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静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情感障碍
  • 2篇疗法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儿童
  • 2篇儿童青少年
  • 2篇分裂症
  • 1篇电惊厥
  • 1篇电惊厥疗法
  • 1篇电休克
  • 1篇电休克治疗
  • 1篇丁螺环酮
  • 1篇休克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抑郁障碍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阴性

机构

  • 7篇阜阳市第三人...
  • 1篇安徽省精神卫...

作者

  • 7篇张静静
  • 3篇刘锟
  • 2篇杨荣春
  • 2篇刘云
  • 1篇孙亚军
  • 1篇高勤
  • 1篇陈金山

传媒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丁螺环酮联合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SP)阴性症状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82例SP阴性症状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丁螺环酮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对比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临床疗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个人与社会量表(PSP)评分、神经功能因子S100β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SA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CCB评分、PSP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S100β、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SP阴性症状患者用氨磺必利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调节神经功能因子水平.
王雪亚闫真张静静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丁螺环酮
齐拉西酮、丙戊酸钠治疗女性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女性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并对垂体泌乳素、甲状腺轴作用分析。方法:选取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女性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甲状腺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刘锟宁伟张静静闫真
关键词:齐拉西酮丙戊酸钠女性垂体泌乳素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1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6分的患者纳入认知功能无障碍组(n=141),评分<26分的患者纳入认知功能障碍组(n=71)。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病程、吸烟、家族史、饮酒、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文化程度、抑郁程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年龄和SSRS评分预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BMI、病程、有无家族史、HAMD-17评分、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及吸烟、饮酒、初中文化程度患者占比高于认知功能无障碍组,SSRS评分低于认知功能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SSRS评分预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96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4~18岁(OR=1.571,95%CI=1.251~1.973)、吸烟(OR=1.457,95%CI=1.187~1.788)、饮酒(OR=1.254,95%CI=1.093~1.439)、初中文化程度(OR=1.513,95%CI=1.178~1.943)、SSRS评分<20分(OR=1.593,95%CI=1.251~2.028)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受年龄、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度的影响,临床中应该给予密切关注,预防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
张静静刘锟夏清荣宁伟
关键词:抑郁症青少年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2716例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阜阳市某医院精神科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疾病分类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阜阳市某医院住院患者中年龄≤18岁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入组对象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主要诊断等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总体2 716例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最常见5类疾病诊断为:抑郁障碍958例(35.3%)、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807例(29.7%)、双相障碍236例(8.7%)、焦虑障碍201例(7.4%)及神经发育障碍173例(6.4%)。2019—2021年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占全院总体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8%(817/14 084)、7.5%(608/8 112)、9.8%(1 291/13 140)。(2)与开放病房患儿比较,封闭病房患儿年龄较大,男性占比较高、住院时间较长。(3)与青少年组比较,儿童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长、开放病房占比较高(P<0.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总体住院率较高,且逐年上升。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以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为主。
刘志伟杨荣春孙亮张静静刘云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
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1组给予6次MECT治疗(n=46),N2组给予12次MECT治疗(n=44)。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M)、Stroop测验、连线测试(TMT),并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 1与基线时相比,MECT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N2组比N1组的下降更明显(P<0.05)。2与基线时相比,两组MECT治疗后WCST-M的总测验数、正确反映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及分类完成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N2组的WCST-M总测验数、正确反映数、持续错误数及分类完成数均明显优于N1组(P<0.05)。3与基线时相比,MECT治疗后两组Stroop CW总反映时间、CW错误数、C总时间、C总错误数测验及TMT-A和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CT治疗后相比,N2组CW总反映时间、C总错误数测验及TMT-A和B与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CT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孙亚军高勤张静静陈金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电惊厥疗法
光疗法在情感障碍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情感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在中国人群中的终生患病率高达7.4%。情感障碍患者目前大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起效时间一般需1~2周。光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干预措施,在情感障碍中可能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在精神科的使用较为局限。本文从光照与情感障碍症状的关系出发,分别阐述了光疗法在季节性抑郁症(SAD)、非季节性抑郁症、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器质性疾病抑郁症状及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抑郁症中的应用疗效和研究新进展。
张静静刘志伟孙亮张大鹏宁伟张兆坤刘昊伟姚高峰刘锟刘云
关键词:光疗法情感障碍季节性抑郁症
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肥胖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患者757例,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数据;评估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测量体质量及生化指标。结果: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肥胖率为10.4%。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发病年龄、首次住院年龄、总病程、住院次数及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NSSI行为、使用抗抑郁药物种类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与总病程、住院次数、空腹血糖、TG、TC、LDL-C及NSSI呈正相关;与年龄、首次住院年龄、HDL-C、使用几种抗抑郁药物及抗抑郁药物剂量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2.114,P=0.007)、TG(OR=2.086,P=0.001)及NSSI行为(OR=2.103,P=0.010)是抑郁障碍患儿伴肥胖的危险因素,而较高剂量的抗抑郁药(OR=0.970,P=0.015)是肥胖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肥胖率较高,且与空腹血糖、TG、NSSI行为及抗抑郁药服用剂量密切相关。
武士喜刘志伟张静静孙亮杨荣春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肥胖患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