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清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色素
  • 2篇神经纤维
  • 2篇皮肤
  • 2篇表皮
  • 1篇带状疱疹
  • 1篇治疗带状疱疹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色素痣
  • 1篇神经痛
  • 1篇神经纤维分布
  • 1篇湿疣
  • 1篇嗜酸
  • 1篇嗜酸粒细胞
  • 1篇嗜酸粒细胞增...
  • 1篇嗜酸粒细胞增...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清
  • 2篇张在强
  • 2篇薛文辉
  • 2篇刘洋
  • 2篇梁宪红
  • 2篇王拥军
  • 2篇高英姝
  • 1篇陈长斌
  • 1篇张建中
  • 1篇石永常
  • 1篇李晶华
  • 1篇王宝珍
  • 1篇王燕群
  • 1篇索凤双
  • 1篇连石
  • 1篇闫婧
  • 1篇李翔燕
  • 1篇陈柯霖
  • 1篇张成志
  • 1篇张文新

传媒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应用两种方法评价表皮神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比研究计数法与评分法在评价表皮神经中的价值。方法使用计数法和评分法同时评价7名正常人和10例色素痣患者表皮神经。计数法:计数表皮神经纤维密度(IENFD),以单位表皮面积内的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阳性神经纤维数表示。评分法:按照神经数量多少分别评为3、2、1、0分;同时观察神经形态好坏,分别评为3、2、1、0分,2项指标得分的平均值即为该标本的最终评分。结果计数法评价正常人IENFD为550~1125根/mm2,平均(589±236)根/mm2。应用评分法评价正常标本,7份标本的形态和数量评分都是3分。应用评分法评价10例色素痣表皮神经,最好的3例标本是6、10、4号;最差的3例标本是1、5、3号。应用计数法评价表皮神经最好的3例标本是6、10、8号;最差的3例标本是9、1、3号。有8例标本使用2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只有8、9号标本的结果差异很大。2种方法评价表皮神经的符合率为80%。结论 2种方法均可作为表皮神经的评价方法。在多数情况下,计数法较评分法更为精确;在少数情况下,评分法较计数法更能够客观地反映表皮神经的实际情况。
高英姝王拥军张在强李清梁宪红
关键词:表皮神经纤维
中华皮肤病学会首任会长陈鸿康教授
2003年
张成志李清
关键词:皮肤病
特应性皮炎
2005年
特应性皮炎有多种多样的皮肤表现,好发于特殊遗传素质的人,到目前为止,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并不很清楚,对不典型患者还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现就其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新观点做一综述。
李清连石
关键词:病因
色素痣患者皮肤表皮神经纤维分布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0年
[目的]观察色素痣患者表皮神经纤维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0名色素痣患者行皮肤神经活体组织活检.分别以计数法和评分法对同一皮肤标本中的表皮神经纤维密度(IENFD)进行评价.并对其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色素痣患者IENFD 为(83.7±107.4)根/mm2,平均评分(2.2±0.6),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将色素痣患者按评分法分为面部组、颈部组和肢体组.三组标本IENFD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计数法面部组的神经数量最多(P〈0.05),肢体和颈部的神经数量一样(P〉0.05).两种方法均可见到青年组的神经分布情况比中年组明显好,评分法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将色素痣患者的皮肤标本按照性别分成男女2组, 两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显示色素痣患者表皮神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色素痣内表皮神经的减少存在部位和年龄的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
高英姝王拥军李清张在强梁宪红
坏死性筋膜炎1例
2006年
报告1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女,57岁。右手背及上肢红肿热痛伴溢脓4d。切开引流见皮下组织及筋膜广泛坏死、液化。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纤维蛋白样坏死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脓肿形成。患者乙肝病史多年,住院期间出现大量腹水。经抗生素治疗、局部清创、反复输新鲜血浆和白蛋白,病情稳定,后经植皮痊愈。
李清石永常王燕群张建中
关键词:筋膜炎坏死性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一例
2005年
李清闫婧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增多
三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探索快速简便的方法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A组予以阿昔洛韦200 mg口服,5次/d,连服1周,同时隔日1次神经根封闭治疗;B组予以更昔洛韦250 mg/d静滴,共6天;C组予以更昔洛韦250 mg/d静滴3天,并于第1天肌肉注射得宝松1 m l。结果在治疗后第3天、第7天三组止痛、止疱、疱液干涸、完全止痛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少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疼痛的迅速控制、病情的尽快恢复有良好效果。
李清刘洋薛文辉张文新王宝珍
关键词:神经痛带状疱疹
162例病毒疹临床与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对2001年3—5月集中接诊的162例病毒疹病人进行早期血清病原学检测和临床特点分析。以观察病毒疹临床表现与病原学的关系。结果:依据临床诊断标准,162例患者中80例疑为风疹,17例疑为麻疹;早期特异性抗体检测:102例中风疹IgM抗体阳性5例,确诊风疹;145例中风疹IgG抗体阳性45例,麻疹IgG抗体阳性18例,风疹、麻疹可能性很小。可以引起发热发疹性皮肤病的病毒种类繁多,早期特异性抗体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对风疹、麻疹的确诊有帮助。在不能鉴定致病病毒类型的情况下,对于有流行病史、临床症状典型、末梢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的患者,应诊为病毒疹。
李清薛文辉陈长斌索凤双
关键词:病毒皮疹特异性抗体病毒疹风疹麻疹
不同人群乳头瘤病毒DNA分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CA)患者及无症状的高危自检者、正常体检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分型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CA患者527例(CA组)、高危性行为自检者208例(HR组)和正常体检者197名(PE组),应用凯普导流杂交技术对3组人群样本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分析各组HPV检出阳性率、HPV优势型别分布和HPV亚型多重感染情况。结果:CA组患者HPV检出阳性率为98.29%,HPV感染的优势型别为6、11、33和52型;HR组患者HPV检出阳性率为26.44%,HPV感染的优势型别为6、11、33和66型;PE组人群HPV检出阳性率为5.58%,HPV感染的优势型别为6和11型。HR和PE组HPV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患者HPV多重型别混合感染检出阳性率为36.43%,HR组多重型别混合感染检出阳性率为5.7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组患者多重型别混合感染以二重感染阳性率最高,为18.41%;三重混合感染率次之,为11.20%;最多重感染为七重型别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38%。结论:3组人群的HPV感染均以低危型6和11型最多见;高危自检者与正常体检者两者在临床上均无症状,但前者HPV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CA组患者HPV混合型别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HR组,且多以二重或三重型别混合感染形式多见。
刘洋陈柯霖李翔燕李清李晶华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