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杰
- 作品数:28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手术部位感染患者机体会表现出具体的临床症状如炎症、红肿、疼痛、发热和功能障碍等,严重者终生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现代外科治疗使患者疾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然而手术部位感染仍然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手术区域邻近的皮肤及其关联结构。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权威学者文献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如微生物因素、患者因素与围术期因素进行论述。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是保证患者预后的重要步骤。虽然最近几十年使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下降的突破性成果数量正在逐步减少,但是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相关多学科研究在不断进行中。
- 李文华法淑春修玉才张铮李琳王志杰王天仪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儿童ARDS患者治疗中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的相关研究
- 王燕武彦秋董志勇黄慧洁孙鹏王志杰侯文敏
- 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的方法已广泛为临床所应用,但对于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研究中国尚处于逐渐认识阶段。该课题对保护性通气策略基础上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ARDS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明...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肺损伤保护
- 微小RNA-199a-5p下调后通过c-jun氨基端激酶通路促进脊髓后索损伤修复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从微小RNA(miRNA,miR)表达谱(miRNomes)角度探讨坐骨神经预损伤促进脊髓后索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 39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预损伤组、单纯脊髓后索损伤组、单纯坐骨神经损伤组和对照组.用微阵列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坐骨神经预损伤促进脊髓后索损伤修复的相关miRNA,并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等技术进行生物学验证.结果 miR-199a-5p在坐骨神经预损伤组各时间窗表达下调,其靶基因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2(MKP2)的蛋白表达上升,进而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坐骨神经预损伤组脊髓后索损伤中心尾端脊髓神经丝蛋白明显增加且白质纤维束形态规整.单纯损伤坐骨神经并不改变miR-199a-5p和MKP2蛋白表达.结论 miR-199a-5p表达下调增加了MKP2阻断JNK磷酸化的作用,是坐骨神经预损伤促进脊髓后索损伤修复的机制之一.
- 王天仪刘勇原文琦张衍军王志杰张亮曹建刚冯世庆
- 关键词:微阵列芯片C-JUN氨基末端激酶
- 蛋白C研究概况
- 2016年
- 1 PC概述 PC属于维生素K依赖性双链糖蛋白,由单链和双链分子混合构成的,其中双链由氨基酸的轻链与氨基酸的重链通过 Cys141和 Cys277间二硫键连接构成,是血浆中PC的主要存在形式[1]。成熟的PC可以在结构上分成3个区域:①N 端的γ-羧基谷氨酸区域,这个区域是PC结合钙离子所必需的;②2个表皮生长因子同源区,是PC被激活的重要区域;③C端的丝氨酸蛋白酶区域,这是PC的活性区域。 PC大部分在肝脏合成,在肾、睾丸中也可有少量的合成。在血浆中的含量为(2~6)mg/L。新生儿血浆中PC水平低于成人,只有成人的27%。
- 王燕刘伟李斌黄慧杰王志杰李美楠敬小青刘霞孙素真
- 关键词:抗凝血抗炎
- 膀胱组织中微小RNA-429表达与大鼠脊髓损伤后膀胱癌发生的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膀胱组织中微小RNA(miRNA)表达与膀胱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雌性Wistar大鼠72只,将其中27只完全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和对照组(3只)。脊髓损伤组在脊髓损伤造模后3、6、9、12个月处死取材,假手术组在椎板切除术后3、6、9、12个月处死取材,每个时点3只大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开始时处死后直接取材。比较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术后3、6、9和12个月以及对照组的膀胱组织中miR-429相对表达量。另取15只大鼠完全随机分配到脊髓损伤后3、6、9、12个月和对照组,各3只,比较对照组和脊髓损伤后3、6、9和12个月大鼠膀胱组织中E2F3蛋白相对表达量。另将18只大鼠不进行脊髓损伤或椎板切除,于喂养6、9和12个月时处死取材,比较其与对照组大鼠miR-429和E2F3蛋白表达情况,验证年龄对miR-429和E2F3蛋白的影响。另有12只大鼠完全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以及脊髓损伤后1、14d和1个月3个时点,各3只,并与先前的脊髓损伤后3、6、9和12个月大鼠一同用于研究miR-429和E2F3蛋白的表达趋势。结果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造模后9、12个月的miR-429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miR-429在假手术组中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9、12个月大鼠膀胱组织中E2F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脊髓损伤后6、9和12个月同时处死的未进行任何造模操作的大鼠膀胱组织中miR-429和E2F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429和E2F3蛋白在膀胱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无关。将脊髓损伤后1、14d和1、3、6、9、12个月的大鼠膀胱组织的miR-429和E2F3蛋白表达量结合在一起分析发现,miR-429在脊髓损伤6个月后开始下调,而E2F3蛋白的表
- 王建吉王志杰原文琦王天仪张衍军陈向华杨小华
- 关键词:膀胱癌脊髓损伤微小RNA
- 白细胞介素1在脊髓损伤后局部微环境改变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脊髓损伤的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其修复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尤其是继发性损伤时,大量的神经元发生凋亡坏死,直接导致了运动及感觉功能的丧失。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轴突不能再生的主要原因是抑制性微环境的产生。
