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建中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3篇致精神障碍
  • 3篇哌啶
  • 3篇哌啶醇
  • 3篇利培酮
  • 3篇激越行为
  • 3篇氟哌啶
  • 3篇氟哌啶醇
  • 2篇氯硝安定
  • 2篇精神分裂症急...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 2篇氟哌啶醇治疗
  • 2篇病所
  • 1篇电休克
  • 1篇电休克治疗
  • 1篇多奈哌齐
  • 1篇心身
  • 1篇心身疾病

机构

  • 6篇阜阳市第三人...
  • 3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9篇孙建中
  • 4篇张新功
  • 3篇孙亚军
  • 3篇刘云
  • 2篇刘锟
  • 2篇蒋光明
  • 2篇王涛
  • 2篇陈金山
  • 1篇李剑
  • 1篇孙同勋
  • 1篇张艳艳
  • 1篇魏爱莲

传媒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精...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肌注氟哌啶醇合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激越行为疗效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肌注氟哌啶醇合用利培酮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165名新入院伴有兴奋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组(A组)、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组(B组)和氟哌啶醇组(C组),观察2周.采用阳性及阴性评定量表(PANSS)兴奋激越因子评定精神症状(激越行为).结果 PANSS-兴奋激越各单项分的时间因素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896.936 ~1484.087,P<0.01),且时间与治疗因素之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6.962~ 41.495,P<0.01).治疗因素主效应仅在敌对单项分上有统计学意义(F=3.455,P=0.03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3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点各单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991~615.334,P<0.01).3组患者组间各单项分多元方差分析表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3~1.473,P>0.05);治疗后24h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86 ~8.075,P<0.01);1周末:除愤怒、延迟满足困难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57~8.546,P<0.01);2周末,除兴奋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16~1.205,P>0.05).结论 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短期肌注可作为临床处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手段之一.
刘云蒋光明孙建中孙亚军焦小雷陈金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氯硝安定氟哌啶醇激越行为
多奈哌齐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前,痴呆是危及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寿命的重要疾患之一,脑血管病被认为是第二个最常见原因,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占老年期痴呆的20%-30%。脑卒中可使痴呆发生率增加4倍-12倍。有研究发现,脑血管病可导致胆碱能功能异常.因而胆碱脂酶抑制剂可能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有益。为探讨胆碱脂酶抑制剂(AchEI)多奈哌齐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张新功孙建中魏爱莲张艳艳
关键词: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多奈哌齐韦氏记忆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亨廷顿病所致精神障碍1例
2011年
1病例 患者男,57岁,已婚,农民,汉族。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四肢不规则、不重复、变幻不定的舞蹈样运动,面部眨眼、呶嘴。情绪紧张时加剧,睡眠时消失。伴冲动,易激惹,好发脾气,记忆下降,以近记忆下降为著,智力下降,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关心。不能胜任日常事务。病情缓慢加重。
张新功孙建中王涛
关键词:亨廷顿病家系调查
席汉氏综合征致精神障碍1例
2011年
患者,女,42岁,8年前因产后大出血出现闭经、怕冷、少汗、淡漠、疲倦、反应迟钝、被动、少语、厌食,腋毛、阴毛显著脱落,眉毛稀少,体质虚弱、机体抵抗力差。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被害、关系妄想,情绪低落、发愁、心烦,爱发脾气来我院治疗。
张新功孙建中
关键词:心身疾病席汉氏综合征
瑞波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瑞波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66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组瑞波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分别服用瑞...
孙建中李剑曹长杰王波高恒山
文献传递
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短期肌注氟哌啶醇或氯硝安定合用利培酮及氟哌啶醇肌肉注射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激越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65名新入院伴有兴奋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进入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组(A组)、利培酮合并氯硝安定组(B组)和氟哌啶醇组(C组),观察期4周。采用阳性及阴性评定量表(PANSS)兴奋激越因子评定疗效,采用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入院测评基线比较,各组患者PANSS-兴奋因子分均显著下降;治疗1周后各组组间兴奋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5.41,P<0.01),A、C两组疗效优于B组。但以PANSS-兴奋激越项目减分率分级标准计算疗效的比较在5天末(χ2=1.526,P>0.05)、1周末(χ2=1.529,P>0.05)、2周末(χ2=1.335,P>0.05)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SS量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在肌强直(χ2=22.388,P<0.01)、震颤(χ2=8.633,P<0.05)、扭转性运动(χ2=1.335,P<0.05)及静坐不能(χ2=6.341,P<0.05)等椎体外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短期肌注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行为,可作为临床处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刘云刘锟孙建中孙亚军焦小雷陈金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利培酮氯硝安定氟哌啶醇
利培酮合并短期肌注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激越行为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比氟哌啶醇或氯硝西泮短期肌注合并利培酮与氟哌啶醇肌内注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50例新入院伴有兴奋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组(A组)、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组(B组)和氟哌啶醇组(C组),观察2周。采用阳性及阴性评定量表(PANSS)兴奋激越因子评定精神症状(激越行为),采用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入院测评基线比较,各组患者PANSS兴奋因子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各组组间兴奋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LSD两两比较,A、B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PANSS-兴奋激越项目减分率分级标准计算疗效的比较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TESS量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三组患者在肌强直、震颤、扭转性运动及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症状(EPS)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肌强直、震颤及静坐不能等EP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C组肌强直、震颤、扭转性运动等EP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而A、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短期肌注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行为,可作为临床处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手段之一。
刘锟刘云宁南义孙建中孙亚军孙同勋曹长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氯硝西泮氟哌啶醇激越行为
齐拉西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总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
张新功孙建中王涛蒋光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齐拉西酮
护理风险管控强化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控强化模式在精神分裂症(SP)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202例S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控强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MECT期间麻醉配合度和麻醉复苏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MECT期间的麻醉配合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复苏期间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控强化模式能够提高SP患者MECT期间的麻醉配合度、减少患者麻醉复苏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李玉孙建中袁桂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