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高举
- 作品数:14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控制心理卷入度 和孩子建立疆界
- 2009年
- 我们形容两人关系好,常常用到亲密无间,其实亲子关系应该是“亲密有间”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空间,孩子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父母恰恰忽视了这一事实。
- 曹高举
- 关键词:孩子心理疆界亲子关系
- 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Kessler 10在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2年
- 选用Kessler 10量表、自我接纳量表、被他人接纳量表及自编的心理状态自评表等对某高校2448名研究生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结果表明:研究生新生中心理疾患高风险者比例约4.2%,比普通居民高,比大学本科生低;研究生新生Kessler 10量表得分与多个心理状态自评项目得分以及自我接纳量表、被他人接纳量表得分均呈显著相关;Kessler 10量表作为非特异性心理症状的评定和筛选量表,可在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问题高风险者的筛选中有效应用。
- 刘明波丁志强曹高举
- 关键词:研究生新生
- 研究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通过对1061名研究生心理状况的调查,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乐观,但少数人心理问题仍需重视;研究生遭遇来自学业、就业、经济、人际等方面的压力,与导师关系也成为部分研究生的压力源;多数研究生拥有足够的心理支持,部分仍感心理支持不足;极少数人完全排斥心理咨询,近40%认可并表示愿意接受心理咨询;面临压力或困扰时,研究生更倾向于积极应对。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体系和预防体系;确立导师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职责意识;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心理教育功能;建立多模块的研究生素质教育体系;多部门联手实施学生帮助计划。
- 肖永春曹高举刘明波
-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
- 班级网络管理初探被引量:3
- 2003年
-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校活动的基本场所.班级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第五代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第五代管理理论的特征是创新管理,核心是以人为本.目前我们的班级管理所采用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效益远远落后于企业管理,与目前时代的发展极不适应.因此探讨新的班级管理理论和方法有着现实性和紧迫性.
- 曹高举
- 关键词:班级管理网络管理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
- 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通过对研究生心理状况的调查表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为学业压力、现实目标、择业就业、经济困境、专业兴趣、人际关系、恋爱波折以及与导师关系争方面;研究生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以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研究生心理支持系统情况总体较好;男女生总体心理支持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外在支持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博士研究生的心理支持高于硕士研究生;医科研究生的心理支持高于其他专业的研究生。
- 肖永春曹高举刘明波
- 关键词:心理压力心理支持
- 孔子“四绝”与班级管理
- 2004年
- 张俊红曹高举
- 关键词:孔子班级管理班主任教育观念师生关系
- 浅谈第五代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3年
- 知识经济时代,第五代管理应运而生.第五代管理的中心是知识管理,核心是人本管理,特征是和谐管理.学校管理也应积极应用这种管理方式,将企业管理中刚性的"哲商"制度管理和柔性的"和商"亲情管理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气氛,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 曹高举
- 关键词:学校管理知识经济第五代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
- 高职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咨询对策被引量:4
- 2002年
-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大批网民提供了一个扎实的技术平台,同时也为他们布下了一个温柔的心理陷阱。近年来,学生因触网而引发的网络成瘾症、网络交往障碍、网络孤独、网络自我迷失和网络越轨等一系列的网络心理问题,已开始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如何根据网络心理障碍的特点进行咨询和治疗,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热点课题之一。
- 曹高举张俊红
- 关键词:互联网心理障碍网络成瘾高职院校
- 修炼抗逆力,做职场不倒翁
- 2011年
- "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要沉重,压力好大啊!"这是一位白领在MSN上的签名。虽说只是一句调侃,但却彰显职场压力大的事实。在压力面前,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则奋发向上。
- 曹高举
- 关键词:职场抗逆力MSN
- 班主任要善于给学生面子被引量:2
- 2003年
- 曹高举
- 关键词:班主任非权力性影响力批评教育人格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