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
-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双胍抑制p38MAPK/ATF2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索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探讨p38 MAPK/ATF2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及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给予高糖高脂饲料,50 d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脑病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二甲双胍组大鼠腹腔注射100 mg/kg二甲双胍,连续给药6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区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3以及p38 MAPK、p-p38 MAPK、ATF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二甲双胍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相应增加,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改善、神经元凋亡数量显著降低,Bax/Bcl-2比值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二甲双胍还能够抑制p-p38 MAPK、ATF2蛋白的表达。结论二甲双胍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与抑制p38 MAPK/ATF2信号通路有关。
- 杨立新衣小龙陶翠高文君陈克研
-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SD大鼠
- 嗜铬细胞瘤PLAGL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水平与SDHB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 2014年
- 背景与目的:PLAGL1基因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具有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检测PLAGL1在嗜铬细胞瘤组织基因表达水平及上游调控区甲基化状态,并分析PLAGL1基因表达、甲基化情况与SDHB基因突变的关系,以探讨其在嗜铬细胞瘤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技术检测PLAGL1基因在13例正常肾上腺髓质、32例良性嗜铬细胞瘤组织及54例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技术检测PLAGL1基因上游调控区甲基化水平。SDHB基因扩增后直接测序分析突变情况。结果:PLAGL1基因在恶性肿瘤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肾上腺髓质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7±0.201)、(1.517±0.662)和(1.734±0.756),在恶性肿瘤组织与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间表达水平差异显著,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GL1的低表达与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PLAGL1基因上游调控区甲基化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肾上腺髓质中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68.5%(37/54)、18.8%(6/32)和15.4%(2/13),7例恶性肿瘤组织SDHB基因发生突变,在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突变的发生。结论:PLAGL1基因的低表达与嗜铬细胞瘤恶性程度相关,其低表达与上游调控区甲基化有关,与SDHB基因突变情况有待进一步验证。
- 杨立新张丽娜张天彪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 2型糖尿病病人甲状腺激素和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相关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甲状腺激素及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甲状腺激素、维生素D在糖尿病病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1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5例首诊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例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25羟维生素0[25-OH—D】、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稳态模式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分析甲状腺激素和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结果病例组25-OH-D、FT4、FT4、FT3/FT4、HOMA-IR及IS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FT3、25-OH-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4和-0.637,P均〈0.01),与FT。呈正相关(r=0.601,P〈0.01);ISI与FT3、25-OH-D呈正相关(r直分别为0.573和0.616,P均〈0.01),与FT。呈负相关(r=-0.624,P〈0.01)。结论糖尿病病人的维生素D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密切相关,二者与糖尿病的病情进展相关。
- 杨立新张丽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甲状腺激素维生素D
- 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患者的疗效探讨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分析在对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40例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各70例。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单一治疗组患者接受膳食疗法单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体质量、BMI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体质量和B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单一治疗组的8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为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体重得到了明显的减轻,改善了体重的相关指标,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和质量,具有显著且确切的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 张盈妍沈静雪杨立新吴迪
- 关键词:膳食疗法奥利司他
- 维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评估该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均为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1 000 mg bid,po),观察组为二甲双胍(1000 mg bid,po)联合维格列汀(50 mg bid,po),两组患者规范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肺总量(TCL)、一秒率(FEV1/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单位体积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外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类物质(ROS)活性及其丙二醛(MDA)浓度、体质量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C、FVC、FEV1、PEF、MVV、TLC、FEV1/FVC、DLCO、DLCO/VA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ROS、MDA、FBG、2h PBG、Hb A1C、体质量指数、腰围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OD、GSH-Px活性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两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头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纠正外周血清氧化与抗氧化物质的失衡来改善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同时能降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腰围等指标,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赵晓伟田坚沈静雪杨立新周月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二甲双胍肺功能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DJ-1蛋白高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背景与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症状复杂多样,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本研究旨在探讨PNENs中DJ-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在病程进展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例PNENs及25例健康人血清中DJ-1蛋白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78例PNENs病理组织中DJ-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NENs患者血清中DJ-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36.19±6.71vs 24.68±5.94 ng/m L;P<0.001);53.8%的PNENs组织中DJ-1蛋白呈阳性表达(42/78);PNENs组织中DJ-1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33)、远处转移(P=0.017)、TNM分期(P=0.012)、以及病理分级(P=0.049)呈显著正相关;作为非独立风险因素,DJ-1阳性表达与PNENs患者OS(P=0.003)及DFS(P=0.018)缩短均显著相关。结论:PNENs存在DJ-1蛋白高表达,且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病程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
- 杨立新张丽娜张天彪
- 关键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DJ-1免疫组织化学
-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60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分析西格列汀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以6周为一个治疗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各项血糖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立新
-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
- 糖皮质激素治疗内分泌病症的临床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内分泌病症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内分泌病症患者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由于内分泌疾病的种类较多,根据不同病症的不同类型运用不同的糖皮质激素种类和剂量实施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20例肾上腺疾病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发生明显的变化,患者肤色色素逐渐的变浅;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疼痛情况消失,甲状腺肿大有变软和缩小的情况。所有患者的胰管狭窄的情况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胰腺肿胀的情况消失,患者的糖含量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结论在对内分泌病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进行代替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具有显著的抗炎性以及抑制免疫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张盈妍沈静雪杨立新吴迪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疾病甲状腺疾病
- 利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并评估该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均为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1 000mg口服,2次/d),观察组为二甲双胍(1 000mg口服,2次/d)联合利格列汀(5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规范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FBG、2hPBG、HbA1c、BMI、W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可显著降低收缩压、TC、LDL-C、CRP和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过程中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及体质量指数,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同时也可达到改善血脂、降低血压及抗炎的作用。
- 赵晓伟田坚沈静雪杨立新周月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二甲双胍心血管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