- 王天仪原文琦刘勇张衍军冯世庆王志杰张亚奎陈学明赵向阳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微环境
- 在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 武彦秋王燕孙鹏杜伟胥冬梅薛维华黄慧洁王志杰侯文敏
- 优先选用胺碘酮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与传统治疗抗心率失常药物心律平、利多卡因进行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结论是胺碘酮治疗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可以迅速复律,尤其是对顽固性心律失常、心衰患者发生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明显...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律失常治疗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治疗
- 高频振荡通气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方案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PPHN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研究组予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72 h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动脉压力(SPAP)、体循环血压(SBP)。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aCO_2、FiO_2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SaO_2、PaO_2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SPAP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SP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BP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新生儿PPHN,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相关临床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武彦秋胥冬梅周启立王志杰刘会玲董志勇刘霞
-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西地那非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 N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治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检测评估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4月入住该院的患有心力衰竭的23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出生24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动脉导管未闭患儿46例为实验组,分为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和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又分为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组和动脉导管未闭未治疗组;动脉导管闭合早产儿187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出生后第1、3、7天的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实验组使用布洛芬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前超声心动图显示动脉导管未闭内径2~2.5 mm、2.5~5.0 mm所占比例分别为76.09%、23.91%,导管未闭率(100.00%)高于治疗后动脉导管未闭率(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高于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和对照组(P<0.05),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和对照组第7天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低于第3天(P<0.05)。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组早产儿第7天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低于第3天(P<0.05);第7天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低于动脉导管未闭未治疗组(P<0.05)。结论由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发展与治疗过程中与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有良好的相关性,在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 黄慧洁刘霞尉迟今新武彦秋王燕王志杰
- 关键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治价值
- 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病情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6例动脉导管未闭的早产儿作为动脉导管未闭组(导管未闭组),其中有症状12例、无症状34例;有症状者接受治疗(口服布洛芬3天)5例,未治疗7例。46例无动脉导管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出生后第3天和第5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LA)/主动脉根部内径(VO)值、动脉导管直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NT-proBNP水平。结果导管未闭组有症状者血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症状者和对照组,导管未闭组无症状者血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出生后第5天血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出生后第3天(P均<0.05)。导管未闭组治疗者出生后第5天血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未治疗者(P<0.05)。出生后第3天,导管未闭组血NT-proBNP水平与LA/VO值及动脉导管直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4、0.847,P均<0.05);与其他超声心动图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T-proBNP水平升高有助于判断其病情。
- 黄慧洁尉迟今新王志杰武彦秋姚芒刘霞
- 关键词:N端脑钠肽前体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