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鑫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芍药
  • 3篇远缘
  • 3篇远缘杂交
  • 3篇杂交
  • 3篇花粉
  • 2篇杂种
  • 2篇杂种鉴定
  • 2篇三倍体
  • 2篇芍药品种
  • 2篇萌发
  • 2篇花粉萌发
  • 1篇单株
  • 1篇单株产量
  • 1篇性状
  • 1篇油用
  • 1篇育性
  • 1篇育种
  • 1篇远缘杂交育种
  • 1篇杂交亲和性
  • 1篇杂交育种

机构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国家花卉工程...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作者

  • 10篇刘建鑫
  • 8篇于晓南
  • 3篇张建军
  • 2篇杨柳慧
  • 2篇魏冬霞
  • 1篇季丽静
  • 1篇王琪
  • 1篇崔虎亮
  • 1篇王玉蛟

传媒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研究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芍药与牡丹远缘杂交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行为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以探明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为目标,以芍药‘朱砂判’为母本,以牡丹‘凤丹白’、‘岛大臣’、‘正午’、‘姚黄’为父本,并以芍药品种‘Kansas’为对照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采用培养液培养法测定父本花粉萌发率,用苯胺蓝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父本花粉在母本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过程。结果显示:‘朱砂判’在开花第4天为最佳授粉期;离体状态下花粉萌发率由高到低为‘Kansas’、‘岛大臣’、‘凤丹白’、‘姚黄’、‘正午’;‘岛大臣’及‘Kansas’作父本的组合花粉管能够到达子房,其他组合花粉管都未到达子房,并观察到一些异常的花粉管形态,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系列胼胝质反应。表明受精前障碍是影响牡丹与芍药组间远缘杂交的主要原因之一。
刘建鑫于晓南
关键词:芍药远缘杂交花粉管生长
基于Web of Science的观赏芍药研究态势分析
为整体把握国际上观赏芍药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给科研选题与热点跟踪提供指导,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源,对1999年1月—2016年3月国外有关芍药作为观赏花卉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
魏冬霞杨柳慧张建军刘建鑫于晓南
文献传递
三倍体芍药品种花粉育性研究
为了充分了解芍药三倍体品种的育种潜力,促进我国芍药新品种培育工作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了3个芍药三倍体新品种‘Brightness’,‘Roseletter’以及‘Coral Sunset’,用I-KI染色法分别对其花粉活力...
王玉蛟刘建鑫于晓南
关键词:芍药三倍体花粉活力花粉萌发
文献传递
芍药属组内组间杂交及部分后代核型分析与SSR鉴定被引量:14
2017年
以芍药品种‘朱砂判’为母本,分别与6个芍药组品种和4个牡丹组品种进行杂交,并综合利用核型分析和SSR分子标记法对部分杂交后代进行杂种鉴定,筛选出亲和性较好的远缘杂交组合,并确定杂交后代早期鉴定方法,为芍药属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芍药组内近缘杂交亲和性好,平均结实率均在5粒/朵以上;芍药组内远缘杂交亲和性较差,但仍有一定结实;芍药组间远缘杂交表现出不亲和性,仅杂交组合‘朱砂判’בDao Da Chen’有较少结实。2)核型分析表明:组内远缘杂交后代ZC4、ZC5、ZC6、ZC7为三倍体(2n=3x=15);从50对芍药SSR引物中筛选出7对多态性引物进行扩增,结果显示杂交后代ZC4、ZC5、ZC6、ZC7含有父母本特异性条带,结合核型分析证明ZC4、ZC5、ZC6、ZC7为真杂种。以上结果表明:组内远缘杂交中‘朱砂判’与‘Garden Peace’、‘Pink Teacup’、‘Cream Delight’杂交均有一定结实,组间远缘杂交中‘朱砂判’בDao Da Chen’可打破杂交不亲和性;SSR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芍药属植物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
刘建鑫杨柳慧魏冬霞于晓南
关键词:芍药远缘杂交核型杂种鉴定
三倍体芍药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与比较被引量:8
2016年
芍药是中国传统名花,我国品种均为二倍体,培育多倍体新品种是一项长期的育种目标。本研究选取3个芍药三倍体新品种,采用植物染色常规压片法观察其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情况。结果显示:(1)同一品种不同花蕾直径大小的花粉母细胞所处的分裂状态不同,同一品种同一花蕾直径大小花粉母细胞有不同步分裂现象,但大多数表现为相同的分裂相;(2)不同品种的相近花蕾直径大小所处的分裂时期也不同,有比较显著的差异,因此直径不能作为判断减数分裂时期的唯一的标准;(3)三倍体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存在单价体、三价体、染色体桥、染色体不均等分离等染色体异常行为,这些异常行为使一些遗传物质缺失或最终形成二分体或三分体,导致三倍体花粉的育性非常低。该研究为掌握芍药三倍体减数分裂规律及多倍体育种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王玉蛟刘建鑫于晓南
关键词:芍药三倍体减数分裂
美国芍药苗圃调查及对中国市场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美国芍药苗圃的调查追踪,深入研究了其经营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在分析中国芍药苗圃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此基础上探讨了中美之间苗圃发展的差异。从国外芍药苗圃的生产模式中总结规律、获得启示,为国内芍药苗圃市场的发展提供有...
张建军刘建鑫季丽静于晓南
文献传递
油用牡丹单株产量和主要表型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主要表型性状和单株产量的变异特征及相关关系,确定牡丹单株产量的构成因素。【方法】以25份牡丹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主要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供试材料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36%~82.57%,单株产量与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果实数、单株有效果实数、出籽率、蓇葖宽、冠幅面积、单株新枝数、单株2年生枝数、单株花朵数和小叶数等性状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产量与聚合蓇葖果直径、复叶宽、复叶叶长叶柄比等性状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产量与种子含水量、顶小叶长和顶小叶叶形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发现共有5个主成分特征根大于1,累计贡献率69%;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果实数、单株有效果实数、出籽率、千粒质量和顶小叶叶形指数等性状显著相关。【结论】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表型性状依次为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有效果实数和出籽率,应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中予以重视。
崔虎亮黄弄璋闫海川刘建鑫
关键词:单株产量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
水分胁迫对芍药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芍药是一种适应性强的宿根花卉,尤其在干旱地区的应用具有良好前景。但芍药不同品种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以4个芍药品种大富贵、粉玉奴、Karl Rosenfield和Duchesse de Nemours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水平对植株表型性状、光合指标、水分生理指标及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4个品种的抗旱性。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抗旱性依次为Karl Rosenfield>Duchesse de Nemours>粉玉奴>大富贵。这将为芍药在干旱地区的栽培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王琪刘建鑫张建军于晓南
关键词:芍药水分胁迫抗旱性
芍药属植物远缘杂交育种与杂交亲和性、F1真实性研究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中国传统名花。长期以来,品种改良一直是提高芍药观赏特性和抗性品质、加速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法。获得优良的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有性杂交育种是创造新变异而选育...
刘建鑫
关键词:远缘杂交亲和性杂种鉴定无性繁殖
北京地区引进观赏芍药花期与相关物候期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其花期预测模型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观赏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特指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 Linn.)多年生观赏花卉,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花卉市场上的重要切花[1]。芍药品种非常丰富,美国芍药协会(American Peony Society)将之分为3大品种群,即中国芍药品种群(Lactiflora Peony)、杂种芍药品种群(HybridPeony)和伊藤芍药品种群(ItohHybrid)。
刘建鑫于晓南
关键词:芍药开花物候期灰色关联分析花期预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