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

作品数:69 被引量:80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红壤
  • 23篇土壤
  • 22篇水稻土
  • 20篇微生物
  • 19篇水稻
  • 16篇物量
  • 14篇微生物生物量
  • 11篇养分
  • 10篇施肥
  • 10篇秸秆
  • 8篇红壤水稻土
  • 7篇花生
  • 6篇有机碳
  • 6篇施肥处理
  • 6篇碳矿化
  • 5篇荧光
  • 5篇三维荧光
  • 5篇生物量碳
  • 5篇添加剂
  • 5篇平行因子分析

机构

  • 68篇中国科学院
  • 37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江西省农业科...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滁州学院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上海大学
  • 1篇镇江高等专科...

作者

  • 69篇刘明
  • 59篇李忠佩
  • 39篇江春玉
  • 34篇吴萌
  • 15篇刘佳
  • 9篇翟修彩
  • 6篇唐晓雪
  • 5篇车玉萍
  • 5篇宋蒙亚
  • 4篇陈晓芬
  • 4篇栗方亮
  • 4篇李磊
  • 3篇刘满强
  • 3篇马晓焉
  • 2篇冯有智
  • 2篇秦文婧
  • 2篇徐阳春
  • 2篇张桃林
  • 2篇徐昌旭
  • 2篇陈瑞蕊

