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常生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囊
  • 2篇牙囊细胞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PEGFP-...
  • 1篇牙移动
  • 1篇牙周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正畸
  • 1篇正畸矫治
  • 1篇正畸矫治器
  • 1篇植骨
  • 1篇植入
  • 1篇质粒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窦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达州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田常生
  • 3篇宋锦璘
  • 1篇何平
  • 1篇吴鹏
  • 1篇张丹
  • 1篇杨霁
  • 1篇高翔
  • 1篇罗雍凤
  • 1篇胡波
  • 1篇赵纯亮
  • 1篇王智彪
  • 1篇邓锋
  • 1篇赵运流
  • 1篇李亚明
  • 1篇曹礼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Typodont模型的MDD与MBT矫治器排齐阶段切牙三维移动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在Typodont模型上分析MDD与MBT矫治器排齐阶段切牙的三维移动变化,为固定矫治器的改良及应用提供参考。以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为标准,硅橡胶取印模后,加入树脂牙和蜡制作相同的Typodont模型10副,MDD和MBT每组各5个样本。采用ATOS流动光学三维扫描仪,获得初始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以Typodont颌架底座定位确定数字化水平向、矢状向及垂直向三维坐标系。45℃恒温水浴下依次使用0.36、0.41、0.46 mm镍钛圆丝排齐20 min,每次水浴后扫描模型获得新的三维数字化模型。Geomagic软件以三维坐标系为重叠标志将每次水浴后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与初始数字化模型重叠,重叠后通过色图分析得出8颗切牙近远中切角点发生的三维移动变化。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水平向,37%的标志点负方向移动,75%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MDD组移动变化小的占81.5%;矢状向,91.7%的标志点唇向移动,83.4%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MDD组移动变化小的占73.3%;垂直向,所有标志点均为(牙合)向移动,86.1%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为MDD组移动变化小。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排齐阶段使用MDD矫治器具有轻力矫治的特点,并可缓解切牙唇向、(牙合)向的不利移动。
田常生何平宋锦璘吴鹏邓锋高翔
关键词:正畸矫治器排齐阶段牙移动
不植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并同期种植体植入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不植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治疗剩余牙槽骨高度(RBH)不足的上颌后牙缺失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7例RBH为4~6 mm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行不植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32颗。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及修复,并随访1~3年。结果所有患者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咀嚼功能正常。上颌窦底内提升部分种植体周围有新骨形成。结论在上颌后牙区RBH不足的情况下,不植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可以取得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向征田常生赵运流
关键词:同期种植体植入
pEGFP-N1/Igf1质粒对大鼠牙囊细胞增殖及分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Igf1,Igf1与EGFP融合表达。通过脂质体介导pEGFP-N1/Igf1转染SD大鼠牙囊细胞,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及分化效应的早期影响,为Igf1基因在牙周组织工程修复与再生中的...
田常生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牙囊细胞基因转染成骨分化
重组pEGFP-N1-IGF-Ⅰ基因表达质粒促进SD大鼠牙囊细胞增殖及早期成骨分化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融合表达,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IGF-Ⅰ。体外实验分析脂质体介导pEGFP-N1-IGF-Ⅰ转染SD大鼠牙囊细胞(rat dental follicle cells,rDFCs)对其增殖及早期成骨分化效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DFCs并分为空白组、pEGFPN1-IGF-Ⅰ组、pEGFP-N1+脂质体组和pEGFP-N1-IGF-Ⅰ+脂质体组。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法检测ALP活性,PCR检测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1,Col1)表达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pEGFP-N1-IGF-Ⅰ成功转染入rDFCs。转染后48 h,脂质体处理组(pEGFP-N1+脂质体组和pEGFP-N1-IGF-Ⅰ+脂质体组)转染效率较非脂质体处理组(空白组和pEGFP-N1-IGF-Ⅰ组)高。MTT结果表明,pEGFP-N1-IGF-Ⅰ能增强rDFCs细胞活性,而脂质体毒性对细胞活性具有抑制作用。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pEGFP-N1-IGF-Ⅰ能增强rDFCs的ALP活性。PCR结果证明pEGFP-N1-IGF-Ⅰ能增加Col1α1及Col1α2的相对表达量。结论:pEGFP-N1-IGF-I能促进rDFCs增殖和早期成骨分化效应,为IGF-Ⅰ基因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李亚明田常生胡波曹礼宋锦璘
关键词:牙囊细胞
LIPUS联合GBR术(Bio-Gide胶原膜)促Beagle犬尖牙牙周'骨开窗'修复效应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特定参数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联合GBR术处理Beagle犬尖牙牙周'骨开窗'模型的修复效应.方法:人工方法构建8只成年雄性Beag...
田常生杨霁宋锦璘赵纯亮王智彪
多种树脂充填术修复釉牙骨质界下Ⅴ类洞后龈壁微渗漏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采用4种树脂充填方法在离体牙上修复釉牙骨质界下Ⅴ类洞后的龈壁微渗漏差异。方法收集80颗离体磨牙,在颊面预备标准Ⅴ类洞,窝洞龈壁位于釉牙骨质界下方,窝洞使用人工唾液污染处理。将其随机分成4组进行窝洞充填:A组采用固体复合树脂分层充填;B组采用流体树脂充填;C组采用固体复合树脂分割增量充填;D组采用改良流体树脂分割增量充填。所有样本充填后经人工唾液37℃恒温保存、冷热温度循环、0.1%罗丹明染色,在修复体中心沿牙长轴纵剖牙体。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充填物龈壁微渗漏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A、B组的微渗漏均分别大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割增量充填可减少Ⅴ类洞龈壁微渗漏,流体树脂并不能减少微渗漏。
田常生黄顺罗雍凤张丹向征
关键词:微渗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