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RACE与TIMI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比较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研究(Global Registry for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及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评分系统(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280例因STEMI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GRACE及TIMI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低、中、高危组。随访患者发病后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通过计算两种评分系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面积评估其预测价值,并比较两者预测价值的能力。结果不论是GRACE评分还是TIMI评分,危险分层越高,患者术后12个月MACE发生率越高(P<0.01),而且TIMI评分的高危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GRACE评分的高危组患者(P<0.05)。TIMI评分和GRACE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GRACE预测MACE的灵敏度为87%,特异度为58%,正确指数(Youden index)为0.45;TIMI灵敏度为54%,特异度为90%,正确指数为0.44,GRACE评分预测STEMI预后的灵敏度显著高于TIMI评分(87%vs.54%,P<0.01),而其特异度显著低于TIMI评分(58%vs.90%,P<0.01),两组正确指数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0.45 vs.0.44)。结论两种评分体系总体预测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GRACE评分灵敏度高,而TIMI评分特异度高。
- 陈诤张新林吴韩谢峻戴庆魏钟海
- 不间断抗凝方案在经皮左心耳封堵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间断抗凝方案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围术期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行经皮LAAC的患者共62例,根据术前是否停用原口服抗凝药将患者分为不间断抗凝组(26例)和间断抗凝组(36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抗凝特点,包括基础活化凝血时间(ACT),肝素化后最大ACT值,平均ACT值;围术期出血事件和栓塞事件以及出血导致血红蛋白下降>20 g/L的发生率,其中出血事件包括严重出血事件(脑出血、心脏压塞)和其他出血包括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穿刺部位血肿、口腔和鼻出血等;栓塞事件包括脑卒中、颅外循环栓塞。结果不间断抗凝组与间断抗凝组患者基础ACT值为[146.50(131.00,171.25)s对134.00(121.00,169.50)s,P=0.380];术中最大的ACT值为[300.00(277.00,366.25)s对309.00(286.50,329.75)s,P=0.926];ACT值为[(251.63±39.07)s对(241.74±34.37)s,P=0.295];围术期不间断抗凝组与间断抗凝组出血事件总数分别为5例和6例(19.2%对16.7%,P=0.794),血红蛋白下降>20 g/L的人数分别为8例和7例(30.8%对19.4%,P=0.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栓塞事件发生。结论不间断抗凝治疗在房颤患者LAAC围术期抗凝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不劣于间断抗凝治疗,可以作为LAAC围术期新的抗凝治疗策略。
- 王天琦蓝荣芳徐伟吴翔陈诤沈文志张新林高远章瑞欣魏冰倩
- 关键词:心房颤动围术期
- 一组有或无基因突变的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临床发病及预后的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携带基因突变和未携带基因突变的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患者的临床发病及预后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11年01月-2014年09月于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IDCM患者115例,经靶向二代测序鉴定后分为基因突变组和未突变组,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如性别比例、首发症状年龄、血压、糖尿病比例等)无显著差异(P>0.05);辅助检查特征(如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室壁厚度、QRS-T夹角和血肌酐水平等)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情况(如药物和器械治疗)无差异(P>0.05);随访资料(如再入院和生存分析)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 rank P=0.12);将性别比例、是否吸烟、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植入器械、是否发生突变等临床参数进行Cox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参数未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P>0.05)。结论:本组资料显示携带基因突变的IDCM患者临床发病及预后较未携带突变者无显著差异。
- 时素琴张新林谢峻王涟张静梅李锡明徐伟徐标
- 关键词: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基因突变预后
- p66Shc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2
- 2014年
- p66Shc是一种新型的长寿调节基因,在调控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自1999年首次报道p66Shc基因敲除的小鼠寿命延长、细胞活性氧(ROS)及其诱导的凋亡明显下降之后,国内外学者对p66Shc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在普遍认为,p66Shc是一种新的长寿基因,参与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等过程,尤其在线粒体ROS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p66Shc与氧化应激损伤相关疾病已成为热点之一.
- 李声娜张新林黄为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氧化应激损伤长寿基因调节基因基因敲除
- 无导线起搏器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移除感染起搏装置后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患者,回顾性分析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量)、起搏电学参数(阈值、R波振幅、阻抗)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共入选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76.2±6.0)岁,其中9例患者为囊袋感染,1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所有患者均完整移除感染起搏装置并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美国美敦力公司),植入部位均为右心室中位间隔部。平均手术时间(65.0±24.8)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9.6±2.3)min,平均X线曝光量(212.6±96.4)mGy。植入时起搏电学参数:阈值(0.5±0.2)V/0.24 ms、R波振幅(9.0±2.2)mV、阻抗(687.0±120.9)Ω。围术期未出现心脏穿孔、心脏压塞、血管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器械移位、装置感染、胸痛、血胸等不良事件。结论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是安全、可行的,无导线起搏器将为此类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 白剑蓝荣芳徐伟吉文庆张新林韩钟霖吴翔马冬辉
- 经肝静脉行永久希氏束起搏一例
- 2021年
- 常规血管路径通畅是经静脉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重要条件。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上腔静脉的狭窄或闭塞会增加起搏器植入难度。本文介绍1例尿毒症左上肢血管造瘘患者,因起搏系统感染行导线移除术后双侧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成功完成经肝静脉永久希氏束起搏的病例。
- 蓝荣芳徐伟诸葛宇征陆剑嵘王昆张新林王绍娴
- 关键词:血液透析肝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