,稀井区有利沉积微相类型主要富集在A5和A02等井区。研究成果应用于A区块周边的稀井区滚动评价部署及方案部署,取得较好效果,累计建成产能2.35×10^(4)t,提交探明储量超过200×10^(4)t。研究成果可为老油田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支撑。
南金浩沙宗伦贾红兵刘少然熊向东林彤
关键词:沉积微相地震反演辫状河三角洲
浅探风暴沉积作为地层对比标志的可行性
沉积盆地中,常见的等时性地层界面标志按成因不同可划分为:侵蚀不整合面、无沉积的间断面、火山活动标记面、相转换面,本文主要就风暴沉积作为季风体制下地层等时性对比标志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风暴作为一种高能的突发...
林彤宋金民刘树根李智武
文献传递
海塔盆地W次凹砂砾岩储层次生孔隙特征及成因
2024年
在海塔盆地W次凹铜钵庙组砂砾岩储层发现了多口高产井,但井间试油产量差异大,试验区开发效果较差。为明确砂砾岩储层主控因素,预测优质储层展布,通过对比开发效果较好的T凹陷铜钵庙组砂砾岩储层岩石类型、孔隙发育特征的差异,明确了次生孔隙发育程度是影响两个油田生产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厘清了影响物性的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沉积类型、岩石特征、成岩阶段、酸碱性流体以及不整合淋滤是控制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铜钵庙组砂砾岩储层次生溶蚀经历不整合淋滤、有机酸溶蚀、碱性地层水等多轮次的成因模式。明确了在铜钵庙时期满盆含砂背景下砂砾岩储集空间的演化历程,落实了在剥蚀不整合之下、环洼槽近源背景的近断裂带及斜坡隆起区为次生孔隙发育带。
南金浩刘少然孙贻铃孔凡顺于东旭林彤
关键词:砂砾岩储层次生孔隙
基于CT成像的白云岩储层孔喉非均质性分析——以塔东古城地区奥陶系GC601井鹰三段为例被引量:10
2020年
白云岩储层的孔喉非均质性主要表现为孔喉结构及展布特征复杂,常规储层表征方法对其进行微观定量化表征存在很大难度。利用CT成像技术对塔东古城地区奥陶系(鹰山组)鹰三段的9个白云岩储层样品进行实验测试,建立了孔喉结构的三维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孔喉半径、孔喉数量、总孔隙度、空间连通性等表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白云岩储层样品孔喉半径分布曲线呈现出明显差异。依据曲线形态特征,将其分为3类:①正常单主峰型;②喉道多峰、孔隙单主峰型;③喉道多峰、孔隙多峰型。结合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鉴定,对该三类曲线形态的成因展开了分析,并建立了孔喉半径分布模式。综合分析认为,以晶间孔为主要孔隙类型的白云岩储层,孔喉半径曲线整体上呈现出较匀称的单主峰偏态分布特征,局部微裂缝的发育会造成喉道半径曲线上主峰旁较小的尖峰;若存在孔隙沿层理面等残余沉积构造定向富集的现象,则喉道半径曲线会呈现出明显的多峰形态;随着溶蚀作用增强、晶间溶孔的增多,孔喉半径分布曲线均会向多峰形态发展,表现出越来越强的非均质性。
朱可丹张友林彤王雅春郑兴平朱琳
关键词:CT成像技术白云岩储层
四川叠合盆地西部中北段深层-超深层海相大型气田形成条件分析
<正>四川盆地西部中北段是全盆地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最有利地区之一,表现在:(1)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四川盆地西部在天全以东的HS1井钻遇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泥岩厚有73米(图1a),在周公1井钻遇该套地层厚15...
