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彩霞

作品数:27 被引量:158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刑法
  • 7篇犯罪
  • 5篇著作权
  • 5篇网络
  • 4篇刑事
  • 4篇规制
  • 3篇正犯
  • 3篇司法
  • 3篇网络犯罪
  • 3篇网络著作权
  • 3篇共犯
  • 2篇刑法保护
  • 2篇刑法规制
  • 2篇义务
  • 2篇引擎
  • 2篇搜索
  • 2篇搜索引擎
  • 2篇索引
  • 2篇判文
  • 2篇规制路径

机构

  • 27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27篇杨彩霞

传媒

  • 3篇政治与法律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学习月刊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北法学
  • 1篇求索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法学家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政法学刊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法律适用
  • 1篇湖北警官学院...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时代法学
  • 1篇山东警察学院...
  • 1篇北方法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元化网络共犯行为的刑法规制路径体系之重构被引量:15
2019年
当前我国对于网络共犯行为存在追究共犯责任、共犯正犯化责任、不作为正犯责任以及扩大化解释适用既有罪名等四种刑法规制路径。然而由于法条的特别规定、规制理论基础的同一、扩张解释方法的普遍运用等原因,其彼此在适用范围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错,由此导致司法适用随意、罪名架空并僭越了刑法基本原则。最好的解困办法并非只保留一种规制路径,因为新增的共犯正犯化路径在行为性质评价和刑事处罚效果上均具有一定意义,不作为正犯路径则因其独特的构造和要件设置显示出存在价值,扩大化解释路径亦有助于缓解网络时代犯罪与刑法的紧张关系。故应当在维持多元化规制路径体系的基础上,以司法优先立法跟进、避免处罚空隙并求得量刑合理性为原则,对网络共犯行为确立共犯路径为主、其他路径为辅的刑法规制路径序位,同时进一步修正共犯理论并对分则相关罪刑条文作重新解读,以回应网络共犯异化的现实。
杨彩霞
“人肉搜索”:入罪抑或出罪被引量:2
2010年
从2006的“虐猫女”、“铜须门”事件,到后来沸沸扬扬的“人肉搜索第一案”.“人肉搜索”似乎已越来越多地同网络暴力划上了等号。因此,在刑法因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欲将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之时.有人指出“人肉搜索”同样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
杨彩霞周罡
关键词:出罪入罪网络暴力基本权益非法提供
论疫情背景下个人信息的非官方披露行为与紧急避险的关系
2021年
疫情期间以非官方途径披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具有三个特征,即披露主体“多元性”、活动轨迹“可追踪性”、传播速度“爆炸性”。当披露行为同时满足避险前提、避险时机、避险意识、避险对象、避险必要、避险限度条件时,该行为因成立紧急避险而产生阻却其违法性的效果。当披露行为不能同时符合紧急避险的六个构成要素时,视要素缺乏的具体情况,披露行为可能成立假想避险、避险不适时、偶然避险、避险过当等单一因素缺乏型的违法行为,也可能成立多因素缺乏型的违法行为,亦有可能成立正当防卫而产生阻却行为违法性的效果。
杨彩霞禹婷婷
关键词:疫情防控紧急避险个人信息正当防卫
规避著作权技术措施行为刑法规制的比较与思考被引量:15
2012年
规避著作权技术措施的行为应否以及如何适用刑法目前在我国存在诸多疑问。域外刑法对于直接规避行为与间接规避行为是否一概入罪有两种不同的立法模式,但在限定主观要件以及承认犯罪排除性事由方面大体做法较为一致。基于风险刑法的理念,著作权的保护时点必须适当提前,所以无论何种规避行为都有入罪的必要。但直接规避行为侵犯的法益并非传统著作权,所以必须为其设置独立罪名。而帮助性质的间接规避行为因其在网络数字化环境下发生异化,也有独立设罪的必要。结合我国实际,需要进一步从犯罪的主观要件、对象要件、数额情节要件以及犯罪的例外等方面限制犯罪的成立范围。
