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曦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乙型
  • 5篇慢性
  • 5篇慢性乙型
  • 5篇肝炎
  • 4篇乙型肝炎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干细胞
  • 2篇阳性
  • 2篇阳性慢性乙型...
  • 2篇乙型重型肝炎
  • 2篇衰竭
  • 2篇替比夫定治疗
  • 2篇脐血间充质干...
  • 2篇重型
  • 2篇重型肝炎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慢性乙型重型...
  • 2篇近期疗效

机构

  • 8篇吉林省肝胆病...
  • 1篇吉林油田总医...

作者

  • 8篇陈曦
  • 5篇赵文静
  • 4篇梁冰
  • 4篇焦健
  • 4篇刘松涛
  • 4篇刘双燕
  • 3篇孙国军
  • 1篇叶冬霞
  • 1篇樊美香
  • 1篇王佳楠
  • 1篇刘淑荣
  • 1篇李晶
  • 1篇鞠红梅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第6届全国疑...
  • 1篇第九届全国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2
  • 4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重型肝病患者血清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白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脐血富含间充质干细胞,刺激后进入细胞周期的速度以及自分泌生长因子的能力均强于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目的:观察肝衰竭患者血清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分离纯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以20%肝衰竭患者血清诱导培养,培养7,14,21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白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实验分离获得了高纯度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44和CD29,不表达CD34,体外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病患者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形态发生明显改变,镜下观察细胞变得稍大而扁平,呈类上皮样细胞,SP染色显示实验组培养7d时仅少数细胞表达白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培养14,21d,白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衰竭患者血清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白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
赵文静孙国军陈曦王佳楠刘淑荣鞠红梅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白蛋白细胞角蛋白18肝衰竭血清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年随访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的CHB,哪一个能较早地实现有限疗程。方法 60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LdT组和ETV组。在服药后第12周、24周及以后每24周复查,直至治疗和随访结束(4年,192周),检测血清HBV DNA定量、HBV血清标志物、肝功能、血清肌酸激酶。观察两组192周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及持续应答率以及患者达到停药标准所需的时间及费用。结果 192周时LdT组和ETV组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及持续应答率为43.3%(13/30)vs 16.7%(5/30)、36.7%(11/30)vs 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停药标准LdT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67.2周,费用28 089.6元,而ETV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86.4周,费用50 887.2元。结论治疗HBeAg阳性的CHB患者,实现有限疗程LdT更具有优势。
陈曦焦健梁冰刘双燕刘松涛樊美香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
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2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24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无菌抽取骨髓180~200 ml,用负收集法分离提取骨髓血干细胞,然后经肝动脉导管注入肝脏。术后定期检测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肝脏储备功能、肝脏超声和肝脏CT,并观察同期的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时ALT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b、CHE、PTA、AFP于术后4、8及12周增高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il、吲哚青绿15 min滞留率(ICGR15%)于术后12周时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时肝脏CT,其门脉一级分支平面面积与术前相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细胞移植术后,所有患者精神、体力、食欲明显好转,均未发现细胞移植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近期安全有效,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肝脏储备功能改善明显,缩小的肝脏有所增大。
陈曦孙国军赵文静焦健刘松涛梁冰刘双燕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肝硬化肝功能衰竭
基线HBsAg水平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评估基线HBsAg定量值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低水平HBs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sAg清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于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达到HBV DNA<20 IU/ml、ALT水平正常、0.05 IU/ml500 IU/L 1例。应答组基线HBsAg定量明显低于非应答组[16.38(2.25~61.62)IU/ml vs 363.73(110.14~927.72)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42,P<0.001)。治疗12、24周两组血清ALT水平均升高,应答组与非应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00(55.00~123.00)U/L vs 49.00(34.00~65.00)U/L、78.00(46.00~88.00)U/L vs 48.08(29.79~71.75)U/L,Z值分别为-2.286、-2.617,P值均<0.05]。PEG-INFα-2b治疗12、24周时,应答组HBsAg水平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非应答组[91.77(49.62~99.28)%vs 44.03(15.75~68.90)%,99.00(98.00~100.00)%vs 77.94(37.02~89.60)%,Z值分别为-3.312、-5.100,P值均<0.05]。停药随访24周19例HBsAg清除者均维持应答,HBsAg血清学转换7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HBsAg水平可预测治疗48周HBsAg的清除率,其最佳预测值为86.36 IU/ml,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可信区间:0.764~0.98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4%�
陈曦赵文静孙岩殷海燕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聚乙烯二醇类干扰素类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12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5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mg/d抗病...
陈曦梁冰刘双燕焦健刘松涛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文献传递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12周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mg/d抗病毒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吲哚菁绿15分钟排泄率(ICGR15)和HBV DNA定量的变化。结果在治疗3个月时,对照组有2例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经处理恢复,治疗组有1例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愈。两组均无患者死亡;治疗组TBIL下降、PTA上升和IC-GR15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83.5%,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为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5%和20%,与对照组(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LdT治疗伴有病毒复制的乙型重型肝炎,能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起效快e,抗原血清转换率高,改善肝功能。
陈曦梁冰刘双燕焦健刘松涛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65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PEG-IFNα-2a(180μg)每...
陈曦赵文静
文献传递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9
2011年
背景:脐血富含干细胞,刺激后进入细胞周期的速度以及自泌生长因子的能力均强于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目的:建立一种分离纯化、培养扩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观察体外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和消化时间控制相结合,分离纯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以免疫组织化学法(SP 法)测定 CD29,CD44,CD34。采用体积分数 20%马血清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以油红 O 染色鉴定;0.1 μmol/L 地塞米松,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和 50 μmol/L 抗坏血酸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以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结果与结论:分离获得了高纯度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细胞传代稳定,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 9 代,未发生形态学改变,无衰老征象。第 3 代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提示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和消化时间控制相结合,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和传代能力强。
孙国军赵文静陈曦叶冬霞李晶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扩增生物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