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翻译
  • 2篇叙事
  • 2篇英译
  • 1篇迪士尼
  • 1篇地域文学
  • 1篇电影
  • 1篇电影《花木兰...
  • 1篇多模态
  • 1篇多模态话语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新闻传播学
  • 1篇新著
  • 1篇译本
  • 1篇英汉
  • 1篇英汉翻译
  • 1篇英译本
  • 1篇影视
  • 1篇影视传播
  • 1篇真人

机构

  • 9篇西北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作者

  • 9篇张敏
  • 1篇洪玉蓉
  • 1篇李莉

传媒

  • 2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唐都学刊
  • 1篇出版发行研究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新丝路(下旬...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红色文化资源的多模态话语建构研究
2024年
随着红色文化传播力度不断增强,其传播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本研究从多模态语篇以及体裁互文的角度出发,构建适用于话语分析的多模态互文策略分析框架。研究表明,红色资源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信息话语、情感话语、教育话语和市场话语四种话语类型,使用了不同话语组合模式及话语策略,以实现史实描述、话语转换、红色教育和视觉重构四种交际目的。同时,研究发现在市场传播过程中存在红色话语场域扩展致使其本质内涵被稀释、市场话语与历史话语相互侵占等问题。
张敏黄知韵易倇叶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多模态话语体系
预测、发现与批判:2012—2013年欧美社交媒介研究新著述评
2015年
截至2013年,全球社交媒体的使用者已经突破10亿,而且使用人数还在不断增长。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已经成为当下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内的热点话题。2012—2013年,欧美地区先后推出了八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有关社会化媒介研究方面的学术著述,并得到了国外重要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公开推荐1,它们是:伯兰吉尔(Berenger)编著的《社交媒体开战:
李莉张敏
关键词:媒介研究社交新闻传播学
阿拔斯王朝翻译运动的历史意义探究
2021年
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翻译运动的黄金时代,其首都巴格达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大批异教徒与穆斯林通婚,使得愈加多样化的内在宗教精神外化为翻译运动的源动力,加速了典籍流转与科技发展,为翻译运动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条件。在翻译基础上开展的学术研究及文化活动,彻底改变了阿拉伯民族早期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匮乏,推动了中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孕育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阿拔斯王朝翻译运动对沿线国家翻译人才培养以及跨文化交流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知韵张敏
关键词:阿拔斯王朝翻译人才培养跨文化交流
西方价值观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展现研究——以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作为两大相对的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在交际中存在冲突与对话,向来引发关注,尤其自近代起,在以影视传播为代表的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霸权大行其道。2020年上映的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是近年来两大文化交流的代表性影视产品。该文以该作品为例,分析其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探究当代西方艺术家创作中国元素电影时存在的问题,并立足当下,对中国文化到底应如何对外交流,破除困境,提升国际传播力进行思考。
李欣玥张敏
关键词:《花木兰》影视传播
《宠儿》与《W,或童年回忆》的创伤叙事与想象治疗
2024年
《宠儿》与《W,或童年回忆》的叙事结构展示了文学想象力如何将不可言说的创伤历史转化为创伤恢复的连贯性叙事形式。叙事的非线性反映了创伤的混乱本质,而想象力强调了将这些记忆嵌入个人历史的治疗潜力。两部小说中通过主人公想象力构建的人物形象跨越了过去与现在、生与死之间的鸿沟,帮助主人公将创伤从混乱记忆中剥离并融合于治愈性的现实中。在此过程中,莫里森的“林中空地”和佩雷克的“奇幻岛屿”突出了想象性场景,为面对和处理创伤提供了空间。
丁佩萱张敏
关键词:创伤叙事宠儿
论《追风筝的人》的空间叙事艺术
2018年
以叙事学空间理论为切入点,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探讨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作者如何运用空间化叙事艺术,打破了叙事常规,创造出特殊的空间性的叙事结构。这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甚至整本小说的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洪玉蓉张敏
关键词:叙事《追风筝的人》
贾平凹作品英译本中的方言翻译策略研究 ——以葛浩文《浮躁》英译本为例
2020年
贾平凹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具有纯正的陕西方言特 点,极具地域特色,这对其作品的对外译介提出了巨大的挑 战。[1]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对贾平凹的作品《浮躁》进行了 英译。本文以此英译本为例,分析贾平凹作品中独特的语言 风格,同时参考葛浩文《浮躁》英译本,分析葛译对于陕西 方言的翻译策略以及译者的翻译风格。
蒋阳杨盼婷闫旭东张敏
关键词:陕西方言翻译风格
翻译教学中文学翻译的原则及重要性研究——评《翻译教学原理及其文学应用研究》
2019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对外交流的需求日益广泛,国家对翻译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领域向世界前沿迈进,这对翻译教学中的师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赵丹著《翻译教学原理及其文学应用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紧跟时代需求,对英汉翻译教学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文学翻译进行详细研究,旨在探寻将翻译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首先从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引出翻译教学,其次对翻译教学的现状、内容、发展和实践等进行探讨,最后引用实际案例分析,对英汉语言翻译在文学领域的应用进行探索。
张敏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教学教学原理经济全球化外语人才英汉翻译
地域文学英译中的文化翻译策略——以《山鬼木客》英译为例
2019年
《山鬼木客》是陕西地域文学中具有地理学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名篇,也是“陕西文学走出去”项目中首批被翻译并在英国出版发行的作品。小说的英译本对于地域文学英译中的策略研究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试图论述韦努蒂的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并试举若干例证,提出在中国文学尤其是地方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更应采用文化保留的方法来传达源语言文化特质,同时采用归化方法来减少目的语读者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求同存异,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进行中国文学和文化对外译介和传播的工作。
张敏
关键词:归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