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卒中
  • 6篇梗死
  • 5篇缺血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4篇血性
  • 4篇弥散
  • 4篇弥散加权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缺血性卒中
  • 3篇弥散加权成像
  • 3篇急性
  • 3篇急性缺血
  • 3篇急性缺血性
  • 3篇急性缺血性卒...
  • 3篇加权成像
  • 3篇病因
  • 2篇展性
  • 2篇脑卒中

机构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作者

  • 11篇葛婷婷
  • 10篇徐文安
  • 9篇曹树刚
  • 6篇夏明武
  • 5篇王建
  • 4篇赵昊
  • 4篇吴倩
  • 4篇郭茜
  • 2篇王嵘峰
  • 2篇贺军
  • 1篇张文婷

传媒

  • 3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病灶模式与病因学机制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病灶模式与病因学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确定病灶分布模式,分析病灶模式与病因学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总共纳入146例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单侧梗死138例,双侧梗死8例。DWI病灶模式分析显示,旁正中梗死98例,前外侧梗死11例,被盖部梗死18例,多发性梗死19例;在各病因学分型中,基底动脉分支病变(basilar artery branch disease,BABD)所占比例最高(72例,49.3%),其次是大动脉闭塞性疾病(32例,21.9%)、小动脉闭塞性疾病(25例,17.1%)和其他病因/病因不明(12例,8,2%),心源性栓塞最少(5例,3.4%)。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的DWI病灶分布模式与病因学分型存在显著相关性(C=0.516,P〈0.001)。其中,60例旁正中梗死(χ2=16.915,P〈0.001)、1例前外侧梗死(χ2=7.701,P=0.006)、1例被盖部梗死(χ2=17.401,P〈0.001)与BABD显著相关;9例旁正中梗死(,=12.534,P〈0.001)、6例前外侧梗死(χ2=24.365,P〈0.001)、10例被盖部梗死(χ2=18.312,P〈0.001)与小动脉闭塞性疾病有关。结论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病灶模式与其病因学机制存在显著相关性,早期可通过DWI显示的梗死灶分布特征来预测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的病因。
赵昊曹树刚葛婷婷王建夏明武徐文安
关键词:脑梗死脑干梗死脑桥动脉粥样硬化基底动脉
弥散加权成像阴性临床证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临床证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首次DWI阴性临床证实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DwI复查结果分为DWI持续阴性组和DWI假阴性组,对2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首次DWI阴性的原因。结果共纳入DwI阴性临床证实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例,其中DWI持续阴性组9例(9/15,60.0%),DWI假阴性组6例(6/15,40.0%);8例(8/15,53.3%)为小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15例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48h,发病至首次DWI检查时间为5~65h,发病至复查DWI时间为38~190h。2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6例DWI假阴性患者中,5例(5/6,83.3%)为后循环卒中,1例(1/6,16.7%)为前循环卒中;5例(5/6,83.3%)为小卒中;1例考虑可能发生二次梗死,1例可能与检查时间较短(发病后5h)有关,1例可能与症状加重前未达到弥散受限阈值和MRI伪影影响有关,其余3例可能与病灶较小且位于后循环有关。9例DWI持续阴性患者的原因不明。结论DWI持续阴性与DWI假阴性患者基线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无显著差异。DWI假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见于后循环卒中和小卒中患者。
曹树刚吴倩葛婷婷贺军夏明武徐文安
关键词:卒中磁共振成像弥散磁共振成像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DWI病灶分型与病因分型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CIS)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病灶分型与病因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急性CIS患者461例,分别进行DWI影像学病灶分型与韩国改良TOAST(M-TOAST)分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CIS的DWI影像学病灶分型与M-TOAST分型相关(rs=-1.87,P=0.000)。其中21例大穿通支梗死(x2=6.189,P=0.013)、6例小穿通支梗死(x2=102.869,P=0.000)、33例幕下单发梗死(x2=4.420,P=0.036)、21例前循环散发梗死(x2=11.376,P=0.001)、13例后循环散发梗死(x2=7.937,P=0.005)、29例单侧前循环多发梗死(x2=10.725,P=0.001)、21例后循环多发梗死(x2=67.984,P=0.005)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有关,11例皮质-皮质下单发梗死(x2=27.285,P=0.000)、6例双侧前循环多发梗死(x2=5.292,P=0.021)、9例后循环多发梗死(x2=4.478,P=0.034)、5例双侧前-后循环多发梗死(x2=7.979,P=0.005)与心源性栓塞有关,120例小的穿通支梗死(x2=268.027,P=0.000)与小血管病变有关。结论:急性CIS发病初期可能可以通过病灶的DWI病灶分型推测病因。
葛婷婷徐文安曹树刚郭茜王建
关键词:卒中弥散加权成像
中脑梗死致孤立性动眼神经核性麻痹二例被引量:1
2016年
孤立动眼神经核麻痹通常指同侧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完全麻痹伴对侧上睑下垂、上直肌功能不全,而眼内肌不受影响。
曹树刚张文婷王嵘峰葛婷婷吴倩徐文安夏明武
关键词:中脑梗死动眼神经核上睑下垂神经支配眼外肌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学分型及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现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4年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estroke)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病因的确定不仅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有关,同时也为相应的二级预防提供了可靠依据。因此,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进行病因学分型非常重要。
葛婷婷郭茜徐文安
关键词:卒中血流动力学
DWI背景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灶分型与病因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CIS)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分型与病因的关系,通过病灶的DWI分布特点预测不同的病因,在急性CIS发病早期尽早明确病因学诊断。  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
葛婷婷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个体化治疗
文献传递
