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燕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地下水
  • 8篇水化学
  • 5篇水化学特征
  • 5篇化学特征
  • 4篇地质
  • 4篇水文地质
  • 3篇地下水化学
  • 3篇污染
  • 2篇地下水动态
  • 2篇地质单元
  • 2篇地质条件
  • 2篇运移
  • 2篇运移过程
  • 2篇水文地质条件
  • 2篇包气带
  • 1篇挡板
  • 1篇导流
  • 1篇导流墙
  • 1篇地下水水化学
  • 1篇地下水水化学...

机构

  • 15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15篇刘春燕
  • 9篇刘景涛
  • 6篇张英
  • 5篇朱亮
  • 4篇王金翠
  • 4篇黄冠星
  • 4篇崔海炜
  • 4篇荆继红
  • 4篇陈玺
  • 3篇温吉利
  • 3篇刘俊建
  • 3篇杨明楠
  • 2篇孙继朝
  • 2篇吕晓立
  • 2篇张玉玺
  • 2篇李备
  • 1篇周冰
  • 1篇张英
  • 1篇韩双平
  • 1篇王建伟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瓯江流域下游温州平原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控制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024年
【研究目的】滨海地带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对沿海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在野外调查取样和历史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水化学图解、离子比例关系、多元统计分析及环境同位素方法,系统分析了温州平原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探讨了影响地下水化学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1)温州平原潜水以淡水为主,HCO_(3)^(-)、Na^(+)、Ca^(2+)占主导地位,承压水以微咸水和咸水为主,Cl^(-)、Na^(+)占绝对优势;(2)从山前到海积平原,研究区潜水由低矿化度的HCO3型水向较高矿化度的Cl型水转变,主要受天然水化学作用控制,人类活动使局部地区地下水化学出现异常;(3)十年尺度上,潜水主要组分含量存在一定程度下降,水化学类型向Cl^(-)比重减少、HCO_(3)^(-)比重增加的方向演化;(4)水岩相互作用、海水作用、氧化还原环境等自然因素和工农业生产、生活排污等人为因素是温州平原地下水化学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结论】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区内地下水存在一定的潜在非致癌风险,潜水的非致癌风险小于承压水,饮水途径摄入是危害人体的主要途径,相同环境下儿童的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因此,有必要对存在健康风险的地下水进行长期监测,加强这类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污染防治。
张英刘景涛刘景涛刘春燕杨明楠刘春燕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滨海平原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典型冲洪积扇地下水化学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解析被引量:3
2019年
滹沱河冲洪积扇含水层是石家庄市重要的地下水源,在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地下水化学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可科学的识别人为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的影响,从而为保障地下水安全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水化学方法和多元统计方法,对研究区109组地下水和7组地表水样品的16组化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HCO3和HCO3·SO4型水在全区分布广泛,HCO3·Cl和Cl·HCO3型水主要分布在滹沱河冲洪积扇顶部的南部区域及滹沱河以北的藁城-无极一带。不同时段地下水化学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种类由少变多,呈现复杂化的演变特征,且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范围呈增加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演化主要受控于地下水超采和水岩作用,其次为污水入渗和粪肥渗滤。
张英张英刘春燕王金翠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城镇化主成分分析
兰州市地下水中“三氮”污染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3
2019年
以兰州市41组浅层地下水样品水化学组分测试结果为依据,研究兰州市地下水中"三氮"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兰州浅层地下水中"三氮"污染较严重,NO_3-N超标率最高,超标率为51. 2%; NO_2-N和NH_4-N次之,超标率分别为26. 8%和12. 2%。"三氮"污染分布不均,局部区域呈面状污染。NO_3-N重污染区主要分布于兰州市城关区的掩埋垃圾填埋场和受地表排污沟渠污染区域,西固区的石油化工区,以及七里河区西南部的污灌区。兰州断陷盆地"三氮"超标点相对较少。含氮化肥使用、污水灌溉及生活污水入渗是地下水中NO_3-N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水入渗是地下水中NH_4-N的重要来源。污染源类型不同,地下水"三氮"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亦不同;氧化还原条件、包气带岩性结构特征、补径排条件是"三氮"迁移转化及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吕晓立刘景涛刘景涛朱亮刘春燕
关键词:地下水
青海省北川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质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北川河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从地下水的资源属性角度出发客观评价流域地下水水质状况,为区域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2019年北川河流域水文地质水资源调查所获取的189组地下水化学数据分析流域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布特征和来源。依据地下水富水性分级对单个样品点的水质类型赋予不同的系数,构建基于地下水富水性分级的区域水质评价方法。[结果]北川河流域地下水化学分布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化。上游丘陵山区和河谷平原区广泛分布HCO^(-)_(3)型淡水,向下游逐渐出现SO^(2-)_(4),Cl^(-)类型的微咸水、咸水以及指示人类活动影响的HCO_(3)·Cl-Na型淡水;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风化溶解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来源具有控制作用,局部区域因蒸发浓缩而富集;Al,Fe,Th等天然背景元素是造成流域地下水水质超标的主要指标,Pb,CCl_(4)、NO^(-)_(3)等典型污染组分在工业区和人口集中区地下水中超标更加明显,在人为污染及天然高背景双因素驱动下河谷区地下水质更加复杂;基于采样点数量统计的丘陵山区和河谷平原区地下水超标率分别为57.0%,27.1%,而基于富水性分区的水质评价结果中,超标率分别降为29.4%和12.6%。[结论]北川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化学受自然背景因素控制,人为污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下游河谷平原区;基于地下水富水性分级的区域水质评价方法能够突出优质地下水富水地带在区域地下水质评价中的比重,实现了水质评价结果与水量的结合,有效降低区域地下水质评价结果中超标率过高的问题。
朱亮刘景涛杨明楠杨明楠周冰刘春燕李备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富水性水质评价污染
一种水环境质量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环境质量的检测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内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管内滑动套装有取样管,水泵的出水管连通有水样室,水样室内设置有检测模块,主体内安装有电动推杆,取样管末端与电动推杆的末端固定连接,主体内...
