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保健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兴国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术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畸形
  • 1篇血氧饱和度
  • 1篇氧饱和度
  • 1篇肢体
  • 1篇肢体功能
  • 1篇肢体功能恢复
  • 1篇伤患者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术后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治疗
  • 1篇脱管
  • 1篇皮肤损伤
  • 1篇偏瘫

机构

  • 4篇兴国县人民医...

作者

  • 4篇应保健
  • 1篇钟建荣
  • 1篇罗建华
  • 1篇刘秋华
  • 1篇徐桂芳
  • 1篇邱琳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护理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脑血管畸形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介入栓塞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应保健
关键词:介入栓塞脑血管畸形护理方式满意度
甘露醇治疗联合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甘露醇治疗联合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7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63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对症治疗及颅内压监测。对照组接受甘露醇治疗联合颅内压监测,参照颅内压监测结果选择甘露醇治疗方法。观察组接受甘露醇治疗联合SjvO2监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2=5.4539,P<0.05);观察组GOS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c2=5.7983,P<0.05);观察组出院前1d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5.8384,P<0.05);观察组持续治疗3dSjvO2指标高于对照组(t=13.008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2=6.1516,P<0.05)。结论甘露醇治疗联合SjvO2监测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娄长礼应保健朱福彬
关键词:甘露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颅脑损伤
前瞻性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术后偏瘫患者中的早期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术后偏瘫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颅内动脉瘤术后偏瘫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前瞻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结束,研究组肢体功能恢复指数、日常活动能力指数与肌力改善评定等级均高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测定指标和负面情绪评估得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术后偏瘫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前瞻性护理能够帮助神经系统的恢复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缓解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应保健俞志茹赵秀婷娄长礼曾华元杨冠桂邱天明
关键词:前瞻性护理颅内动脉瘤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神经功能缺损
改良气管切开寸带在危重症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改良气管切开寸带固定方法在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危重症需进行气管切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管切开棉纱布寸带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气管切开寸带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皮肤损伤、舒适度及脱管情况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率达10.3%,低于对照组皮肤损伤率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适度为7.7%,较对照组33.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脱管率为2.6%,远低于对照组脱管率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气管切开寸带固定即能够减轻皮肤损伤程度,降低患者气管切开固定不适程度和脱管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俞志茹钟建荣罗建华刘秋华徐桂芳邱琳应保健
关键词:皮肤损伤脱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