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佳

作品数:28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穴区
  • 5篇针灸
  • 5篇通路
  • 5篇头痛
  • 5篇偏头痛
  • 5篇细胞
  • 4篇三叉神经
  • 4篇皮肤
  • 4篇腧穴
  • 4篇相关肽
  • 4篇基因
  • 4篇基因相关肽
  • 4篇降钙素
  • 4篇降钙素基因
  • 4篇降钙素基因相...
  • 4篇降钙素基因相...
  • 4篇钙素基因相关...
  • 4篇CGRP
  • 3篇大细胞
  • 3篇神经支

机构

  • 28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市鼓楼中...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黑龙江省中医...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28篇王佳
  • 20篇白万柱
  • 18篇崔晶晶
  • 18篇徐东升
  • 4篇景向红
  • 3篇张建梁
  • 2篇李同达
  • 2篇于友华
  • 2篇李彩芬
  • 2篇黄大威
  • 2篇喻晓春
  • 2篇汪南玥
  • 2篇刘佳
  • 1篇朱兵
  • 1篇吴中朝
  • 1篇哈丽娟
  • 1篇王晓宇
  • 1篇陈仲杰
  • 1篇高昕妍
  • 1篇蔡虹

传媒

  • 10篇针刺研究
  • 3篇World ...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8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1.研究背景  《黄帝内经》提出“汁沫与血相搏”是痰瘀相关理论的最早论述;张仲景创立抵当汤以治疗痰瘀互结之证并提出“痰饮”、“瘀血”之名使痰瘀相关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直到元代朱丹溪认为“痰挟瘀血”、痰瘀两者互不可分,首...
王佳
关键词:肺癌血脂水平凝血功能
文献传递
血清素阳性细胞在大鼠“内庭”“足三里”“伏兔”穴区皮肤组织中的分布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血清素在大鼠后肢不同穴区局部组织中特定细胞上的表达,探讨腧穴之间组织学上的差异。方法:以6只正常SD大鼠为实验对象,选取其后肢"内庭""足三里"和"伏兔"为代表穴区。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每个穴区局部组织进行染色,所选用的抗体和生物学标记物包括血清素、鬼笔环肽、核酸特异性荧光染料DAPI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对标记的穴区组织进行观察,并分析血清素阳性细胞的分布特点。结果:血清素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穴区的真皮和皮下组织,在真皮浅层接近表皮的部位呈扁平或不规则形,在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主要呈圆形和椭圆形而且集中分布在鬼笔环肽标记的血管样结构周围,在CGRP阳性神经纤维周围亦有大量分布。血清素阳性细胞以"内庭"穴区居多,"足三里"和"伏兔"穴区依次减少(P<0.01)。结论:皮肤血清素阳性细胞是不同穴区局部组织中的重要细胞成分,而且依穴区所在部位的不同存在数量上的差异。提示针刺对血清素发挥调节作用的强弱可能与选取腧穴所在部位血清素阳性细胞的数量有关。
崔晶晶王慧徐东升佘琛王佳吴爽景向红喻晓春白万柱
关键词:腧穴血清素皮肤
三叉神经通路中CGRP介导电针缓解偏头痛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大鼠偏头痛模型的镇痛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及药物组,每组8 只.检测造模及干预前后各组大鼠行为学及三叉神经通路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相关化学物质表达变化.结...
王佳崔晶晶徐东升吴爽邹玲沈熠苏雨昕白万柱
关键词:偏头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肥大细胞
三叉神经通路中CGRP介导电针缓解偏头痛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大鼠偏头痛模型的镇痛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及药物组,每组8只。检测造模及干预前后各组大鼠行为学及三叉神经通路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相关化学物质表达变化。结果...
王佳崔晶晶徐东升吴爽邹玲沈熠苏雨昕白万柱
关键词:偏头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肥大细胞
腧穴结构研究的思考被引量:33
2018年
腧穴结构是针灸发挥生物学效应的载体。虽然研究者们从来没有停止对腧穴结构的探索并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几个不同的认识阶段,但是对它的认识程度仍然严重滞后于时代的要求。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形态学研究新技术不断涌现,为研究腧穴结构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从体表和局部解剖学水平更好地认识腧穴的结构,而且可以从微观水平揭示腧穴结构中所包含的多种细胞及其化学成分,以及它们与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关系,从而促进从穴区局部和全身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角度出发,更深入探讨针灸的生物学效应。从显微结构入手观察与腧穴相关的多种细胞及其化学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从静态到动态变化的角度增进对腧穴本质的认识。这可能成为今后深入了解腧穴功能的一条新途径。
佘琛徐东升崔晶晶王佳何伟王晓宇景向红白万柱
关键词:腧穴针刺效应
Neuroanatomical interconnection of the complementary acupoints in the rat hindlimb
2019年
Objective:The innervations in Yinlingquan(阴陵泉SP9)and Yanglingquan(阳陵泉GB34)were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the neuroanatomical interconnection of the complementary acupoints in the rat hindlimb.Methods:A dual neural tracing technique was used,six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included in experiment.Under anesthesia with isoflurane,cholera toxin subunit B conjugated with Alexa Fluor 488 and 594(CTB-AF488/594)were separately injected into SP9 and GB34 in the same rat.Three days later,the neural labeling was examined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DRG),spinal cord,and sympathetic chain at lumbar(L)spinal segments under a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Results:All neural labeling were present on the ipsilateral side of tracer injection,including sensory,motor and sympathetic postganglionic neurons.The sensory neurons associated with SP9 and