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2篇高血压
  • 1篇动脉
  • 1篇血糖
  • 1篇血压水平
  • 1篇血症
  • 1篇药物
  • 1篇再狭窄
  • 1篇早期干预
  • 1篇支架内再狭窄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异常
  • 1篇酸血症
  • 1篇同型半胱氨酸
  • 1篇同型半胱氨酸...
  • 1篇青霉
  • 1篇青霉素
  • 1篇青霉素过敏
  • 1篇青霉素过敏性...
  • 1篇球囊

机构

  • 6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6篇石磊
  • 5篇赵玉红
  • 3篇王雷钧
  • 3篇杨浩
  • 1篇陈爱军
  • 1篇陈凯峰
  • 1篇孙静

传媒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
2016年
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等。
石磊赵玉红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早期干预及综合管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对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及血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及综合管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对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及血糖的影响。方法:收治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分为依那普利叶酸组及依那普利组,各150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依那普利叶酸组治疗前、治疗2年后降压、降Hcy效果均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综合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对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及血糖改善效果显著。
赵玉红孙红凤林秀恩杨浩王雷钧石磊何全军
关键词:早期干预综合管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并发症
Rotarex减容系统联合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Rotarex减容系统联合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11月于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82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Rotarex减容系统联合药物球囊治疗患者43例(联合治疗组),单纯药物球囊治疗患者39例(单纯球囊治疗组)。术后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2组手术结局,踝肱指数(ABI)和Rutherford分级,以及原发通畅率、免于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率、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和并发症发生等远期结局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手术前,2组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联合治疗组ABI明显高于单纯球囊治疗组(P<0.05);手术前,2组Rutherford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联合治疗组Rutherford分级4和6级例数显著少于单纯球囊治疗组(P<0.05);术后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免于TVR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球囊治疗组(P=0.0324),而2组血流动力学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tarex减容系统联合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且在原发通畅率及免于TVR率上均优于单纯药物球囊治疗。
呼广杰石磊苟小军
关键词: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拜阿司匹灵致肾功能异常1例
2014年
拜阿司匹灵是内科需用药物之一,偶有不良反应发生。但一般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较严重的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但引起肾功能损害较少。现将经我院口服拜阿司匹灵后致肾功能异常的1例报道如下。
石磊赵玉红杨浩
关键词:拜阿司匹灵肾功能异常
H型高血压不同血压水平对脑卒中的预防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疗效更好的目标血压。方法:600例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水平被分为低水平组(<120/90mmHg或DBP<90mmHg,200例)、中等水平组(120~130/90mmHg或DBP<90mmHg,200例)和高水平组(130~140/90mmHg或DBP<90mmHg,200例),三组均治疗2年。治疗前,后定期测量、比较三组的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随访期间记录各组不良反应率。结果:随访期间,随时间推移,三组的血清Hcy、CIMT均逐渐显著降低,P<0.05或<0.01。随访4周后,与低水平组比较,中等水平、高水平组SBP、DBP、Hcy水平均显著升高,高水平组SBP显著高于中等水平组,高水平组CIMT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均=0.001;随访8周及2年后,与低水平组比较,中等水平、高水平组SBP、DBP、Hcy水平、CIMT均显著升高,高水平组SBP、CIMT显著高于中等水平组,2年后中等水平组Hcy水平显著高于高水平组,P<0.05或<0.01。随访2年后,高水平组的脑卒中再发率、心血管疾病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和中等水平组,中等水平组的脑卒中再发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或<0.01。结论:低水平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中等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其降低Hcy水平的效果更显著,同时可进一步降低脑卒中的再发率及死亡率,更全面地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赵玉红杨浩石磊孙红凤王雷钧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卒中
N-末端脑利肭肽前体水平与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复律及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肭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复律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50例心衰合并房颤患者接受静脉滴注胺碘酮复律治疗,根据复律结果分为复律组(100例)和未复律组(50例),观察两组复律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患者被分为脑梗死组(20例)和无脑梗死组(130例),比较两组发病前后的NT-proBNP水平。结果:服药后48h内100例(66.67%)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与复律前比较,复律组复律后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967.04±366.16)pg/ml比(496.21±142.54)pg/ml],且显著低于未复律组(996.76±351.28)pg/ml,P均<0.01]。脑梗死组中,与小面积脑梗死组比较,中,大面积梗死组NT-proBNP水平[(784.21±231.26)pg/ml比(1983.24±32.96)pg/ml,(3562.19±1468.32)pg/ml]显著升高,P均<0.05或<0.01。结论:入院时NT-proBNP水平对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药物复律效果具有预测价值。NT-proBNP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急性脑梗死后NT-proBNP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预后越差。
赵玉红孙红凤王雷钧钱春贤陈爱军石磊陈凯峰孙静
关键词:房颤利钠肽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