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利辉

作品数:6 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统合
  • 2篇脑瘫
  • 2篇儿童
  • 2篇干预
  • 2篇感觉统合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定位
  • 1篇定位方式
  • 1篇血性
  • 1篇医学教育
  • 1篇语言干预
  • 1篇早期干预
  • 1篇治疗小儿
  • 1篇治疗小儿脑瘫
  • 1篇肉毒
  • 1篇肉毒毒素
  • 1篇授课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步态
  • 1篇缺血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刘利辉
  • 5篇方素珍
  • 5篇石坚
  • 2篇刘燕珍
  • 2篇李宏
  • 1篇邝彩亭
  • 1篇姚红华
  • 1篇周细中
  • 1篇厉周
  • 1篇邹小英
  • 1篇李华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南方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童康复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2007年
目前担任儿童康复训练的儿童康复师大多数专业教育和培训不够,学历不高,医学基础知识欠缺,临床技能较低,不仅影响康复疗效,还可能增加训练的并发症和意外伤害。近些年来,我院通过制定学习目标和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理论授课和实践指导培训,完成了对儿童康复师的继续医学教育,较大地提高了其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方素珍厉周石坚刘利辉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
感觉统合训练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干预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早期干预中的使用价值。方法40例4~12个月伴有运动系统外症状如易激惹等的HIE恢复期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发育疗法(NDP)训练,癫痫患者服用抗癫痫药。试验组增加感觉统合训练,包括视觉训练、听觉训练、口颈部按摩、全身皮肤擦刷、关节挤压、按摩棒振动肌肤、巴氏球上蹦跳、线性或弧线运动刺激,30 min/次,4次/d。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用婴幼儿感觉功能测试及Peabody动作发展量表评估感觉功能及动作发育水平。结果试验组在3个月和6个月后感觉总分及总运动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感觉功能障碍的HIE患儿,早期积极的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稳定患儿情绪,改善睡眠和进食能力,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运动和认知行为等各方面功能的发育。
方素珍石坚李宏刘利辉邝彩亭周细中刘燕珍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干预
肌力训练对偏瘫步态的影响及下肢功能评定与步态分析间的相关性被引量:55
2003年
目的 本文探讨了偏瘫患者在恢复期行患肢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训练的效果 ,以及下肢功能评定与步态分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5 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 30例 )和对照组 ( 2 0例 ) ,二组患者康复训练相同 ,观察组患者在恢复期增加患肢股四头肌、绳肌肌力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 Meyer法、Barthel指数法及足印法对二组患者下肢功能及步态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步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 .0 1)、运动功能与活动能力显著提高 (P <0 .0 1)。步态的对称性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显著相关 (r =-0 .79,-0 .71、P <0 .0 1) ,与活动能力无关 (r =-0 .2 1,P >0 .0 5 ) ;步速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活动能力均显著相关 (r =0 .80、0 .78、0 .76 ,P <0 .0 1)。结论 偏瘫患者在恢复期行患肢膝屈伸肌群肌力训练有助于运动功能提高、步态改善 ;通过足印法步态分析可初步了解下肢步行能力。
李华姚红华刘利辉
关键词:下肢功能步态分析偏瘫肌力训练步态
面向康复师进行感觉统合理论授课的实践
2007年
面向实习进修和本院在职康复师进行感觉统合理论教学,是丰富康复师理论知识、提高儿童康复技能的有效方法。文章从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方面入手,总结了讲授Jean Ayers博士创立的感觉统合理论的经验和体会。
方素珍李宏石坚刘利辉
关键词:教学方法
脑瘫儿童早期语言干预的探讨
目的:脑瘫儿童的家长及医生都非常关注孩子的运动发展。语言沟通障碍对脑瘫儿童的运动学习及智能发展影响很大。早期的语言干预让脑瘫儿童获得语言沟通能力对其全面发展尤其重要。方法:在我院治疗的脑瘫儿童中语言沟通障碍的78例,按1...
刘利辉石坚方素珍刘燕珍邝采婷
文献传递
多种定位方式下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小儿脑瘫肌痉挛的疗效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在肌电引导技术、电刺激技术及反向徒手牵拉定位3种定位方式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小儿脑瘫后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6例脑瘫致四肢肌痉挛患儿,在氯胺酮的全麻作用下,肌电引导、电刺激技术及反向徒手牵拉定位,用BTX-A局部多点多深度注射小儿脑瘫后四肢痉挛肌肉,注射后给予牵拉、选择性肌力训练、功能活动训练等康复训练,分析其疗效。结果 116例患儿共治疗158例次,注射后出现低热21例,局部肌肉疼痛7例,无发生全身肌无力。注射后24~72 h症状减轻154例次,康复训练30 d后功能相应改善158例次。3个月后随访,内收肌角、腘窝角、踝背屈角及坐位、直跪、半跪、爬高、站立、行走功能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电引导、电刺激技术及反向徒手牵拉定位下注射BTX-A治疗脑瘫后肌痉挛定位准确,不良反应小,治疗后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邹小英石坚方素珍刘利辉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电刺激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