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永康

作品数:18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学院法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法律
  • 7篇法制
  • 5篇律文
  • 5篇法律文化
  • 4篇法文化
  • 4篇法治
  • 3篇中国法
  • 3篇统治
  • 3篇国法
  • 3篇法学
  • 3篇犯罪
  • 2篇秩序
  • 2篇儒学
  • 2篇三中全会
  • 2篇十一届三中全...
  • 2篇统治秩序
  • 2篇主义
  • 2篇组织犯罪
  • 2篇文化
  • 2篇邪教

机构

  • 14篇上海财经大学
  • 4篇华东政法学院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作者

  • 18篇徐永康
  • 1篇郝铁川
  • 1篇吕瞻
  • 1篇林来梵
  • 1篇顾敏康
  • 1篇张斐
  • 1篇杨成炬

传媒

  • 4篇法学
  • 2篇华东政法学院...
  • 2篇河南省政法管...
  • 2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孔子研究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法律科学
  • 1篇法学家
  • 1篇上海党史与党...
  • 1篇法商研究
  • 1篇南京大学法律...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5
  • 1篇198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百年宪政梦的追寻被引量:1
1998年
戊戌变法运动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宪政运动史上的两件大事,它们是中华民族面对危难局面所作出的应变措施。作为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对中国宪政运动的进程,民主法制的建设及社会的现代化均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它们既对各自所处世纪的历史作了总结,也为下一世纪中华民族的发展揭示了方向。
徐永康
关键词:戊戌变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宪政法治
试论中外反邪教立法之异同被引量:5
2000年
邪教活动是许多国家都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由于中外宗教学理论和宗教政策的差异,中外对邪教采取的对策和有关立法也不相同。但限制、控制乃至取缔邪教组织,禁止和惩治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以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稳定社会治安,则是各国立法的共同目标。
徐永康
关键词:邪教法轮功邪教犯罪
现代化与有组织犯罪的新变化被引量:4
1999年
有组织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与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密切联系。不仅有组织犯罪的手段随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发展,而且有组织犯罪的形态也随社会的现代化而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研究有组织犯罪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中的中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徐永康
关键词:有组织犯罪黑社会
儒学与21世纪中国法治被引量:2
2000年
儒学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传统法文化是在中国具体的民族环境和地域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已成了民族的法文化。在21世纪中国迈向法治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中的许多观点并没有过时,我们将其与现代法治原则进行创造性的对接,就可能形成在一国两制格局下中国四地区不同法域都愿接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法律文化。
徐永康
关键词:儒学法律文化中国法治
全球化与多样性:法律文化发展的趋向被引量:3
2006年
在历史上,各种法律文化类型的生成,受到了地理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和宗教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不同地区的法律文化在各自不同的背景下分别发展的历史到19、20世纪宣告结束,随着西方法律文化的早期现代化运动及殖民扩张,非西方地区的法律文化遭受了历史性的冲击,传统社会中的法律文化格局已不复存在,丰富多彩的世界法律文化逐渐趋向于以西方为范式的现代型法制。当今世界,全球性法律重构的问题开始受到重视,维护多元的法律文化或者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将是法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徐永康
关键词:法律文化法制现代化
傅玄的法律思想被引量:2
1984年
傅玄是魏晋时期的政治家,他在曹魏时曾任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西晋王朝建立后任御史中丞及司隶校尉等职。《晋书·傅玄传》称他“博学善属文”,“少时避难于河内,专心诵学,后虽显贵,而著述不废”。傅玄虽为贵族大地主集团的一员,但他“少孤贫”,以后又历任地方和中央的各级官吏,所接触的社会面比较广阔,他的著作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和文学等领域,学识比较渊博。他的法律思想颇具特色。
徐永康
关键词:司隶校尉御史中丞民本主义统治秩序法律思想以民为本
中西交融 民商合一——论民国时期《民法》被引量:1
2001年
民国时期《民法》是我国近代立法史上一部重要的民法典。它是在继受西方法文化的基础上制定的,同时又渗透着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精髓,是中西法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民国时期《民法》的内容比较完整,特征比较突出,较好地体现了法的时代精神。如今,我国民法的法典化日益受到重视,对民国时期《民法》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徐永康张斐
关键词:民国时期《民法》传统法文化法制改革
交汇与融合: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主旋律被引量:9
2003年
在中国法制变革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西方法律精神和中国法律传统的双重影响。中西法律文化的交互影响与共同作用,推动着中国传统法向现代法的过渡和转变。在现代法治演进中,各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和交流,各种制度不断比较和选择,体现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特征——交汇与融合。这是一个连续的、至今没有结束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法制发展的主旋律。
徐永康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法律文化社会变革
《论语》·法文化·现代化——“《论语》思想的现代法文化价值”学术讨论会综述
1993年
1993年元旦过后一个星期,在浙浙沥沥的冬雨中,古城南京城西的一个大庭院里,聚集起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的法史学者和法律文化研究者。这里将举行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这届会议的主题是"《论语》思想的现代法文化价值",数十位学者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火热年代,围绕着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朽话题,展开了几天热烈的讨论。
徐永康
关键词:论语文化价值法文化法律文化孔子
香港司法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兼与内地司法文化比较被引量:7
2001年
在英国统治香港的 15 0多年里 ,香港在法律渊源、司法机关、司法制度等方面 ,都形成了有别于祖国内地的一套司法文化。回归以后 ,香港的司法文化适应“一国两制”的需要 ,发生了较大变化 ,同时也对内地的司法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两地来往的进一步密切 ,司法方面的冲突和问题也会发生 ,司法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不可避免地需要加强。因此 ,研究香港司法文化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 ,研究两地司法文化的互动、交流及其发展趋势 ,就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顾敏康徐永康林来梵
关键词:司法文化法律渊源司法制度统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