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珍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低剂量技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中的应用现状与新进展被引量:7
- 2017年
-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是无创性评估心血管风险分层及冠心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辅助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制定。遵从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ALARA),可以采用直接方法(降低管电流、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间接方法(大螺距、迭代重建技术),以及直接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双能CT虚拟平扫和非心电门控胸部CT平扫影像上测量CACS,从而降低该检查辐射剂量,并可准确、可重复地测量CACS,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
- 何珍万业达
-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 CT灌注成像对判定ⅠA期宫颈癌部位的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显示ⅠA期宫颈癌瘤灶的能力,探讨CT灌注参数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0例经活检诊断为ⅠA期宫颈癌的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所有患者均在子宫颈CT灌注扫描后经宫颈锥切术病理证实为ⅠA期,选择其中14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观察分析所得灌注参数图,并测量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A期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的BV、PS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组织的BV、PS值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BF、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图可直观显示ⅠA期宫颈癌病灶,有助于ⅠA期宫颈癌的定位诊断。CT灌注参数可用于宫颈癌的血供分析。
- 刘艳万业达刘竞艳何珍何岸苇
- 关键词:宫颈肿瘤
-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分析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伴发颅内动脉瘤情况,探讨FTP是否为颅内动脉瘤危险因素。同时对比分析FTP伴发颅内动脉瘤与FTP未伴发颅内动脉瘤的相关临床资料。方法:3名医师复习155例头颅CTA的横断面、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图像,观察FTP是否存在及其分型,同时分析FTP患者与非FTP患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是否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电话回访FTP患者是否存在吸烟、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总结FTP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分析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分别总结FTP与非FTP患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FTP与非FTP患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以及伴发颅内动脉瘤的FTP与未伴发颅内动脉瘤的FTP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方面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FTP是否为颅内动脉瘤危险因素。结果:FTP总体发生率为16.13%(25/155),男性为12.12%(12/99),女性为23.21%(13/56),其发生率无性别差异(P=0.071)。FTP患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为20%(5/25),全部为女性,非FTP患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为6.15%(8/135),FTP与非FTP在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8)。FTP是颅内动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31)。伴发颅内动脉瘤FTP患者与未伴发颅内动脉瘤FTP患者在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和吸烟史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女性FTP患者在同时存在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病史时,其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 何珍张继扬徐勐万业达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大脑后动脉螺旋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 口服对比剂CT检查下咽环杓后区解剖测量值的临床价值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口服对比剂后螺旋CT扫描环杓后区解剖结构的显示及其测量值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观察43例病人口服对比剂后环杓后区解剖结构的CT影像。分别测量杓状软骨上缘水平、环状软骨上缘水平及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下咽前壁厚度、后壁厚度和前后壁厚度之和。测量数据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病人的杓状软骨上缘水平、环状软骨上缘水平及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下咽前壁、后壁厚度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杓状软骨上缘水平下咽前后壁厚度之和大于女性[男性(9.27±2.51)mm,女性(7.96±1.46)mm;P<0.05]。环状软骨上、下缘水平的下咽前后壁厚度之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性别病人下咽前、后壁厚度比较显示,男性和女性病人环状软骨上、下缘水平的下咽后壁厚度均大于下咽前壁,而杓状软骨上缘水平的下咽后壁厚度均小于下咽前壁(均P<0.05)。结论口服对比剂后螺旋CT扫描可以勾画出环杓后区解剖形态,弥补了临床喉镜的不足,并能提供不同层面解剖测量值,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术前分期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 徐勐张琳何珍张继扬刘竞艳胡鹏王楠蔡华琦李艳刘立艳
- 关键词:下咽对比剂
- 宝石高清CT不同重建算法对冠状动脉细小分支CTA图像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宝石高清(HD)CT四种重建算法(Standard,Detail,HD standard,HD detail)对冠状动脉细小分支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30例采用宝石HDCT完成CCTA检查,且结果为冠状动脉主要分支面积狭窄率<25%病例入组。采用Auto Coronary Analysis获得四种重建算法下窦房结动脉(SANA)、右圆锥支(RCB)、第一前室间隔支(FSB)的曲面重组(CPR)图像,同时自动获得各细小分支管径平均值。在75%R-R间期原始横断面图像上,分别测量并计算上述细小分支的管腔CT值、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四种重建算法上述客观指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于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采用LSD进行Post Hoc组内两两比较。对各细小分支四种重建算法CPR图像质量进行评分,为4分制(1分血管边缘模糊,2分血管边缘清楚,3分血管边缘锐利,4分血管边缘十分锐利)。采用配对Wilcoxon rank sum test分析四种重建算法冠状动脉细小分支CPR图像质量评分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①冠状动脉上述3个细小分支管径均小于2 mm。②四种重建算法组间比较,管径(F=3.905,P=0.011)、噪声(F=14.956,P=0.000)具有统计学差异;而管腔CT值(F=1.067,P=0.366)、SNR(F=1.909,P=0.132)、CNR(F=2.320,P=0.079)无统计学差异。③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管径的四种重建算法组内两两比较,Standard与Detail、Detail与HD Standard、HD Standard与HD Detail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他算法间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④冠状动脉细小分支图像噪声的四种重建算法组内两两比较,Standard与Detail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他算法间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⑤按照Standard、Detail、HD Standard和HD Detail的顺序,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管腔CT值、噪声和CPR图像质量评分呈上升趋势,而管径、SNR、CNR呈下降趋势。⑥四种重建算法Standard、Detail、HD Standard和HD Deta
- 何珍张继扬傅菲徐勐李艳邓欣万业达
- 关键词:冠状血管冠状血管造影术
- CT评估肌少症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下降的综合征。CT是评估骨骼肌成分的有效成像技术之一,能对肌量和肌质进行评估。其相对于其他检测方式,具备一定优势和应用前景。此外,近期研究将AI应用于CT诊断肌少症中,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不足。笔者对CT评估肌少症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今后关于肌少症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提供新思路。
- 张继扬何珍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口服对比剂法CT检查显示下咽部解剖结构观察分析
- 2016年
- 目的 :对照分析常规螺旋CT扫描和口服对比剂后螺旋CT扫描双侧梨状窝和环杓后区下咽腔解剖结构的显示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常规颈椎螺旋CT扫描患者资料,观察双侧梨状窝和环杓后区下咽腔显示率。另选取60例门诊欲行颈椎螺旋CT扫描患者,口服配置好的硫酸钡和欧乃派克混悬液对比剂后行颈椎螺旋CT扫描,观察双侧梨状窝和环杓后区下咽腔显示率,并对图像评定等级。上述两组病例分别由2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和2名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独立阅片,并将两种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螺旋CT扫描左、右梨状窝显示率分别为70%和65%;杓状软骨水平和环状软骨水平下咽腔显示率分别为43.3%和28.3%。口服混悬液对比剂后螺旋CT扫描左、右梨状窝显示率91.7%(55/60)和90.0%(54/60);杓、环后区下咽腔显示率为93.3%(56/60)和96.7%(58/60)。两种方法显示双侧梨状窝、杓状软骨后区、环状软骨后区下咽腔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混悬液对比剂后螺旋CT扫描可以勾勒出下咽的解剖结构,直接显示梨状窝和环杓后区下咽腔的形态,弥补了临床喉镜的不足,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术前分期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张继扬万业达张琳何珍刘竞艳胡鹏何岸苇蔡华琦李艳刘立艳
- 关键词:下咽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