杨明楠朱亮刘景涛李备解飞张英刘春燕
一种地下水动态模拟实验平台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水动态模拟实验平台的构建方法,具体是在地下水动态模拟实验平台的箱式壳体中安装配气管、曝气管、监测/加药孔管,再将各多孔配水板插入箱式壳体中,将箱式壳体分隔为若干样品空间,从确定的被研究流域地质剖面的包气...
崔海炜黄冠星温吉利靳胜海陈玺王金翠刘春燕
文献传递
兰州市地下水氟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以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兰州市地下水中氟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氟含量具有浅层地下水大于深部地下水的垂直分带性,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平分带性不明显。地层中含氟矿物的溶解是地下水中氟的重要来源,土壤盐渍化成为氟释放的积极促进因素;氟的富集与贫化与水化学特征关系紧密,高硫酸根、钠离子的碱性水环境有利氟的溶解与富集;受径流路径及地形条件的影响,河谷平原区氟含量大于丘陵山地及其边缘地区;工业污染源是引起地下水氟升高的潜在因素,水源地开采对氟分布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
朱亮孙继朝刘景涛张玉玺刘春燕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兰州市地下水中铁锰分布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5
2019年
以兰州市45组浅层地下水样品水化学组分测试结果为依据,研究兰州市地下水中铁、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市浅层地下水中铁、锰含量总体较高,局部区域超标严重。对比1994年颁布的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中铁、锰超标率分别为62. 1%和55. 2%。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铁、锰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受黄河淡水补给,黄河沿岸傍河地带地下水水质较好,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较低。其余大部分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差,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均存在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超标现象,且超标区域分布较广。研究区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超标主要是受原生沉积环境所致,而局部河谷地区浅层水铁、锰含量超标则主要受人为污染所致。地下水中Fe、Mn离子的迁移和富集,除了与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土层性质、酸碱条件、地下水径流条件、"盐效应"有关外,主要受控于氧化还原环境。
吕晓立刘景涛刘景涛朱亮刘俊建
关键词:地下水
含1,2-二氯乙烷和硫酸盐地下水的模拟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1,2‑二氯乙烷和硫酸盐地下水的模拟修复装置,所述装置是将顶部敞口的长方形箱式壳体自左向右依次分隔为污染源段、污染物迁移转化段和污染物修复段;所述污染物修复段的样品空间层自左向右依次为填充过硫酸盐、...
崔海炜刘春燕王金翠
文献传递
佛山东部地下水BTEX分布特征与来源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解佛山东部地下水中BTEX 的分布情况, 利用2005 年- 2008 年水样测试数据( 37 组地下水水样和10 组地表水水样) ,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地下水中BTEX 的检出率为24. 32%, 6 种BTEX 的质量浓度在未检出- 27. 2 Lg/ L 之间.其中, 甲苯的检出率最高, 为24. 32%, 最大值为10. 7 Lg/ L; 苯次之, 检出率为10. 81%, 最大值为9 Lg/ L, 乙苯、间/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均仅有个别组检出, 且均未超标.地下水中BTEX 主要分布于佛山东部南海区, 以单种BTEX 检出为主; 地下水中BT EX 与地表水中的BTEX 分布特征存在明显的相似性, 均以甲苯和苯为主.含BTEX 地表污水的下渗是佛山东部地区地下水中BT EX 的重要来源.
刘春燕黄冠星张英荆继红孙继朝刘景涛陈玺王建伟
关键词:地下水BTEX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