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露露

作品数:9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次生
  • 3篇次生林
  • 2篇樟子松
  • 2篇植物
  • 2篇脱毒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人工林
  • 2篇木本
  • 2篇木本植物
  • 1篇点格局分析
  • 1篇东亚季风
  • 1篇动物
  • 1篇毒素
  • 1篇新风系统
  • 1篇新能源
  • 1篇新能源公交车
  • 1篇油松
  • 1篇生产力
  • 1篇生境

机构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作者

  • 9篇李露露
  • 4篇周永斌
  • 3篇牛沙沙
  • 3篇秦胜金
  • 3篇白雪娇
  • 3篇韩美娜
  • 3篇邓莉萍
  • 2篇陈振举
  • 2篇龙淼
  • 2篇张先亮
  • 2篇白学平
  • 1篇魏亚伟
  • 1篇朱冬生
  • 1篇李丽光
  • 1篇肖建强
  • 1篇李俊霞
  • 1篇叶周
  • 1篇王硕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新能源进展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5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辽宁省人工林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水热梯度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0
2015年
基于树轮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辽宁地区人工林樟子松年轮宽度年表网络,研究人工林樟子松树木年轮生长变化,探讨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其对水热梯度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各采样点人工林樟子松的径向生长变化呈现较为一致的显著下降趋势(P<0.05),并且下降趋势由西北至东南降低。空间上水平上,研究区樟子松的径向生长与研究区降水和相对湿度的空间梯度变化吻合(P<0.05),均呈西北至东南增加的特点;各采样点樟子松年轮宽度变化的平均敏感度与降水量、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但与温度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各样点樟子松径向生长与月降雨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多呈正相关关系,与月平均温度多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表明区域水分因子对人工林樟子松生长的限制作用明显。
李露露李丽光陈振举周永斌张先亮白学平常永兴肖建强
关键词:人工林樟子松径向生长
树木年轮记录的辽河平原南部240年以来10~6月的降水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树木年轮宽度年表,在相对湿润的辽河平原南部,重建了该地区1774年以来10~6月的降水变化.重建方程可以解释该地区实际降水量变化的39.9%.重建结果表明,在1774~2010年的过去约240年里,研究区经历了11个相对湿润期(1774~1795年、1809~1810年、1822~1823年、1835~ 1850年、1867~1874年、1889~1894年、1907~1914年、1931~1956年、1973~1976年、1985~1991年、2006~2010年)和10个相对干旱期(1796~1808年、1811~ 1821年、1824~ 1834年、1851~1866年、1875~1888年、1895~ 1906年、1915~1930年、1957~1972年、1977~1984年、1992~ 2005年),其中最湿润年份是1788年,最干旱年份是1859年.该地区降水以高频变化为主,存在准2.0~2.2年、2.4年,3.1~3.2年和3.7~3.8年的显著周期(p<0.05),其中准2.1年和准2.4年的周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重建的降水序列还存在50~70年左右的准周期.研究区10~6月的降水受东亚季风的影响,东亚冬季风强或夏季风弱,降水量均少,东亚冬季风弱或夏季风强,降水量则偏多.
陈振举白学平李俊霞张先亮李露露常永兴
关键词:油松气候变化降水重建东亚季风
辽东山区次生林木本植物空间分布被引量:13
2015年
森林木本植物的空间格局有助于揭示群落结构的形成机制与潜在的生态学过程,且对林分经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在0—50 m尺度范围内综合分析了辽东山区4 hm2温带次生林样地多度>10的树种空间格局。研究发现:(1)在完全随机零模型下,大部分树种呈现聚集格局,聚集格局树种的比例随尺度增加而降低;在>32 m的较大尺度下,随尺度增加,随机和规则格局成为树种分布的主要形式;(2)在异质性泊松过程零模型下,55.9%的树种呈现随机格局,其余大部分树种在<10 m的尺度下呈现聚集格局,且随尺度增加,规则格局成为主要形式;(3)在完全随机零模型下,树种属性(林层、径级和多度)显著地影响种群聚集度,而在异质性泊松过程零模型下,树种属性对种群聚集度不存在显著影响。综上,生境异质性、扩散限制和树种属性部分解释了辽东山区次生林木本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相对而言,生境异质性的效应更为突出。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次生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
白雪娇邓莉萍李露露牛沙沙韩美娜秦胜金周永斌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境异质性点格局分析
辽东山区次生林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及尺度效应被引量:16
2016年
