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生茂

作品数:25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小麦
  • 8篇施肥
  • 7篇土壤
  • 6篇玉米
  • 5篇带田
  • 4篇河西绿洲
  • 4篇长期施肥
  • 3篇氮积累
  • 3篇玉米带
  • 3篇玉米带田
  • 3篇土壤生产力
  • 3篇农田
  • 3篇硝态氮
  • 3篇硝态氮积累
  • 3篇利用率
  • 3篇绿洲
  • 3篇绿洲灌区
  • 3篇绿洲农田
  • 3篇肥效
  • 2篇氮肥

机构

  • 20篇甘肃省农业科...
  • 6篇兰州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水市农业科...

作者

  • 25篇杨生茂
  • 10篇何贵文
  • 5篇何其耀
  • 5篇邱进怀
  • 4篇胡新元
  • 4篇芦满济
  • 3篇郭天文
  • 3篇武天云
  • 3篇郭永杰
  • 2篇岳维云
  • 1篇俄胜哲
  • 1篇秦亚南
  • 1篇索东让
  • 1篇李凤民
  • 1篇汪建国
  • 1篇宋建荣
  • 1篇张耀辉
  • 1篇崔云玲
  • 1篇王成宝
  • 1篇温宏昌

传媒

  • 12篇甘肃农业科技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甘肃科技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氮素循环与农...
  • 1篇氮素循环与农...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6
  • 1篇1994
  • 4篇1992
  • 1篇199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肥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的长期定位研究
汪建国杨生茂索东让包兴国岳维云
内容摘要:该项目系统归类总结了甘肃3个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揭示了施肥与产量的关系及其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明确了不同肥料在不同区域作物生产中的贡献和作用。在绿洲灌区为:氮肥>有机肥>磷肥>钾肥;在旱作农区为:有机肥>氮肥>...
关键词:
关键词:施肥农业生态环境
白银沿黄灌区小麦玉米带宽组合试验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为了迅速发展我省沿黄灌区的粮食生产,探讨本灌区小麦玉米带田最佳的带宽组合方式,有效的发挥两种作物各自的增产潜力,使带幅配置合理,达到高产增益。我们于1989~1990年进行了小麦玉米带宽组合试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本试验设于靖远县二滩乡朝阳村,当地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8.7℃,年降雨量251.4毫米,无霜期200天,土壤为砂壤质潮土,据播地取土测定,耕作层(0~30cm)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为1.113%~1.149%、全氮0.079%~0.089%、P5O20.13%~0.15%、水解氮59.0~60.5ppm、带效磷9~19ppm、这效钾145~157ppm、pH值8.4~8.8、全盐0.085%。根据白银沿黄灌区小麦玉米共生期长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各类型区土壤与水肥条件的差异,设计了三个处理:即167厘米带(CK)。
何其耀武天云何贵文杨生茂
关键词:小麦玉米栽培
河西绿洲灌漠土长期施肥效应及土壤生产力演变被引量:6
2005年
张掖绿洲灌漠土连续21 a长期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肥处理产量下降相对照,施肥的增产效果逐年提高,平衡施肥增产幅度显著大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处理土壤生产力水平由第1轮作周期的89.8%降为第7轮作周期的28.5%;在不施用有机肥条件下,种植到第3轮作周期时作物开始对施钾有反应,施钾增产率为5.5%~22.7%;氮磷钾化肥长期配合施用,作物产量水平持续不减,土壤生产力平均达93.5%,表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并不破坏土壤生产力.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其交互作用为正效应;有机肥与磷、钾化肥配合施用交互作用为负效应.不施任何肥料时,绿洲灌漠土土壤生产力平均下降59.6%(第1~4轮作周期);到第5~7轮作周期时,土壤生产力下降幅度保持在16.7%~22.7%相对较低且稳定的水平;化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份额平均为50.5%;有机肥贡献份额为21.6%;土壤自然肥力贡献份额平均为19.0%.
索东让杨生茂孙炳玲孙宁科
关键词:长期施肥肥料效应土壤生产力灌漠土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与生态恢复若干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0
2004年