孙玮刘树根曹俊兴邓宾宋金民王国芝袁月万元博林彤王浩
关键词:四川盆地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深层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66
2016年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油气勘探储层的新类型。四川盆地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在上震旦统灯影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在灯二段和灯四段。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遍布全盆,岩石结构具有全盆地相似性,灯二段以凝块石和葡萄石为主,灯四段以纹层石和叠层石为主。灯二段储集空间主要为喀斯特孔洞、葡萄-花边状孔洞、微生物体腔孔、微生物格架间孔和凝块间溶孔,灯四段则以窗格孔和喀斯特孔洞为主。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是微生物席、白云石化和风化壳喀斯特作用。雷口坡组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区的雷四段,主要为叠层石和凝块石,储集空间主要为微生物窗格孔和格架孔。雷口坡组微生物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是微生物礁滩(微生物席)、白云石化和埋藏溶蚀作用。目前,在灯影组和雷四段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均已发现大型气田,并具有非常广阔的勘探前景。四川盆地西部中北段是深层-超深层海相领域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地区之一。
刘树根宋金民罗平QING Hairuo林彤孙玮李智武王浩彭瀚霖余永强龙翼万元博
关键词:灯影组雷口坡组叠层石储层特征四川盆地
页岩自封闭-页岩气保存富集的独特性
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中上扬子地区经历多旋回演化和多期构造的叠加与改造(刘树根,2011),致使四川盆地及周缘海相、海陆过渡相和大部分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均都经历了早期深埋藏、后期强隆升、强剥蚀和强变形作用,同时这种强改造在空间...
雍自权刘树根邓宾林彤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中部龙王庙组储层成岩作用被引量:44
2014年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层位。根据钻井资料、测井数据、岩心观察、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碳氧稳定同位素和主元素等分析,对龙王庙组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是龙王庙组主要的储集岩性,成岩作用主要有建设性、破坏性和保持性。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溶蚀、破裂和烃类(有机酸)充注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和压溶作用,保持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胶结、白云石化和泥晶化作用。揭示了颗粒滩微相是龙王庙组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基础条件,海水白云石化、准同生期淡水溶蚀和烃类(有机酸)充注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田艳红刘树根赵异华宋金民宋林珂孙玮梁锋张长俊李俊良尹柯惟王晨霞吴娟林彤白志强彭瀚霖陈会芝
关键词:四川盆地下寒武统储层成岩作用
青藏高原东缘马拉墩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碳氧同位素可以作为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反演古湖泊沉积环境和气候的变化特征。对青藏高原东缘松潘县红土乡中新世马拉墩组湖相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分析青藏高原东缘松潘地区古湖泊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并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中新世五道梁群进行对比。对比分析表明,中新世青藏高原东缘和北部气候存在明显差异。青藏高原东缘松潘县红土乡马拉墩组沉积于湿热气候背景下的开放型淡水湖泊环境,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分主要受湖泊初级生产力影响,在沉积期间,初级生产力有3次快速变化的过程。而青藏高原北部五道梁群沉积于干冷气候背景下的封闭性咸水湖泊环境。
周学海刘树根李智武冉波杨迪叶玥豪王自剑林彤
关键词:青藏高原中新世碳氧同位素古气候古环境
基于激光原位U—Pb定年和元素面扫描的白云岩储层关键成岩期次定量研究——以塔东古城地区鹰山组为例
2022年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三段(鹰三段)白云岩储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成岩流体的叠加改造,使得储层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不同产状白云岩的白云石化路径及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明确鹰三段白云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中各个期次成岩作用发生的相对次序及其与储层孔隙的耦合关系,精准锁定关键成岩作用的期次是揭示储层孔隙演化过程的关键。基于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激光原位元素面扫描及成像技术等,对4个样品的围岩基质(粉晶白云石、细—中晶白云石)、孔洞壁中—粗晶白云石和孔洞内充填物(方解石、云化渗流粉砂)等结构组分开展系统的激光原位U—Pb定年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鹰三段高能滩相原始沉积年龄约为475.35Ma,奠定了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在储层孔隙演化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两期白云石化作用和一期钙质流体充填作用。其中第一期白云石化流体作用时间约为470.1Ma,造成了围岩细—中晶白云岩及局部渗流粉砂的白云石化。第二期白云石化流体作用时间约为452.1Ma,造成了围岩白云石晶体的进一步加大变粗,并形成了第二期孔洞壁中—粗晶白云石。钙质流体的充填不晚于448Ma,造成了局部储集空间的破坏。现存白云岩储层孔隙主体来自对先存孔隙的继承,断裂—热液改造是重要调整,而并非传统意义上构造—热液溶蚀造孔的概念。以上认识可以为塔里木盆地深层白云岩储层孔隙成因的研究及有效储层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张友李强朱可丹郑兴平林彤邵冠铭孙海航孙庭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