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启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形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6月-2020年4月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长期医嘱99090份,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并探讨有效干预措施。结果99090份长期医嘱中不合理处方120份(0.12%),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为溶媒用量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超说明书用药、配伍禁忌、给药频次错误、给药途径不合理及未达到治疗剂量。结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需药师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干预,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利用诸多渠道了解药物最新动态,认真总结积累经验,提升药师工作效率,保证输液合理性、患者用药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以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 汪英江华陈晓卫
- 关键词: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合理用药
-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130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统计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时间及合理性。结果联合用药34例(26.2%),单一用药96例(73.8%);抗菌药物种类包括第2、3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青霉素类;患者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出现12例使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应加强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水平,以此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
- 汪英
- 关键词:外科伤口感染手术期间抗菌药
- 慢性心力衰竭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7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D(36.42±2.38)mm、LVEDD(52.22±2.14)mm均短于对照组的(42.41±3.74)、(59.38±2.27)mm,LVEF(45.33±4.45)%高于对照组的(40.36±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EGF、CGRP、NO均高于对照组,ET-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建议以常规治疗为基准,并联合他汀类药物开展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的同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 汪英嫣春喜彭涵智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他汀类药物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
- 品管圈在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效果,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方法选择本院实施品管圈前(2017年9月~2018年1月)的78例手术患者和实施品管圈后(2018年7月~2018年11月)的7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药物使用情况(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及药物使用合理情况。结果品管圈实施前预防用抗菌药物44例,使用率为56.41%(44/78);实施后预防用抗菌药物31例,使用率为39.74%(31/78);品管圈实施后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品管圈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0,P=0.037<0.05)。品管圈实施前药物使用不合理33例,不合理率为75.00%(33/44);实施后药物使用不合理13例,不合理率为41.94%(13/31);品管圈实施后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低于品管圈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84,P=0.004<0.05)。品管圈实施前给药时间合理12例,合理率为27.27%(12/44);品管圈实施后给药时间合理23例,合理率为74.19%(23/31);品管圈实施后给药时间合理率高于品管圈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87,P=0.000<0.05)。品管圈实施前药物选择合理11例,合理率为25.00%(11/44);品管圈实施后药物选择合理19例,合理率为61.29%(19/31),品管圈实施后药物选择合理率高于品管圈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80,P=0.002<0.05)。品管圈实施前使用疗程合理19例,合理率为43.18%(19/44);品管圈实施后使用疗程合理23例,合理率为74.19%(23/31),品管圈实施后使用疗程合理率高于品管圈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98,P=0.008<0.05)。结论实施品管圈干预,有利于降低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提高了给药时间、药物选择、使用疗程的合理性,保证了医疗安全,该模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曹小花汪英龚建英杜娟彭涵智徐雅慧
- 关键词:品管圈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