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景伟

作品数:28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外科
  • 5篇细胞
  • 5篇腺癌
  • 4篇乳腺
  • 4篇手术
  • 3篇乳腺癌
  • 3篇乳腺癌细胞
  • 3篇脓肿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癌
  • 3篇甲状腺
  • 3篇腹腔
  • 3篇肠癌
  • 3篇超声
  • 2篇凋亡
  • 2篇血栓
  • 2篇医学生
  • 2篇引流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普外科

机构

  • 19篇齐齐哈尔医学...
  • 15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市第...
  • 1篇中国第一重型...

作者

  • 26篇许景伟
  • 7篇周涛
  • 4篇赵忠新
  • 4篇金响国
  • 4篇樊丽
  • 4篇李兴江
  • 3篇邹宇
  • 2篇马晓鹏
  • 2篇孙玉琢
  • 2篇邢志博
  • 2篇崔立然
  • 2篇胡凯
  • 2篇刘哲丞
  • 2篇高涵
  • 2篇李兴江
  • 2篇王秀清
  • 1篇刘丹
  • 1篇马晓鹏
  • 1篇卢玉敏
  • 1篇孙玉琢

传媒

  • 11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6
  • 1篇199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NAi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RET)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09年
目的构建和鉴定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干扰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人工合成hTERT干扰序列并定向克隆到siRNA(small inlerfereace 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3.1 H1neo;采用PCR,酶切,浓度及纯度和测序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hTERT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结论hTERT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樊丽许景伟邹宇
关键词:HTERT真核表达载体SIRNA
经腹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46例体会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经腹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治疗体会。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经腹小切口修补内环术式行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46例。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23(15~30)min;平均住院时间5d;40例患儿随访,现无一例复发。结论对年龄较小的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经腹腔内内环口修补的手术方式,不仅方便术者的手术操作、减少后顾之忧,而且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其有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不需特殊手术器械、痛苦小、恢复快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涛许景伟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两种常见乳腺病临床分析
2008年
许景伟
关键词:乳腺病乳头溢液乳腺增生
手术治疗62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周涛高涵许景伟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甲状腺再次手术甲状腺疾病手术安全性
小RNA干扰技术在治疗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利用小RNA干扰技术作用缺氧诱导因子1α2α稳定转染肝癌细胞后VEGFR蛋白表达情况。方法构建HIF1α、HIF2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HIF1α、HIF2α-pcDNA3.1,检测48 h(Western Blots);同时用Western Blots方法检测VEGFR蛋白表达。结果缺氧诱导因子1α2α小RNA干扰稳定转染肝癌细胞。与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相比,伴随HIF-1α、HIF-2α基因沉默同时VEGF的蛋白表达也下降。结论缺氧诱导因子1α2α小RNA干扰转染肝癌细胞有效抑制HIF-1α与HIF-2α的表达。为肝癌治疗的新策略奠定了基础。
金响国胡凯李兴江崔立然许景伟周涛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小RNA干扰
RNA干扰a-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凋亡及侵袭性的影响
樊丽许景伟王宏兰富东娜王淑英杨秀珍邹宇刘哲丞牛英才
该项目自2008年被列入齐齐哈尔市科技局指导性计划。该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应用RNAi技术,干扰乳腺癌细胞MCF-7的FUT7基因的表达,从而观察该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侵袭性的变化。意义在于,该课题研究为RNAi应用于乳腺癌...
关键词:
关键词:RNAI技术乳腺癌MCF-7增殖
RNA干扰沉默人乳腺癌细胞VPAC1受体抑制VIP跨位激活EGFR/HER2和VEGF的分泌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RNA干扰沉默人乳腺癌细胞VPAC1受体对VIP跨位激活EGFR/HER2和VEGF的分泌的影响。方法使用小干扰RNA(siRNA)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向雌激素依赖的(T47D)和雌激素非依赖的(MDA-MB-468)乳腺癌细胞转染VPAC1受体的siRNA完全消除VIP刺激分泌促进的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以及跨位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2)。结果 VPAC1受体阻断导致T47D细胞增殖率下降至10%,MDA-MB-468细胞增殖下降至25%;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VPAC1受体沉默对乳腺癌细胞胞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分泌的影响,无论有无VIP诱导时,VEGF165分泌均被完全抑制(P<0.05);VIP可以导致HER2/EGFR的跨位激活造成磷酸化,沉默VPAC1受体后,其磷酸化消失(P<0.001);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825和AG-1478(10μmol/L)可以抑制VIP诱导的VEGF分泌活性,敲除VPAC1受体也完全阻断了VIP诱导的VEGF165分泌。结论实验结果阐明了人乳腺癌细胞中VIP-VPAC1受体信号通路机制,同时揭示了采用VPAC1受体拮抗剂联合靶向治疗乳腺癌的潜在用途及采用RNA干扰VPAC1受体分子疗法的潜在意义。
金响国金香兰孙向东李兴江许景伟崔立然刘璐
关键词:RNA干扰人乳腺癌细胞VEGF
Nm23、CD44v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nm23、CD44v6在甲状腺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两步法检测70例甲状腺癌、1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和10例甲状腺腺瘤的石蜡标本nm23、CD44v6表达水平。结果甲状腺癌中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72.9%,各病理类型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nm23蛋白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nm23蛋白细胞浆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相关性,nm23蛋白细胞膜阳性与甲状腺癌的复发、远处转移相关。甲状腺癌中CD44v6蛋白阳性率77.1%,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者40.0%,癌旁甲状腺组织未见表达,甲状腺癌中不同组织来源的滤泡细胞癌和髓样癌的CD44v6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44v6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v6表达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在转移、复发组与非转移、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nm23、CD44v6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分化和浸润、转移显著相关,检测二者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并可能为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决策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邢志博许景伟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NM23CD44V6
17例腹腔脓肿的介入性B超治疗效果分析
1996年
介入性B超是在B超导向下经皮穿刺至病变组织、脏器、囊腔及管道结构中,取材行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或置管引流、注药及造影等,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自1988年以来我们在B超导向下穿刺抽脓治疗腹腔脓肿17例,全部治愈,现总结如下。
许景伟王伟岳华英姜建强
关键词:腹腔脓肿超声波诊断外科手术
T管引流与胆漏
2003年
许景伟孙立强张喜
关键词:T管引流胆漏胆总管切开术胆道外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