以辽东山区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4 hm^2样地Gleason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均表现出较高的空间异质性;4个多样性指数的方差随尺度的增加其变化趋势有所差异;4个多样性指数的变异系数随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乔木层的4个多样性指数值高于灌木层,且随尺度增加其变化趋势有所差异.在分析辽东山区次生林物种多样性时应考虑尺度效应.
邓莉萍白雪娇秦胜金魏亚伟周永斌李露露牛沙沙韩美娜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指数次生林
新能源公交车新风系统节能技术
2023年
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新能源公交车采用开窗方式来保证车厢内部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安全,导致新风负荷增加,进而大幅提升空调系统运行功耗。利用新风回收排风热量以满足新风负荷,是空调系统的有效节能措施。首先对新能源公交车目前的供新风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出新能源公交车供新风方式上的不足;其次对带能量回收器的双向供新风方式进行优化,依托三维变形管能量回收器设计出新能源公交车新风系统;最后对该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在运行工况下,该系统温度交换效率可达到0.6~0.7,对比采用开窗外循环方式进行通风的系统,该系统预计可降低新能源公交车夏季空调制冷期间能耗的20%~30%。
叶周叶周朱冬生陈杭生李露露
关键词:新能源公交车新风系统节能降耗
辽东山区次生林优势木本植物种间联结与相关分析被引量:31
2015年
为了解辽东山区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判别优势树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2×2联列表,方差比率(VR)、!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指标,对群落重要值较高的17个优势树种进行种间联结和相关性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7个优势树种在不同样方尺度下总体关联性表现为正联结;!2检验显示,在20 m×20 m样方尺度下,17个优势种组成的136个种对中,86个种对呈正联结,50个种对呈负联结;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显示,69个种对呈正相关,67个种对呈负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显示,81个种对呈正相关,55个种对呈负相关。对种间联结及相关性的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物种生物学特性、种间关系和生境条件等综合作用下的种群分布格局提供依据。
邓莉萍白雪娇李露露牛沙沙韩美娜秦胜金周永斌
关键词:种间联结次生林
辽宁省人工林樟子松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树木年轮学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辽宁地区人工林樟子松树木年轮考察和取样,共采集30个样点人工林樟子松树木年轮样本。依据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理论,利用RCS去趋势方法建立了研究区30个采样点的标准化年表。根据研究区气候分区结果对采样点进行分区,...
李露露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气候变化生产力
文献传递
赭曲霉毒素A对动物的危害及脱毒研究进展
2024年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由曲霉或青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污染谷物、水果和坚果等农产品和饲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TA通过多种毒性作用(肾毒性、肝毒性、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免疫毒性)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研究OTA的毒性机制,从多方面寻求解毒方法迫在眉睫。本文综述了OTA对动物的危害及其脱毒方法,重点讨论了各种OTA脱毒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对提高OTA脱毒效率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降低饲料OTA的含量,有助于减少OTA对动物健康造成的危害。
王晓萱赵琳琳李露露龙淼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脱毒方法
伏马菌素B_(1)脱毒研究进展
2024年
伏马菌素B_(1)(FB_(1))是由镰刀菌产生的水溶性代谢产物,存在于镰刀菌污染了的谷物、油料作物、坚果、饲草和饲料中,是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FB_(1)会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不同毒性作用,给农牧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如何对FB_(1)进行脱毒,以降低其毒性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对FB_(1)的物理脱毒、化学脱毒、生物脱毒及其应用进行综述,重点对常用于FB_(1)生物脱毒的菌株和酶及其脱毒效果、脱毒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提高FB_(1)脱毒效率和开发新的FB_(1)脱毒方法提供参考和思路。
李露露王硕王晓萱龙淼
关键词:饲料脱毒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