临床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的胼胝体梗死八例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经头颅MRI证实为胼胝体梗死患者23例,8例患者符合进展性脑卒中病程经过,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发生进展性脑卒中的胼胝体梗死患者占所有胼胝体梗死患者的34.8%。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8例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56h内出现进展,其中24h内进展4例,发病后56h进展1例,其余3例于发病后24~48h内进展,病情恶化突出的表现为偏侧肢体瘫痪加重,以下肢为主。8例患者均合并相邻部位梗死,累及扣带回6例,额叶及顶叶各4例,枕叶1例,侧脑室旁1例。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前动脉狭窄6例,大脑前动脉闭塞2例,大脑后动脉狭窄2例,其中6例合并其他部位的血管病变。结论临床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的胼胝体梗死患者病情恶化多出现于发病后24h内,主要为偏侧肢体瘫痪加重,头颅MRI检查能及时明确梗死部位及相应血管病变。
曹树刚徐文安夏明武赵昊吴倩王建葛婷婷
关键词:卒中胼胝体高脂血症偏瘫
醒后卒中的预测因素和早期转归: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醒后卒中患者的预测因素和早期临床转归。方法连续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醒后卒中组与非醒后卒中组,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分析醒后卒中的预测因素。根据出院时的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不良组(≥2分)与转归良好组(0~1分),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分析早期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0例,其中醒后卒中组103例(24.5%),非醒后卒中组317例(75.5%)。单变量分析显示,醒后卒中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构成比(23.3%对34.7%;χ^2=4.650, P =0.031)显著低于非醒后卒中组,而收缩压[(155.1±19.6)mmHg 对(150.4±20.9)mmHg,1 mmHg =0.133 kPa;t =2.013,P =0.04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10.0(5.0~14.0)分对7.0(4.5~10.0)分; Z =-2.648, P =0.008]以及小血管闭塞性卒中(21.4%对11.0%;χ^2=7.056,P =0.008)和心房颤动(25.2%对11.8%;χ^2=5.874,P =0.015)的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非醒后卒中组。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基线 NIHSS 评分高[优势比(odds ratio, OR)1.07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23~1.130;P =0.004]是醒后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 0.562,95% CI 0.327~0.969;P =0.038)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OR 0.557,95% CI 0.321~0.966;P =0.037)与非醒后卒中独立相关。在4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28例(54.3%)转归良好,192例(45.7%)转归不良。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醒后卒中(31.2%对18.9%;χ^2=8.645,P =0.003)和心房颤动(24.0%对11.8%;χ^2=10.655, P =0.001)的患者构成比以及
翟明锋徐文安夏明武王嵘峰曹树刚葛婷婷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觉醒状态预后
幕上皮质下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预测因素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幕上皮质下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142例幕上皮质下梗死患者,根据病情特点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运动项目评分,将患者分为PMD组(39例)与稳定组(103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神经功能评分及影像学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幕上皮质下梗死后PM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PMD组患者进展时间平均为(31±11)h,33例(84.6%)病情进展出现在夜间。②单因素分析显示,PMD组中女性(P=0.045)、基线收缩压≥180mm Hg(P=0.000)、放射冠部位梗死(P=0.000)、梗死灶直径15~30 mm(P=0.003)、不稳定性斑块(P=0.001)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P=0.015)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稳定组。而稳定组基底核部位梗死(P=0.000)、梗死直径<15 mm(P=0.000)比例显著高于PMD组。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837,95%CI:1.076~7.485;P=0.035)、基线收缩压≥180 mm Hg(OR=3.509,95%CI:1.349-9.124;P=0.010)、放射冠部位梗死(OR=6.807,95%CI:2.446~18.944;P=0.000)、不稳定性斑块(OR=3.137,95%CI:1.019~9.657;P=0.046)、大脑中动脉病变(OR=4.027,95%CI:1.160~13.976;P=0.028)是发生PM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幕上皮质下梗死后PMD的发病率较高,女性、基线收缩压≥180mmHg以及放射冠部位梗死、不稳定性斑块和大脑中动脉病变均为PMD重要的预测因素。
曹树刚徐文安赵昊郭茜王建葛婷婷
关键词:脑梗死
颅内血管狭窄对脑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狭窄对脑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4h内入院的幕上皮质下脑梗死患者133例,根据病情特点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项目评分,将患者分为PMD组与稳定组。记录患者入院时的基线临床资料,采用1.5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于发病72hA完成颅内血管狭窄程度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颅内血管狭窄情况差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血管狭窄与脑梗死后PMD的相关性。结果133例幕上皮质下脑梗死患者中PMD组有30例,稳定组10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PMD组卒中史患者比例低于稳定组(P=0.011),颈内动脉(ICA)与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比例均高于稳定组(P值分别为0.014、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CA狭窄或闭塞(OR4.122,95%CI:1.258~13.502;P=0.019)是幕上皮质下脑梗死后PM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狭窄与脑梗死后PMD存在相关性,MCA狭窄或闭塞是幕上皮质下脑梗死后PMD重要的预测因素。
曹树刚葛婷婷徐文安赵昊吴倩贺军王建
关键词:脑梗死磁共振血管造影大脑中动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