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禄
-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一种针对湿陷性土地基处理的强夯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湿陷性土地基处理的强夯装置,包括底部框架、对应安装在底部框架顶端四角的四个支撑杆、固定在四个支撑杆顶端的钢索转向器,支撑杆通过双向接头与底部框架活动连接,底部框架的一侧安装有重锤提升结构,底部框架...
- 李正印李禄熊辉刘卫卫
- 文献传递
-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进取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进取样装置,涉及钻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钻杆和取样杆,取样杆设置在钻杆的下方且与其相固定连接,取样杆的端部设置有钻头,取样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盘,取样杆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取样刮片,取样杆的表面...
- 李禄于鸿坤于冬雪马超付垚
- 济南市文博片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工程建设对泉水的影响
- 2015年
- 济南市泉水众多,素有“泉城”之称。泉水的形成依托于济南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在大规模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尤其注意因改造地质条件对泉水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济南市文博片区的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重点评价了该片区工程建设对泉水的影响。
- 刘焕玉吴明雷李禄
- 关键词:水文地质泉水
-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 2021年
-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在岩土工程推进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作为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有着一定的地位。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注意勘察工程项目地点的水文地质问题,以此作为接下来开展工程项目设计的基础资料。
- 刘欢欢李禄
-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基坑支护工程锚杆
-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基坑支护工程锚杆,包括用于插入坑面支撑的接入杆体,所述接入杆体螺纹连接有推送螺栓,所述推送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盘,所述转动连接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
- 李禄刘欢欢李正印
- 文献传递
-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进取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进取样装置,涉及钻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钻杆和取样杆,取样杆设置在钻杆的下方且与其相固定连接,取样杆的端部设置有钻头,取样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盘,取样杆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取样刮片,取样杆的表面...
- 李禄于鸿坤于冬雪马超付垚
- 基于正交分析下近距交叠隧道施工变形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研究近距交叠隧道施工变形影响因素,运用正交试验对不同弹性模量、内摩擦角、黏聚力、净距、埋深影响因素进行了FLAC3D模拟,分析了地表沉降、拱顶沉降、拱底变形、塑性区体积、拱顶及拱底应力场6项指标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因素水平下各指标变形量不同,且各因素对同一指标影响程度不同;弹性模量是除指标4外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其值越大越稳定变形量也越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是影响指标4关键因素,呈负相关系;净距对指标3、5、6有很大影响,是仅次于弹性模量的影响因子;埋深对指标3、4有一定影响,对其他指标影响不大;并利用二次回归方程对拱顶变形量进行了公式拟合验证,对今后类似工程施工变形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吴明雷李禄
- 关键词:正交试验交叠隧道小净距
- 桩锚支护在深厚软土地区基坑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1年
- 目前软土地区基坑工程逐渐向着更大更深的方向发展,以烟台某软土基坑为例,采用桩锚支护体系结合被动区土体加固措施,通过管井与盲沟有效控制地下水,基坑监测数据表明该支护形式安全有效,保证了基坑边坡稳定。相对于内支撑体系,该支护形式为土方开挖与基础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能够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造价,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马玉飞李禄唐建政付垚于峰
- 关键词:深基坑软土地区桩锚支护土体加固盲沟排水
- 一种岩土工程隧道施工用支撑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隧道施工用支撑装置,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顶板和升降板,底板顶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杆,支撑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升降板,且升降板与底板之间通过一级升降组件相...
- 薛明华李禄
- 文献传递
- 软弱地层锚索预应力蠕变损失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多个工程实例表明:岩土体蠕变易引起锚固工程支护结构加固频繁、锚索重新张拉等工程病害,严重者导致锚固力失效,锚固工程失稳,如若处理不当,将直接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济南市某深基坑工程案例为依托,将岩土体由经典的广义Kelvin体代替,推导了其本构方程、蠕变方程、松弛方程,从理论上分析了锚索蠕变变形对预应力损失的贡献大小;并结合现场测试数据对比可知: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蠕变变形引起的损失趋势,由数据软件拟合公式可知,理论计算结果与测试数据偏差不大,论证了上述分析的可靠性,为今后锚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吴明雷李禄
- 关键词:软弱地层蠕变变形预应力损失本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