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建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关于腐败的几个“定理”
- 2004年
- 经济学既然是研究经济与社会现象的内在必然联系的科学,对很多现象都要尝试去思考和总结,笔者近来冒昧地归纳出关于腐败的几个“定理”。现拿出来供大家评判,看看是否经得起事实的检验。
- 李中建
- 关键词:社会现象腐败现象经济研究公共权力公共经济学
- 国企低效症结的理论观点及其评析
- 2005年
- 对于国有企业效率不高的症结,理论界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功能决定论、产权低效论、运行机制低效论和不平等竞争论,这些理论各有得失。近年来决策部门实施的改革举措实际上是对理论界多方探讨的一种综合。但在诸项改革中,经营者的选择、激励与监督机制应该成为下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 李中建
- 关键词:国有企业
- 财富之于经济学家
- 2004年
- 如果你一定要请某位经济学家直言不讳地告诉你,他理想的收入水平是多高?将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这样的目标?这个目标实现后自己的生活和学术研究又将会有怎样的变化?这自然是很令人尴尬的提问,被问者自然可以以这问题涉及个人隐私而不愿做出诚实的回答,或者干脆拒绝回答。这好比你见面没几句就问一位男士其收入若干、问一位女士其年龄多大一样唐突和不礼貌。但在实际上,这倒不需要怎么遮遮掩掩的,古人尚且提出“君子爱财”,无非要求“取之有道”罢了。在市场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经济学家自然不必耻于言利,更何况经济学家自然也应人君子之列,因此经济学家也爱财,这也不算是什么新闻,更不算是什么丑事。
- 李中建
- 关键词:随笔文学作品
- 经济学研究:取向、形态及品性
- 2003年
- 李中建
-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社会分工经济学家
- 对当前主流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反思被引量:2
- 2006年
- 主流的国企改革思路如产权优先论、经营机制转换论和公平竞争论等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践中表现在,以明晰产权为主导的改革效果很不理想,而国企转换经营机制的潜力已挖掘殆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难以操作。从企业契约的观点及人力资本的差异性来看,构建一整套科学的经营者选择、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关键。
- 李中建
- 关键词:经营者选择国有企业
- 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中的难题及解决思路被引量:7
- 2005年
- 民营企业的创业过程与企业家形成过程是统一的,而国有企业往往是先有企业后有经营者的。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中存在诸多难题,它体现在风险承担的不对称、信息缺陷严重、选拔标准在实践中扭曲、经营者身份的准官员化、能力信号显示与专用性知识投资之间的突出矛盾上。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任何意义上的国有企业改革都不可能取得实效。为此,要通过对国企准确定位,区分不同类型的经营者,政府主动"淡出"选拔过程与相机干预相结合,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及发展完善的经理市场来加以优化。
- 李中建
-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
- 青年经济学子如何迅速成名
- 2004年
- 毋庸讳言,对那些寒窗苦读的青年经济学子来说,尽早成名立说自然是他们所看重的人生目标,问题在于选取何种路径来实现这一目标。不同的路径将决定所耗时间的长短及所费精力的多少,因此,路径选择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既然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萨缪尔森),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分析如何实现迅速成名问题就顺理成章了。对于如何在做学问中尽快成名,
- 李中建
- 关键词:青年经济研究经济体制政府工作
-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9
- 2004年
- 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是谁?钱颖一(1995)认为,国有企业的内部人就是指企业的经理人员以及企业的职工,因为在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的过程中,经理人员要想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需经过职工公开的支持和默许,他们更易与职工结成联盟。其直接证据是经理经常屈从于职工增加工资的压力(在这一点上经理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导致职工收入的增长与企业绩效成负相关关系。王志强、肖善认为,内部人控制具有不同的国别特性。
- 李中建柳新元
- 关键词: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
- 论诚信特性、生成因素及良好诚信环境的培育被引量:4
- 2005年
- 诚信问题实质上人们在市场交易中的道德选择问题,本文探讨了诚信的特性,即互惠性、隐蔽性和单独实施的风险性,分析了影响诚信生成的多种因素,如信仰、价值观、现实的交易状况、交易特点及制度的供给等等,并对如何培育良好的诚信环境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 李中建
- 关键词:诚信
- 国有企业员工“磨洋工”行为及其治理被引量:3
- 2003年
- 国有企业"磨洋工"是一直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体制和机制的问题,也有管理、文化思想观念和员工民主权利的问题。它是企业管理一种隐性博弈的反映,也影响着企业劳动效率的提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主要是:改革旧的体制,完善分配和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劳动评估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拓宽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途径。
- 李中建
- 关键词:员工管理理性人企业文化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