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华

作品数:115 被引量:1,083H指数:2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淫羊藿
  • 29篇衰老
  • 28篇细胞
  • 20篇淫羊藿总黄酮
  • 20篇总黄酮
  • 20篇黄酮
  • 19篇基因
  • 14篇肾上腺
  • 14篇中医
  • 14篇基因表达
  • 13篇虚证
  • 13篇阳虚
  • 13篇皮质
  • 12篇肾阳虚
  • 9篇肾上腺皮质
  • 8篇凋亡
  • 7篇炎性
  • 7篇炎性衰老
  • 7篇阳虚证
  • 7篇肾阳虚证

机构

  • 105篇复旦大学
  • 17篇上海中医药大...
  • 12篇复旦大学上海...
  • 8篇同济大学
  • 5篇上海市针灸经...
  • 5篇浙江医院
  • 5篇无限极(中国...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波士顿大学
  • 2篇遵义市中医院
  • 2篇广州市紫石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作者

  • 113篇黄建华
  • 51篇沈自尹
  • 21篇夏世金
  • 20篇陈伟华
  • 15篇刘小雨
  • 14篇吴斌
  • 13篇张新民
  • 11篇董竞成
  • 10篇蔡外娇
  • 8篇周爽
  • 8篇陈洋
  • 8篇宁友
  • 7篇方邦江
  • 7篇胡作为
  • 6篇卞琴
  • 5篇孙贤俊
  • 5篇陈建国
  • 5篇李文伟
  • 5篇桂定坤
  • 4篇王文健