GB34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DRG from L2 to L6 and concentrated in L3-L4 and L4-L5 respectively,while most of the double labeled sensory neurons were presented in L4.On the other hand,the labeled motor neurons for SP9 and GB34 were observed in the dorsolateral part of spinal ventral horn at L2-L4 and L3-L5 respectively,and some of them were double labeled at L4.In addition,the sympathetic postganglionic neurons related to SP9 and GB34 were found in the lumbar sympathetic chain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similarities of the sensory,motor,and sympathetic innervation of SP9 and GB34 in the rat provide the neuroanatomical evidence to understand the synergetic effect that arise from the stimulation at the complementary acupoints.
王慧王佳崔晶晶徐东升佘琛吴爽白万柱
关键词:COMPLEMENTARYACUPOINTSNEURONSNEURONS
大鼠“太冲”“涌泉”穴皮肤组织中淋巴管的显微结构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太冲""涌泉"穴皮肤组织中淋巴管的显微结构,探讨研究腧穴相关组织学特征的新方法。方法:将正常SD大鼠经4%多聚甲醛心脏灌流固定后,取下包含"太冲"和"涌泉"在内的5 mm×3 mm皮肤组织并进行后固定和脱水,用冰冻切片机制成30μm厚的矢状或平展组织切片,再以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酶受体1(LYVE-1)、鬼笔环肽(phalloidin)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组织切片中的淋巴管、血管和神经纤维进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最后使用荧光显微镜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组织标本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在"太冲"和"涌泉"的皮肤组织中,标记的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结构清晰,三者对比鲜明。其中毛细淋巴管起始于膨大的盲端,以多种形态分布在真皮和皮下组织,纵横交错;毛细淋巴管周围分布着大量粗细不等的毛细血管,与其伴行或交叉而过,在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之间有游离的神经纤维分布。结论:本研究从组织学角度表明毛细淋巴管与周围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一起广泛分布在"太冲"和"涌泉"的皮肤组织中。虽然毛细淋巴管的分布并不局限在穴区,但为以后进一步研究针灸可能通过穴区存在的毛细淋巴管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提供了组织结构依据。
佘琛王佳邹玲徐东升崔晶晶张建梁白万柱
关键词:淋巴管
基于“病脉结合”的2种不同疾病滑脉脉诊信息特征分类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同为滑脉的两种不同疾病患者脉诊信息的变化特征,为传统脉象可再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脉诊信息采集系统"分别采集同为滑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与脂肪肝(FLD)患者各50例的左右手寸、关、尺部位的脉诊信息特征,应用MATLAB脉诊信息GUI分析程序进行脉诊信息预处理、193个参数提取和主成分分析、LS识别、Lasso3种不同分析方法的分类判决,分析2类人群脉诊信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信息特征。结果同为滑脉的2种疾病患者的脉诊信息之间存在很明显的差异,该差异在采用3种不同的数学方法分别进行统计的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2种疾病患者的脉诊信息分析中,无监督学习方法分类识别的准确概率为67%,有监督学习的准确概率达79%-92%。2种疾病患者的脉诊信息之间的差异呈现规律性和部位特异性。结论滑脉在不同疾病状态下脉诊信息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再分类。
汪南玥于友华刘佳李同达薛利媛黄大威江柏华王佳李彩芬
关键词:滑脉脂肪肝
大柴胡汤现代文献可视化研究及其临床配伍分析
2023年
目的通过对大柴胡汤相关文献及验案进行分析,明确其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及临床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1961年至2021年大柴胡汤相关文献,对其发表数量、期刊、病种和药理作用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使用CiteSpace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2011年至2021年大柴胡汤效案,建立标准处方数据库,形成药物共现复杂网络,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共纳入文献1898篇,1961年至2021年间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以中医类期刊为主。本方具有抗炎、保肝、利胆、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降脂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的治疗。大柴胡汤及加减方对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是主要研究重点。此外,大柴胡汤常配伍金钱草、郁金、鸡内金等利胆排石、疏肝止痛之药,而桂枝茯苓丸是其最为常用的合方之一。结论大柴胡汤是临床及科研的热门经方之一,但目前仍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机理探讨,亟待学者深入研究。
赵世同王梓淞王佳曹锐
关键词:大柴胡汤胆囊炎胆石症配伍规律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针灸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应用于针灸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并成为从组织学角度探讨腧穴结构和针灸效应的重要工具之一。借助于LSCM的技术优势,针灸形态学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使我们对腧穴和经络相关的组织结构以及针灸引起的组织化学变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了让LSCM在针灸形态学研究方面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本文将对以往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在技术层面上给出具体建议。期待LSCM技术能够被整合到更多的针灸实验研究中,为揭示针灸的作用机制提供更有力的形态学依据。
王佳高琪徐东升张知云崔晶晶白万柱
关键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针灸形态学可视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