杨彩霞
关键词:刑法规制
网络不作为犯罪新论被引量:16
2007年
能够成立网络不作为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在客观上对网上信息拥有实际编辑控制权的ICP,而IPP因对网上信息的接触程度低于ICP,所以只在能够知悉或有理由知悉网上信息违法的情况下才应负上移除该信息的义务。但由于网络服务商同时还负有保护用户言论自由和著作权自由行使等义务,所以并不是一旦某些用户于网上发表或传输的内容被第三人指责为诽谤、侵害他人著作权等并通知了网络服务商时,网络服务商就应该无一例外地履行移除信息的义务。究竟其能否构成不作为犯罪,还要结合具体情况衡量义务的价值高低。
杨彩霞
关键词:网络服务商不作为义务冲突
论递进式罪数判断方法之提倡——以想象竞合犯处断原则之重构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罪数判断标准是罪数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展开罪数论其它内容的前提。长期以来,学界对于罪数判断标准的争议非常激烈,存在诸多学说,但这些学说要么内容含糊不清缺乏可操作性,要么考虑的因素过于单一。因此,主张将罪数判断分为犯罪成立与犯罪处罚两大阶段,并以一种递进式的方法依次进行触犯罪名数判断、法益侵害性判断、处罚必要性判断,逐步揭开犯罪的罪数本质并确定处断原则。在此基础上,对于罪数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与罪数本质,应当修正以往一概从一重罪处断的简单方式,依据前述递进式的判断方法重新分析其罪数属性,从而视情况将想象竞合犯分别划入实质一罪与科刑一罪,从一重处断或从一重从重处断,极特殊情况下则数罪并罚。
杨彩霞付一可
关键词:法益侵害想象竞合
网络背景下属地管辖原则的诠释与适用被引量:4
2009年
属地管辖原则适用于网络犯罪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犯罪地连结点在网络背景下缺乏稳定性,容易带来属地管辖权的滥用。因此对属地原则必须适应网络的特性作出适当限缩的解释,从而使网络犯罪地既具有相对的确定性,也与管辖国的联系足够紧密,特别是网络犯罪的结果地,应当创设针对性标准,以行为者的主观面向来限制其范围。
杨彩霞
关键词:网络犯罪犯罪地
国际反网络犯罪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网络犯罪公约》为中心被引量:9
2008年
《网络犯罪公约》作为国际社会反对网络犯罪、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产物,第一次明确了网络犯罪行为的种类及行为人的责任,规定了有关电子证据调查的特殊程序法制度,并确立了网络犯罪管辖的基本原则。但也存在网络犯罪圈划定范围过大、人权与自由保护不足、管辖权过分包容并易导致冲突等问题。因此对该公约需理性看待,应发掘、借鉴其闪光点来推动我国的网络犯罪立法。
杨彩霞
关键词:网络犯罪管辖权
网络时代私人复制分享行为的刑法思考被引量:2
2017年
网络环境下的私人复制分享行为逐渐与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分道扬镳,由此实践中出现了将这类行为纳入刑事诉讼予以规制的案例。然而在解读各种类型私人复制分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考察私人复制分享者主观心态的基础上,从多维角度审视后不难发现,除少数情形符合目前刑法关于著作权犯罪的规定可以入罪外,其他私人的上传和下载行为一般暂时不宜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刑法对于网络时代私人复制分享行为的惩治必须是谨慎而适度的。
杨彩霞
关键词:刑事责任
强制侮辱罪的司法适用困境与出路被引量:2
2019年
对强制侮辱罪的行为类型、犯罪动机及罪名认定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强制侮辱罪在我国面临着强制侮辱行为与“猥亵”混淆、强制侮辱罪的不合理扩大解释、强制侮辱罪与侮辱罪混淆等司法适用困境。审判机关应当视强制猥亵、侮辱罪为单一罪名适用;对强制侮辱罪的“侮辱”和侮辱罪的“侮辱”做限缩解释;避免将强制猥亵、侮辱罪视为倾向犯,以此避免该领域“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反复发生。
杨彩霞苏青
关键词:司法适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