传媒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土壤
  • 7篇土壤学报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土壤通报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草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2013年耕...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红壤性质及花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配合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红壤养分、生物学特性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NPK、NPKD1、NPKD2)处理相比,氮磷钾化肥配合秸秆直接还田(NPKJG)处理土壤碱解氮降低了7.88%~31.37%,速效磷降低了7.72%~23.81%。各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在花生的生长期间先降低后升高,而转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除NPK处理的转化酶活性持续降低外)。氮磷钾化肥配合FeSO4促腐秸秆堆肥还田处理(NPKD2)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26.14%,而配合碱渣促腐秸秆堆肥处理(NPKD1)提高了土壤转化酶活性66.13%。氮磷钾化肥配合FeSO4促腐秸秆堆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较高,且提高了花生各农艺性状指标和产量。
唐晓雪刘明江春玉吴萌李忠佩
关键词:土壤酶微生物生物量花生生长
一种提高水稻籽粒中钙含量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水稻籽粒中钙含量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叶面肥的有效成分为腐殖酸钙和乙酸异戊酯,本发明充分利用水稻的生长特性,选择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进行喷施,喷施次数减少,其中乙酸异...
刘明刘佳李忠佩江春玉吴萌易殿珊
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酸性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蚯蚓粪40‑56%、腐殖酸原料40‑56%、石灰2‑5%、腐解菌剂0.1%‑0.5%;所述酸性土壤调...
刘明李忠佩江春玉吴萌
文献传递
典型线路板回收过程排放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和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分析了南方一典型废旧线路板回收作坊内的空气颗粒物(PM)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和特征.结果表明,作坊内的PM水平比较高,平均浓度为(1430±200.8)μg/m3,其组成与其他排放源完全不同.有机物(OM)占PM的46.7%~51.6%,主要的有机成分是有机磷酸酯类,包括磷酸三苯酯(TPP)和其甲基取代化合物、十六酸甲酯、十八酸甲酯、左旋葡聚糖和双酚A.元素碳(EC)对PM的贡献较小.此外,线路板回收过程还排放了大量重金属,尤其是Cd,Pb和Ni.研究结果表明粗放式的线路板回收工艺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任照芳黄渤刘明毕新慧盛国英傅家谟
关键词:线路板磷酸三苯酯电子垃圾颗粒物
含钙添加剂处理下不同秸秆腐解产物可溶性有机质三维荧光特征变化
2024年
秸秆是优质的有机资源,研究含钙添加剂种类及添加量对不同秸秆腐解产物可溶性有机物(DOM)组成性质差异,可为秸秆高效腐熟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以花生秸秆和水稻秸秆为供试物料,通过添加不同含钙添加剂草酸钙(CaC_(2)O_(4))和氢氧化钙[Ca(OH)_(2)]及不同添加量(4%、 8%),进行秸秆腐解试验。测定腐解产物养分含量,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技术和平行因子方法(PARAFAC)探究秸秆腐解产物DOM的化学组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总体上,草酸钙处理的秸秆腐解物总碳含量显著大于氢氧化钙处理;高量添加剂处理的秸秆腐解产物总碳含量小于低量处理;花生秸秆腐解产物的总氮、总磷和总钾高于水稻秸秆腐解产物。(2)通过3DEEM-PARAFAC方法分析腐解产物DOM组成,共识别出类胡敏酸(C1)、类胡敏酸(C2)和类色氨酸(C3)三种荧光组分;不同添加剂类型、添加量和不同秸秆类型对腐解产物DOM荧光组分的影响较为复杂,没有明显规律,但是总体上氢氧化钙处理的秸秆腐解产物DOM的C1和C2组分比例大于草酸钙处理,而草酸钙处理的秸秆腐解产物DOM的C3组分比例显著高于氢氧化钙处理;秸秆腐解产物DOM中组分C1、 C2与组分C3呈显著负相关;组分C2含量与总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3)氢氧化钙处理的秸秆腐解产物DOM的腐殖化指数(HIX)明显高于草酸钙处理,而草酸钙处理的秸秆腐解产物DOM生物源指数(BIX)明显高于氢氧化钙处理;高量草酸钙处理秸秆腐解产物DOM主要来自于微生物的转化,而其他处理DOM来自于微生物转化和陆生植物;不同添加量处理下秸秆腐解产物DOM的荧光指数没有明显变化规律;花生秸秆腐解产物DOM的HIX、 BIX和荧光指数(McKnight index)均高于水稻秸秆;秸秆腐解产物DOM中McKnight和HIX呈显著负相关,和BIX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秸秆腐解产物DOM中BIX和总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
夏明明刘佳吴萌樊剑波刘晓利陈玲马昕伶李忠佩李忠佩
关键词:秸秆可溶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
一种改进的腐殖酸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改进的腐殖酸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的腐殖酸钙产品,碳含量高,交换性钙的量高于一般市售腐殖酸钙;应用到酸性贫瘠土壤,可以明显消除酸性土壤铝毒障碍,提高土壤pH和盐基离子,提高土壤碱性/酸性磷酸酶活性比值,增加...
刘明唐晓雪刘佳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25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含量与分布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为揭示施肥对土壤肥力形成演变的影响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依托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已进行了2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包括9个处理:对照(不施肥,CK)、有机质循环(C)、化学氮肥(N)、氮肥+有机质循环(NC)、化学氮磷肥(NP)、化学氮磷钾肥(NPK)、化学氮磷钾肥+有机质循环(NPKC)、化学氮磷肥(NK)和化学氮磷钾肥+1/2秸秆回田(NPKS)。采集各小区耕层土壤,利用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测定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含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结果】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2 mm团聚体含量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肥的处理(NC、NPKC、C)该粒级团聚体含量分别提高了37.0%、22.6%和33.2%。各施肥处理下,有机碳、氮在1—2 mm团聚体中含量最高,在0.053—0.25 mm团聚体中含量最低,>0.25 mm大团聚体比<0.25 mm微团聚体含有更多的有机碳、氮。有机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氮的含量,NC处理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含量均最高,与对照相比,各粒级有机碳提高了17.0%—34.6%,全氮提高了25.8%—48.3%。0.25—1 mm和>2 mm粒级团聚体对全土有机碳和全氮的贡献率最大,前者贡献率分别为22.1%—30.3%和23.3%—33.7%,后者贡献率分别为24.7%—37.3%和25.5%—38.0%。不同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也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NC、NPKC和C处理微生物量碳提高了122.1%、127.0%、94.0%,微生物量氮提高了92.0%、43.1%、91.1%。>2 mm团聚体含量与全土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及水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0.053 mm团聚体则与之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水稳性大团聚体是土壤�
陈晓芬李忠佩刘明江春玉
关键词:施肥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全氮微生物生物量
一种用于提取高抑菌活性腐殖酸盐的提取剂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腐殖酸提取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取高抑菌活性腐殖酸盐的提取剂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该提取剂由碱金属氢氧化物和乙醇组成,具体提取方法为:将富含腐殖酸原料进行干燥,筛分,加入到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乙醇溶液中,室...
吴萌李忠佩刘明江春玉
文献传递
碱渣处理的秸秆堆肥对红壤生物功能和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碱渣处理秸秆堆肥对红壤养分含量、微生物学性质和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5%碱渣花生秸秆堆肥配施化肥(NPK+PC)和5%碱渣水稻秸秆堆肥配施化肥(NPK+RC)等4个处理,于花生收获期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BIOLOG功能多样性变化,并同时测定花生产量、秸秆生物量和农艺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碱渣处理的秸秆堆肥配施化肥有效缓解了红壤的酸化程度,增强了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碱渣处理的花生秸秆堆肥配施化肥对微生物生物量氮(MBN)的提高效果较好,而水稻秸秆堆肥配施化肥对转化酶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效果较好;BIOLOG分析结果显示,水稻秸秆堆肥配施化肥改善了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和功能多样性,花生秸秆堆肥配施化肥次之;花生秸秆堆肥配施化肥通过增加百果重,从而使花生增产,同时提高了花生荚果全氮、全磷含量,增加了荚果养分累积量。由此可见,碱渣处理的秸秆堆肥配施化肥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功能,还可以促进花生高产、高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刘明翟修彩李忠佩江春玉吴萌
关键词:土壤生物学性质退化红壤
红壤旱地上4种冬绿肥适宜播种量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以红壤旱地4种冬绿肥(鼠茅草、毛叶苕子、冬油菜和肥田萝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种量对供试绿肥品种生物量、养分含量和养分积累量的影响,以期确定4种冬绿肥在红壤旱地的适宜播种量,为绿肥种植提高土壤肥力、保障红壤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5个播种量处理,分别为15、30、45、60和75 kg·hm^(-2)。结果表明,随播种量增加,4种冬绿肥地上部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呈先上升后下降或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所有播种量处理中,鼠茅草在30 kg·hm^(-2)播种量下生物量最大,而其余3种绿肥生物量达最大时的播种量为60 kg·hm^(-2)。播种量显著影响绿肥植株体内碳、氮、磷、钾、钙和镁元素的含量,不同绿肥品种的同一养分元素含量对播种量的响应也有明显差异。4种绿肥养分元素的积累量均随播种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绿肥的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通过回归方程拟合发现,本试验条件下鼠茅草、毛叶苕子、冬油菜和肥田萝卜在红壤旱地上的适宜播种量范围分别为30.7~32.7 kg·hm^(-2)、50.4~63.4 kg·hm^(-2)、53.5~61.4 kg·hm^(-2)和63.0~80.1 kg·hm^(-2)。
陈晓芬张路平秦文婧陈静蕊徐样庚刘明李忠佩徐昌旭刘佳
关键词:冬绿肥播种量生物量养分含量养分积累量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