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凌
- 作品数:4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解读票证秘史——常宗贤作品的意义
- 2002年
- 常宗贤,从河南来北京闯荡多时,在通县买了所宅子,算是定居北京了,从原来的流动式生活中固定下来.安逸之下,差不多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前几年玩起了波普,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玩童".此前,传统的苏式写实主义在常宗贤来说,已经把玩了几十年,对该艺术语言的驾驭实可谓熟之有过,市场上走得也算不错,居然在波普艺术样式已经不再时尚的当下,竞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算是奇人.
- 张晓凌
- 关键词:票证定居波普艺术艺术语言写实主义
- 建构中国画新时代坐标的楷模
- 2015年
- 历史总是以时光的方式来雕刻它所属意的形象。在中国当代美术的历程中,许多艺术家一如时光雕刀下的碎屑,默然而无助地散去,只有周韶华等少数精英被雕刻成了时代的标志--艺术史书写的残酷性与可敬之处均在于此。前者的离去固然令人扼腕,后者犹如鼎鼐立于庙堂之上的形象却让人倍感温暖。历史似乎只眷顾那些创造历史的人,在周韶华风骨峻烈、气势撼人的作品面前,
- 张晓凌
- 关键词:中国画楷模当代美术艺术家残酷性艺术史
- 范曾作《古道照颜色——周汝昌先生像》被引量:1
- 2006年
- 近现代文化史上,名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往往会成为令人回味、咀嚼的逸闻,其意义倒不是逸闻本身的趣味,而是这种交往所激荡出的智慧往往会产生意外之喜——许多名作诞生于斯。乙酉秋冬之交,一代红学、诗词学大家周汝昌与著名学者、中国画大家范曾开始了一段神契的笔谈,周老的108首题红七言绝句《诗红墨翠》和致范曾信中烛照机微的平实之论让范曾豪兴勃发,以极短时间创作出《古道照颜色——周汝昌先生像》,并题七律一首,由此演绎出当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周汝昌先生是继胡适、俞平伯之后我国又一位红学大家、诗词学家和书法家,今年已88岁高龄,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被誉为"红学方面划时代著作"。
- 张晓凌
- 关键词:七言绝句俞平伯
- 追求超越——安佳作品印象
- 2003年
- 张晓凌
-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化现象艺术创作意识形态画家
- 通融之美——满维起山水画谈
- 2005年
- 张晓凌
- 关键词:中国传统山水画西方风景画江南水乡聚居地奇异性
- 中国原始艺术的文化阐释
- 1992年
- 二 在原始造型符号中,大量写实性造型为我们展开了原始生活的绚丽画卷。虽然它们所提供的原始人生活的信息和那个曾是生机勃勃的时代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它毕竟表现出原始生活的某种真实状态。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摹仿意识已普遍地物化于各种类型和材质的造型符号中,它已成为一种完整意义上的文化观念。原始人在摹仿意识的驱动下,寻找到了令人赞叹不已的模拟自然物象的方法。由于模拟自然物象方法的不同而形成了写实性审美特征的种种具体形态。
- 张晓凌王朝闻刘纲纪邓福星翟墨
- 关键词:自然物象写实性文化阐释装饰美鱼纹
- 黄永玉《我心深处》赏析
- 2008年
- 《我心深处》为黄永玉晚年代表作之一,一米五方形巨制,画荷草数株及白鹭两只,题"我心深处",款云"得荣宝讯作此表寸心,水滴相思无极之意。黄永玉戊寅秋于万荷堂"。戊寅为1998年,黄永玉时年74,居北京郊区自建之万荷堂,故题之;而所谓"得荣宝讯",是指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大水灾,荣宝斋为灾区募捐举行了一次书画作品的义拍。黄永玉得知此讯,
- 张晓凌
- 关键词:书画作品中国现代美术写意花鸟彩墨电影编剧
- 呼唤“纯正”的中国画
- 2006年
- 稍稍留意一下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画坛,就不难发现一个多种风格并存、多种形式共进的繁荣创作局面已经形成。艺术创作的多角度多层次也影响着纷纭变化的理论评说,中国画作品的好坏是非标准一时间也变得难于把握。中国绘画的历史上就有南北宗之争。以个人的师承、文化熏陶、爱憎好恶来品评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和技法形式的作品,最终导致的是时代风云之后的重新观察和定位,当我们身边的"大师"变换着不同的符号语言,甚至有的以完全背离本土文化的形式来表现国画这一传统艺术时,就真的有必要对中国画该往何处去的问题作认真而全面的思考了。
- 吴冰张晓凌
- 关键词:技法中国画作品
- 学术性在市场价格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张晓凌
- 关键词:学术性市场价格艺术修养西方艺术学术贡献印象派
- 为人生而艺术——冯法祀访谈被引量:6
- 2002年
- “为人生而艺术”是切入艺术本质的艺术信念和理想。近百年,不平静的中国画坛,围绕着中与西、艺术与人生的问题纷争不断。今天,不论中国画是要走向世界,还是坚守民族性,艺术家的学养和人格总是艺术的起点,也是艺术的终点。 冯法祀是中国油画界的老一辈画家,他以辛勤的创作逐步实现他“为人生而艺术”的信念,并不断完善着自己的艺术人生。姜宝林和曹建华也以各自的创作,实践着中国画道路上的两种走行方式。姜宝林的中国画力图在笔墨和样式上与时俱进,追求中国画要走向世界的现代感;曹建华的中国画则以“一以贯之”的原则,在中国古典的道路上“照着走与接着走”。当然,走法只是走法,根本还是要看走得好不好,走得远不远。我们始终都在期望,当代还能不断造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智慧和胸襟的中国画大师。
- 张晓凌赵欣歌
- 关键词:中国画学养艺术本质访谈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