传媒

  • 16篇中国中西医结...
  • 10篇老年医学与保...
  • 8篇上海中医药杂...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医杂志
  • 4篇中西医结合学...
  • 3篇实用老年医学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上海医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浙江医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中医药学刊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15篇2005
  • 3篇2004
  • 1篇1994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因子-κB调控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及淫羊藿总黄酮对其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кB)对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淫羊藿总黄酮(epimedium totalflavonoids,EF)对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是否通过NF-κB实现。方法分别给予老年大鼠模型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和EF干预,提取大鼠脾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65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率比青年大鼠高(P<0.01),PDTC使老年大鼠的凋亡率更高,而EF使老年大鼠的凋亡率降低,与老年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EF能拮抗PDTC诱导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与青年大鼠相比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P65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使用EF的老年大鼠组P65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表明EF诱导P65高表达。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的活性弱于青年大鼠(P<0.01),而PDTC处理组的NF-κB活性最低与老年大鼠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EF干预组的NF-κB的活性最强,与老年大鼠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相关分析表明,淋巴细胞NF-κB活性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57,P<0.01)。结论NF-κB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凋亡而参与老年大鼠免疫衰老调控过程;EF可能通过提高NF-κB的活性和诱导P65高表达来抑制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延缓免疫衰老进程。
夏世金沈自尹刘小雨黄建华吴斌
关键词:核因子-ΚB淋巴细胞凋亡淫羊藿总黄酮免疫衰老
补肾阳复方激活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合成酶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补肾阳复方升高肾阳虚模型大鼠血浆皮质酮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自拟补肾阳复方组(复方组)。模型组及复方组采用皮质酮10mg/kg皮下注射14d造模;同时复方组采用自拟补肾阳复方按292mg/(kg·d)剂量灌胃;对照组、模型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取肾上腺,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及分析,筛选各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采用Westernblot确认芯片分析结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组血浆皮质酮及ACTH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上腺质量显著增加(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自拟补肾阳复方能提高多种类固醇合成酶如HSD11B1、CYP7A1的表达;Westernblot亦显示HSD11B1蛋白表达升高。结论提高类固醇合成酶的表达可能是补肾阳复方升高肾阳虚证模型血浆皮质酮水平的机制之一。
曾洋黄建华孙伟马方励夏世金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
黄芪甲苷对高糖所致小鼠足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高糖(HG)所致小鼠足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条件性永生的小鼠足细胞分为正常葡萄糖(NG)组、HG组、甘露醇高渗对照组(MA)及HG+不同剂量(10、50、100 μg/ml)AS-Ⅳ干预组,并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足细胞凋亡,同时采用荧光试剂盒和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足细胞Caspase 3活性及足细胞凋亡基因Bax/Bcl-2mRNA表达.结果 HG组足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 3活性均较NG组增高(均P〈0.05);各剂量AS-Ⅳ组的足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 3活性均较HG组下降(均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HG组足细胞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水平较NG组增高.而抗凋亡基因Bcl-2 mRNA则较NG组下降(均P〈0.05);各剂量AS-Ⅳ组的足细胞Bax mRNA水平均较HG组下降,而Bcl-2 mRNA水平则均较HG组增高(均P〈0.05),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AS-Ⅳ可能通过调节足细胞Bax/Bcl-2 mRNA表达水平,从而抑制HG所致的足细胞凋亡.
桂定坤陈建国陈宜方黄建华
关键词:黄芪甲苷高糖足细胞凋亡
淫羊藿总黄酮对皮质酮诱导免疫功能低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配伍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知母总皂苷和甘草次酸及其组合物对皮质酮所致的肾阳虚大鼠肾脏和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质酮所致的大鼠肾阳虚模型,测定不同配伍方式的淫羊藿总黄酮、知母总皂苷、甘草次酸及其组合物对其肾脏和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淫羊藿总黄酮、知母总皂苷和甘草次酸配伍使用,对皮质酮所致大鼠激素副作用的拮抗效应最佳。结论具有滋阴、温补肾阳作用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保护外源性皮质激素作用下的肾脏和免疫功能,具有开发为新药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沈自尹吴志军于立华傅大煦黄建华
关键词:淫羊藿总黄酮知母总皂苷甘草次酸
CREB磷酸化水平在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中表达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状态下,以及持续给予盐酸氟西汀后,大鼠海马及前额叶部位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水平和磷酸化CREB(p-CREB)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三组:应激组26只,药物组12只,对照组12只。应激组与药物组大鼠均经过8周慢性应激刺激,药物组在第1周开始给予盐酸氟西汀(10mg/g,I.P.),直到8周末。8周后行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根据8周末糖水偏爱率将应激组大鼠分为应激敏感组和应激适应组。应激结束后将四组大鼠断头处死,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技术检测大鼠海马、额叶部位CREB和p-CREB水平。结果 8周末应激敏感组糖水偏爱率低于应激适应组、药物组及对照组(均P<0.05);应激敏感组的跨格次数、中心格时间和直立次数低于药物组和对照组(均P<0.05),与应激适应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应激敏感组海马及前额叶中p-CREB水平明显低于应激适应组、药物组及对照组(均P<0.05);四组大鼠海马部位、前额叶CREB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海马和额叶部位CREB磷酸化水平可能与应激导致的情绪障碍发生机制相关。
王凌霄彭代辉黄建华张晨黄佳唐宇平禹顺英江开达方贻儒
关键词: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慢性应激盐酸氟西汀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t-PA和MMP-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中药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不凝血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分为模型组和凉血通瘀组和伪手术组。凉血通瘀组给予凉血通瘀煎剂、模型组和伪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每日灌胃。脑出血后24、48、72、120h观测大鼠血肿含量、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RT PCR检测血肿周围组织内t-PA和MMP-9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凉血通瘀组各时间点血肿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血脑屏障通透性亦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脑出血后48、72、120h,凉血通瘀组的t-PA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凉血通瘀方促进血肿吸收、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可能和其上调脑出血大鼠脑内t-PA表达、下调脑内MMP-9表达有关。
何春燕黄建华周学平金妙文叶放吴海涛陈伟华吴勉华
关键词:脑出血纤溶酶原激活物凉血通瘀方
中西医结合逻辑和现实可能性的哲学分析(下)被引量:3
2015年
从哲学层面阐述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和现实可能性。认为产生不同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划分世界的标准和方式,一个理论体系正式被接受常以建立属于自身的本体论语言体系为标志。采用直观的集合观念对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可能性进行分析,发现不可能现实地产生属于中西医结合自身的本体论语言体系;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身份问题,取决于采用何种衡量标准。基于相关理论考察,分析影响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黄建华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本体论语言
炎性衰老机制与干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筛选与炎性衰老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与受体特征基因,探讨其炎性细胞因子网络调控机制;观察淫羊藿总黄酮(EF)和淫羊藿苷(Ica)对该网络的干预效果与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4月龄(4m)、24m、24m+EF和24m+Ica组,每组10只。分别取各组大鼠海马和肺组织,用炎症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芯片对各组组织分别进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1)海马组织:24m组与4m组比较,促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同时抗炎症细胞因子下调。24m+EF组、24m+Ica组与24m组比较,可见大量抗炎症细胞因子上调而促炎症细胞因子下调。(2)肺组织:24m组与4m组比较,促炎症细胞因子上调,同时抗炎症细胞因子下调。24m+EF组、24m+Ica组与24m组比较,发现大量抗炎症细胞因子上调而促炎症细胞因子下调。结论老年大鼠存在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和抗炎性因子表达下调,导致促-抗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失调;EF和Ica可能通过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和上调抗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重塑促-抗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平衡而干预炎性衰老。
夏世金沈自尹俞卓伟李亚明汪海东黄建华
关键词:炎性衰老基因芯片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苷
稳态作为中医“证”研究的新思路的依据和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稳态是控制系统的关键特征,在生物体系中广泛存在,如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细胞类型、环境饮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性状、药物成瘾、长期记忆形成等。参与稳态形成的机制常有表观遗传修饰、长半衰期物质形成、正反馈环路形成、干细胞激活等。中医"证"的研究引入稳态概念,实质上是探讨量变导致质变的机制;也使我们重新考虑"证候"动物模型的典型时间窗口和什么是中药改善"证"的核心效应。稳态概念既符合中医的理论特色,也符合现代系统论和生物学的进展,希望能对"证"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黄建华卞琴李文伟沈自尹
关键词:稳态干细胞
淫羊藿苷在制备延缓衰老和改善健康状态制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中药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中药淫羊藿的有效单体淫羊藿苷在制备延缓衰老和改善健康状态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经细胞培养传代技术,证明淫羊藿苷具有增加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的作用;经秀丽...
沈自尹张新民张素琴蔡外娇黄建华吴斌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