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
- 作品数:26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楚雄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双语教学中的语言转换与情感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与此相适应的双语教学成如火如荼之势,研究双语者也如过江之鲫,“热”的是“汉语/外语(英、日语等)”,“冷”的却是长久生根于穷乡僻壤、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汉语...
- 李胜
-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双语教学语言转换
- 文献传递
- 彝族支系俚颇鸡冠帽和羊皮褂的文化意义
- 2017年
- 衣饰是一种文化符号,折射出一个民族文化崇尚、个性特征和审美心理等诸多种元素,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云南直苴彝族支系俚颇人的鸡冠帽和羊皮褂,不仅是该地区的地理表征,还以其特有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并成为彝族赛装节别具一格的标志物,是解读该民族独特魅力的"密码符号"。
- 李胜李昌茂
- 关键词:文化意义人类生态学
- 彝族支系俚颇聚居区的民族文化与小学教育研究
- 2017年
-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文化兼容性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正一点点在撕裂,一点点消解,碎片化现象严重,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保留少数民族文化也较困难了,而易地搬迁扶贫策略的实施更加深了这种危机,但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文化个性的存在,因此民族聚居区小学便成为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坚守和弘扬的阵地,彝族支系俚颇如此,其他少数民族也如此。
- 李胜李昌茂
- 关键词:小学教育文化
- 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生态化语言转换
- 2016年
-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少数民族杂居区存在双语问题,聚居区更是大量存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问题,而语言问题又不是线性式的,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还得兼顾其他涉及语言的复杂因素。
- 李胜
- 关键词:双语教学民族语文生态
- 《三言》中“物”的场域功能及类型被引量:1
- 2004年
- 人离不开物 ,明代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是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作品。《三言》中的“物”一般可分为线索物、象征物 (主题物 )、枢纽物 (关键物 )、特殊物、幻化物等 ,几种“物”的功能各有侧重 ,又时有交叉 ,显示出作品中人与物交融的审美特质 ,展现了作者精湛的小说创作艺术技巧。
- 李胜张德云
- 关键词:《三言》场域
- 浅论曹操与王熙凤“笑”的艺术被引量:1
- 2017年
- “笑”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从《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曹操与王熙凤不同的“笑”中抽丝剥茧分析出曹操奸诈、多疑、自负的性格,王熙凤谄媚、狠毒、假意的性格,认为两部小说的作者对“笑”的描写使两个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动人。
- 李胜
- 关键词:王熙凤性格
- 孙悟空:一种文化的形象隐喻
- 2010年
- 对孙悟空形象,传统的观点认为他演绎的是一个除"心魔"归正道(即佛道)的过程。其实,小说塑造的孙悟空是在用典型形象生动展示了"猴—自然人—社会人"这样一个人的发展进化的必然过程,这个变化过程的反复性正好体现了传统文化模式的强大以及人类为自身命运的不屈抗争。
- 李胜
- 关键词:孙悟空自然人社会化
- 农村乡镇小学全科教师生态化培养研究
- 2016年
- 基于我国农村乡镇基础教育的实际,对小学教师实施继续教育已成为共识,国家实施"国培师资计划"是一项重要举措,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现针对实施"国培计划"中的相关问题,用生态学的系统理论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以为培养人才及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 李胜张瑞书姚春燕
- 关键词:国培计划生态化
- 《西游记》《红楼梦》中“石头”的文化隐喻被引量:3
- 2003年
- 《西游记》《红楼梦》中的主人公孙悟空 (石猴 )、贾宝玉 (顽石 )都因“石”而生 ,因情而造 ,因石性而反叛传统文化 ,缘石性而得人。文章认为由于有了文化重负 ,创造力萎缩 ,自由空间狭小 ,所以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失去了“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的生趣、神勇。贾宝玉反叛的也是传统文化 ,贾宝玉选择了反叛 ,也就选择了毁灭 ,但正是这种毁灭才创造出了意味深长的审美悲剧。二者所坚持的为人之本性 ,即石性 。
- 李胜
- 关键词:孙悟空文化
- 双语教学中的语言转换与情感
- <正>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与此相适应的双语教学成如火如荼之势,研究双语者也如过江之鲫,"热"的是"汉语/外语(英、日语等)","冷"的却是长久生根于穷乡僻壤、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
- 李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