气候的干旱化倾向是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背景条件,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是土地荒漠化加速扩展的内在根源。因此,荒漠化防治的根本措施就应该从控制人口和提高土地承载力入手,逐步缓解和消除人口对环境的压力。针对以往荒漠化防治和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需要进行思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关内容,并提出了荒漠化防治需要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马松尧王刚杨生茂
关键词:荒漠化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
兴堡子川区春小麦氮磷化肥用量及配比试验
1992年
兴堡子川位于靖远县东北部,是白银市沿黄灌溉主要地区之一。该区自然条件独特,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粮食生产潜力很大。针对本区生产现状及土壤含钾丰富的实际,拟定本试验,旨在探索兴袋子川区春小麦最佳氮磷化肥适宜用量及配合比例,为指导该区小麦生产,合理使用化肥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靖远县北滩乡景滩村,海拔1645米,年降雨量180~200毫米,蒸发量2300毫米,无霜期165~170天,年均气温7.8℃,≥0℃活动积温3650℃,日照时数2804小时。土壤为灰钙土,土质为沙质壤土。前茬玉米,供试土壤农化性状见表1。
杨生茂秦亚南
关键词:小麦氮肥化肥施肥磷肥
高寒阴湿区蚕豆/马铃薯高产高效带种方式研究
1999年
蚕豆、马铃薯是我省高寒阴湿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在人口多、耕地少的高寒贫困区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主栽作物的增产潜力,则是当地农业生产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我们进行了蚕豆/马铃薯带田种植试验研究,以明确这两种...
杨生茂何贵文
关键词:蚕豆马铃薯
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施氮量及其环境效应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漠土上,通过6个施N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带田施氮效应及施氮量对土壤剖面NO3--N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带田施用氮肥时N素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其值为18.3%~44.8...
杨生茂郭天文
关键词:氮素利用率
文献传递
新建节能日光温室土壤特点及培肥措施被引量:8
2001年
对甘肃省张掖市郊节能日光温室建造前后土壤理化性状分析的结果表明 ,新建日光温室耕层土壤肥力与建造前原大田耕层土壤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下降 ,对新建温室当年蔬菜产量效益影响极大。根据张掖市郊土壤特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对土壤肥力的要求及新建日光温室土壤肥力状况 ,提出了实现日光温室当年建成。
胡新元杨生茂郭天文
关键词:日光温室土壤肥力培肥措施蔬菜
天水旱作农业区膜侧小麦不同施肥水平增产效应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通过不同施肥条件对膜侧小麦水分利用、农艺性状、增产效应、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研究干旱地区膜侧小麦的施肥问题。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1.1~3.1kg(mm·hm^2),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的增产效应不同:低肥、中肥、高肥3种施肥水平分别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731.51kg/hm^2,1461.0kg/hm^2和1648.5kg/hm^2,增产率分别为25.5%、50.9%和57.4%;经济效益以中肥水平(折合施纯N118.1kg/hm^2,P2O5 94.5kg/hm^2和K2O 60.0kg/hm^2)最高,产值可达2045.4元/hm^2,产投比为2.7:1。因此,在低、中、高3个施肥水平中,中等施肥最为有效、合理,有利于增产增收。
岳维云宋建荣张耀辉杨生茂吕莉莉王希恩刘鸿燕温宏昌
关键词:施肥增产水分利用率
盐化耕灌草甸土上小麦混配肥肥效试验研究
2000年
在张掖地区盐化草甸土上按 N16 5 .0 kg/ hm2、P5 2 .5 kg/ hm2、K81.0 kg/ hm2、Zn (硫酸锌 ) 30 .0kg/ hm2、Mn(硫酸锰 ) 4 5 .0 kg/ hm2、Mo(钼酸铵 ) 7.5 kg/ hm2用量混配后施用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NP、NPK、NPZn、NPMn和 NPMo混配基施 ,可使小麦籽粒产量较不施肥对照分别增加 38.9%、6 1.8%、6 0 .3%、43.6 %和45 .0 % ,净产值分别增加 13.2 %、31.0 %、31.8%、 16 .0 %和 14.8% ,氮肥利用率分别达到 2 7.6 %、 40 .4%、40 .2 %、37.0 %和 38.5 % ,磷肥利用率分别达到 9.2 %、15 .0 %、12 .8%、12 .8%和 13.7% ,以 NPK和 NPZn混配施用效果最佳。同时查明 ,在不同混配肥处理中 ,小麦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由穗粒数提高所引起的。
芦满济邱进怀杨生茂何贵文郭永杰胡新元
关键词:小麦肥效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