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冬琴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4篇衰竭
  • 4篇肝衰
  • 4篇肝衰竭
  • 4篇肝硬化
  • 4篇病毒
  • 3篇毒性肝炎
  • 3篇预后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代偿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失代偿
  • 2篇失代偿期
  • 2篇食管
  • 2篇评分系统
  • 2篇曲张
  • 2篇胃静脉曲张
  • 2篇慢加急性肝衰...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篇龚作炯
  • 8篇张冬琴
  • 4篇刘菲菲
  • 3篇张海月

传媒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卡维地洛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6年
门静脉高压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原因,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梯度是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关键。卡维地洛是一类具有潜在的非心脏选择性的β受体和α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进而减少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出血风险。本文就卡维地洛相比于传统的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或奈比洛尔、内镜下套扎、β受体阻滞剂联合硝酸酯类等治疗方案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张冬琴吴吉圆龚作炯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卡维地洛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评分系统对短期预后的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钠(MELDNa)评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院后3个月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入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120例单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MELD评分、CTP评分和MELDNa评分,统计研究对象出院后3个月内病死率并评估上述评分系统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3个月病死与生存患者的MELD评分、CTP评分和MELD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532、-6.674、-6.399,P均<0.001),MELDNa评分模型预测效果最佳(AUROC=0.882,P<0.001)。结论 MELD评分、CTP评分和MELDNa评分都能准确评估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短期(3个月)预后,MELDNa评分模型能够改进预测效能,但仍需大规模临床研究予以证实。
吴吉圆张冬琴刘菲菲焦方舟王鲁文龚作炯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短期预后MELD评分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特征及血浆置换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浆置换(PE)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的疗效。方法按肝衰竭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我科诊治的52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使用德国BE公司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使用美国Beckman LH750血球分析仪检测血细胞计数;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16例死亡患者入院时凝血酶原时间(PT)为(48.8±11.7)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为(65.8±19.0)s、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为(2.4±1.0)、血氨为(100.1±74.7)μmol/L,均显著高于36例生存患者[分别为(42.7±14.0)s、(48.0±11.4)s、(1.7±0.4)和(47.9±21.5)μmol/L,P〈0.05];死亡组入院时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为(31.8±12.9)%、血小板计数为(85.6±61.3)×10~9/L、白蛋白为(29.2±4.1)g/L、血钾为(3.8±0.5)mmol/L,均显著低于生存组[分别为(47.9±21.2)%、(133.4±50.7)×10~9/L、(32.8±4.7)g/L、(4.1±0.6)mmol/L,P〈0.05];死亡组发生肝性脑病、腹水、自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和发生2个以上并发症所占比例(分别为37.5%、68.75%、25%、62.5%、62.5%)显著高于生存组(分别为2.8%、30.35%、2.8%、11.11%、11.11%,P〈0.05);患者在接受PE治疗后PTA[(44.8±23.5)%]、白细胞计数[(8.0±3.6×10~9)/L]、白蛋白[(36.4±3.6)g/L]、血尿素氮[(7.1±4.6)mmol/L]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36.6±14.6)%、(5.9±2.8×10~9)/L、(33.7±4.1)g/L、(5.4±3.8)mmol/L,P〈0.05],红细胞计数[(3.9±0.7×10~9)/L]、血红蛋白[(119.5±18.2)g/L]、ALT为[(100.6±67.9)U/L]、AST[(120.0±62.8)U/L]、总胆红素[(335.7±121.3)μmol/L]、间接胆红素[(226.3±77.9)μmol/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别为(4.2±0.8×10~9)/L、(130.6±23.8)g/L�
刘菲菲吴吉圆张海月张冬琴龚作炯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血浆置换预后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与内镜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与内镜治疗(ET)对降低肝硬化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ed、Ovid、ScienceDirect、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检索1970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期间关于TIPS 和ET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疗效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2软件对静脉曲张再出血率、治疗后肝性脑病发生率、生存期及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对其中的异质性、敏感性、偏倚作出初步判断。结果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研究,包括TIPS组475例和ET组480例患者。结果显示,与ET相比,TIPS有着更好地控制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的疗效[相对危险度(RR)=0.48,95%置信区间(CI):0.39~0.58,P<0.001;RR=0.37,95%CI:0.20~0.69,P=0.001)];但TIPS更易导致肝性脑病(RR=1.84,95%CI:1.47~2.30,P<0.001)。二者术后总病死率、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09,95%CI:0.88~1.35,P=0.44;加权均数差(WMD)=-0.44,95%CI:-3.25~2.38,P=0.76)]。结论 TIPS较之ET更易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TIPS仍是目前预防肝硬化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第一选择。
吴吉圆张冬琴张海月王鲁文龚作炯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和胃静脉曲张META分析
戊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戊型肝炎病毒(HEV)属于嗜肝病毒的一种,是直径为27-34nm的无包膜的病毒颗粒[1-2]。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是引起全球范围内急性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原因。它可引起低或中等收入国家急性肝炎的大范围流行,也可引起部分地区急性肝炎的散发。近年来不少地区对HE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HEV感染在我国呈逐渐上升的流行趋势。
张冬琴龚作炯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炎相关性急性病毒性肝炎HEV感染中等收入国家急性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致肝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张冬琴吴吉圆刘菲菲王鲁文龚作炯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评分系统与短期预后分析
吴吉圆张冬琴刘菲菲焦方舟王鲁文龚作炯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HBV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恩替卡韦(ETV)和拉米夫定(LAM)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NKI、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重型乙型肝炎、HBV相关性肝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4月1日。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个研究,共1383例患者(ETV组622例,LAM组761例)。结果显示,在治疗HBV相关性肝衰竭12 w和24 w,ETV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清ALT及总胆红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24或z=2.26,P<0.02;z=1.92或z=2.23,P<0.03);在治疗12 w时,相比LAM治疗,ETV显著提高PT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9,P=0.04),但在24 w时,两组无明显差异(z=1.76,P=0.08);在治疗12 w和24 w时,ETV组HBe Ag血清学转阴率分别为18.2%和49.5%,与LAM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13.6%和52.1%);在治疗12 w和24 w时,ETV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37.5%和77.5%,显著高于LAM组的23.0%(P=0.04)和52.0%(P=0.002);在治疗12 w和24 w时,ETV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8.2%和12.8%,显著低于LAM组的18.6%(P=0.02)和19.6%(P=0.0001)。结论恩替卡韦比拉米夫定能更有效改善HBV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并且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张冬琴张海月吴吉圆王鲁文龚作炯
关键词:肝衰竭恩替卡韦拉米夫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