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彩琴

作品数:47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护理
  • 8篇教学
  • 6篇护理学
  • 5篇面神经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术后
  • 4篇腺癌
  • 4篇淋巴
  • 4篇内淋巴
  • 4篇内淋巴积水
  • 4篇课程
  • 4篇积水
  • 3篇修复术
  • 3篇修复术后
  • 3篇再生纤维
  • 3篇乳突
  • 3篇中医
  • 3篇细胞
  • 3篇纤维

机构

  • 40篇上海中医药大...
  • 13篇复旦大学
  • 4篇复旦大学上海...
  • 3篇上海市公共卫...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医学高等...
  • 1篇上海市心血管...

作者

  • 47篇吴彩琴
  • 14篇周洁
  • 10篇张锦玉
  • 6篇戴培东
  • 5篇张红旗
  • 5篇董璐
  • 5篇王克强
  • 5篇范文静
  • 4篇张天宇
  • 4篇杨琳
  • 3篇董宁
  • 3篇吴静
  • 2篇周小芳
  • 2篇姜昕
  • 2篇鲍美娟
  • 2篇吴翠华
  • 2篇张泽安
  • 2篇王嫣华
  • 2篇刘爱锋
  • 2篇黄群

传媒

  • 5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华护理教育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护理研究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神经乳突段修复术后再生纤维三维构筑特点
吴彩琴杨琳戴培东王克强张红旗
基础护理操作训练中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索基础护理操作训练中渗透人文关怀能力要素对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护理本科二年级护生86名,按学生选课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45人,对照组41人,干预前两组护生在一般社会学资料及人文关怀能力基线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别( P﹥0.05)。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的护理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讲解、演示-模仿练习-回复示教的模式进行授课。干预组采用引导-行动-反思的模式将人文关怀要素融入护理操作训练中,干预时间为5个月。干预后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低年级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水平较低,总均分为(109.90±48.8)分,得分指标为48.8%。干预后干预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较干预前有所提高,而对照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下降,两组间人文关怀能力的变化有明显差别(P〈0.05),特别是“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科学解决健康问题”维度。结论采用引导-行动-反思的模式将人文关怀要素融入护理操作训练中能明显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张锦玉周洁吴彩琴范文静董璐
关键词:护生人文关怀
中医护理技术在辅助治疗艾滋病相关症状中的应用进展
2023年
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由于其简便易行、安全性好、疗效稳固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艾滋病(AIDS)相关症状的护理中,可作为高效、经济的护理干预措施配合治疗。本文对中医护理技术在辅助治疗AIDS相关症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IDS的临床中医护理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江洁汀董宁孙洁张明月吴彩琴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艾滋病
清晨型-夜晚型量表的国内文献计量学研究
目的:探究清晨型-夜晚型量表(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MEQ)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从文献计量分析的角度,探讨有关MEQ应用文献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为发掘MEQ功能价值和...
付悦汪晓寒吴彩琴
文献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箈络细胞的识别及形态特征(英文)
2021年
目的:研究箈络细胞(telocytes)在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分布和形态结构特征。方法:取卵巢囊肿患者组织标本,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对该组织进行观察。结果:通过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后的卵巢囊肿病灶组织,发现存在异位子宫内膜,进而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透射电子显微术结果显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确存在箈络细胞。箈络细胞胞体小,向外延伸极其细长的念珠状突起,突起部分别由膨大的粗段与细段交替组成;粗段包含许多细胞器,如内质网和线粒体;且明显可见自噬小体和脂滴。此外,箈络细胞通过突起直接接触或分泌囊泡间接联系而形成网络结构。结论:我们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术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确实存在箈络细胞,并描述了其形态学特征。本研究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了新的细胞成分,加深了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方面的认识。
徐婷朱芝玲吴彩琴柯俊雅张红旗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透射电子显微术
兔面神经乳突段神经纤维的空间构筑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研究面神经乳突段神经纤维的空间配布规律。方法取5只新西兰大白兔面神经全段及周围颞骨、脱钙、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后神经三色染色,观察拍照、经图形配准后,利用Mimics软件重建显示面神经纤维的空间构筑。结果兔面神经乳突段神经纤维聚集成簇,但周围无明显神经束膜;神经纤维之间相互交叉,重组,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结论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可显示面神经乳突段神经纤维的空间配布规律,为研究面神经显微解剖形态提供参考。
吴彩琴戴培东杨琳张天宇王克强张红旗
关键词:面神经神经纤维
本科护生对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中应用知识的认知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评估本科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课前对人体力学原理及其在护理中应用知识的认知现状,以便在护理教学工作中制定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培训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人体肌肉骨骼系统解剖和力学原理及其在护理中应用知识问卷,共100个判断题,每题1分,共100分.共144名本科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自愿参加调查.结果 护生成绩60分以上的占77.78%,平均成绩为(66.76±9.86)分.护生对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中应用的知识回答准确率最高,人体力学原理次之,而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相关解剖生理知识回答准确率最低,三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护生对人体力学原理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好,在课程讲解或培训中应加强对人体肌肉骨骼生理解剖知识的掌握,以便在护理技能的训练中注意保护肌肉骨骼系统.
张锦玉周洁范文静董璐吴彩琴
关键词:护理技能肌肉骨骼损伤腰背痛
基于职业胜任力培养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1
2014年
全球的医学教育已开始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第三代教学改革,在此目标引导下,“护理学基础”作为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应该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再设计,探索基于职业胜任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模式。该课程教学改革紧紧围绕高素质护士职业胜任能力培养的需求,通过课程教学模式的整体构建,强化护生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体现知识一技能—情感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目标,促进护生职业素质养成。同时,优化设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配置教学资源,及时将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提升课程整体教学效果。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吴彩琴周洁张锦玉范文静董璐刘爱锋
关键词:职业胜任力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
一种针灸盒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盒,包括盒体、盒盖和定位板,盒盖位于盒体的顶端,定位板固定于盒体的内部;定位板与盒盖的顶面的距离不小于针柄的长度,定位板与盒体的底面的距离不小于针体的长度,定位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梳状通槽,梳状通槽的...
徐春燕吕孜雯吴彩琴唐佐阳张一鸣
文献传递
微课程在优化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微课程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护理专业4年制本科二年级16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生自主选课情况分为传统模式教学班80人及微课程教学班86人,采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调查,结合护理学基础课程期末理论及操作考核的评估,对比不同教学模式下两个班级的期末成绩及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结果两教学班护生期末考试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6,P=0.075);微课程教学班的操作成绩为(89.22±4.32)分,传统教学班为(87.35±6.58)分,t=2.071,P=0.021;微课程教学班的自我学习效能总分为(61.01±2.99)分,传统教学班为(58.54±3.25)分,t=4.103,P=0.012。结论微课程可显著提升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以及学习自我效能感。传统课堂教育与在线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护理实践教学的发展。
吴静张锦玉吴彩琴周洁
关键词:护理实践教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