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丽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卒中
  • 5篇肥胖
  • 4篇脑卒中
  • 4篇发病
  • 3篇脑卒中发病
  • 3篇急性
  • 3篇超重
  • 2篇带教
  • 2篇丁苯
  • 2篇丁苯酞
  • 2篇血管
  • 2篇血液
  • 2篇神经内科
  • 2篇实习带教
  • 2篇体重
  • 2篇体重指数
  • 2篇注射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内科

机构

  • 10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10篇黄丽娟
  • 9篇张艳蕉
  • 9篇于广娜
  • 7篇任占军
  • 6篇蒋丽艳
  • 6篇陈庆友
  • 4篇孙兴元
  • 4篇李莉
  • 3篇赵亮
  • 1篇张极星
  • 1篇张永强
  • 1篇张艳国
  • 1篇何薇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中青年ACI患者209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4)。对照组患者给予ACI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2组患者红细胞比容(Hc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和D-二聚体(D-D)水平,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螺旋CT测患者脑梗死体积;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ct、FIB、NO、e NOS及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Hct、FIB、D-D水平降低(P<0.05),NO和e NOS水平升高(P<0.05);与治疗14 d后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Hct、FIB、D-D水平降低(P<0.05),NO和e NOS水平升高(P<0.05)。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Hct、FIB、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O和e N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降低(P<0.05),Barthel指数升高(P<0.05);与治疗14 d后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降低(P<0.05),Barthel指数升高(P<0.05)。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7%(85/104)、91.4%(96/1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63,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
黄丽娟张艳蕉赵亮于广娜李莉何薇
关键词:丁苯酞急性脑梗死中年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
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中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方法提取所有9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等超重与肥胖相关指标。结果在BMI、WC、WHR、WHtR中,大于等于相关指标的患者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均高于小于相关指标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且其发病率对应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超标患者发病率均低于女性超标患者发病率,比较结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或肥胖均可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于广娜张艳蕉任占军陈庆友黄丽娟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超重或肥胖发病特点
PACS影像系统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首先明确病变部位,其次明确病因,定位诊断能确定神经系统损伤部位,如脑、脊髓、周围神经等,恰当的选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头CT及头MRI等检查,是最重要的定位检查手段,以往这些资料全部由带教老师获得,费事、费力,并达不到教学效果。PACS系统应用于大临床,其中以影像科室为主,任务为以数字化方式海量保存平时工作中产生的医学图像,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实现快速提取。
于广娜张永强张艳蕉任占军黄丽娟李莉蒋丽艳
关键词:PACS系统实习带教神经内科影像系统神经系统疾病
探究年龄、肥胖及高血压对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情况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病几率与患者腰围(WC)、体重指数(BMI)、年龄、身高及高血压等多方面因素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及其他疾病患者共130人进行体检及问卷调查。将其分为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得出脑卒中与WC、BMI、年龄、身高及高血压等多方面因素间关系。结果年龄较大且曾有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为脑卒中患病的高发人群。其中60岁以下的患者,脑卒中患病率与BMI和WC数据成正比。通过分组对比得知,WC与脑卒中患病几率之间存在线性关联。总结多方面因素分析得知,脑卒中患病率与WC之间关系较为密切,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最小OR值大于1,与身高间无明显联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人群中肥胖、超重者逐渐增多,患脑卒中患者不断增加,其二者间具有独立联系。故目前预防脑卒中疾病的发生,重点在于肥胖、超重人群的预防。
张艳蕉陈庆友于广娜蒋丽艳孙兴元任占军黄丽娟
关键词:脑卒中肥胖体重指数
超重或肥胖患者脑卒中发病后颅内血管及颈部血管血供情况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超重或肥胖患者脑卒中发病后颅内血管及颈部血管的血供情况。方法临床纳入脑卒中患者235例,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MI)的不同分为正常组50例,超重组50例,轻度肥胖组50例,中度肥胖组45例,重度肥胖组40例。分别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以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脑卒中患者颅内血管及颈部血管血供情况。结果 TCD检查:随着患者BMI水平的增高,患者病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血流速度与健侧MCA血流速度均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超重组、轻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重度肥胖组IMT分别为(0.71±0.21)mm、(0.79±0.24)mm、(0.91±0.29)mm、(1.02±0.30)mm、(1.15±0.3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BMI水平的增高,患者轻度狭窄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重度狭窄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者脑卒中后,病侧及健侧MCA平均血流速度均出现明显下降,而IMT明显增厚,且伴重度颈动脉硬化狭窄。TCD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作为预测超重或肥胖患者脑卒中发生的重要检查指标。
张艳蕉陈庆友于广娜蒋丽艳孙兴元任占军黄丽娟
关键词:脑卒中肥胖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ICAM-1、MMP-9、TNF-α、IL-6水平和出血灶周围水肿脑组织体积的相关性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出血后14 d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出血周围水肿脑组织体积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109例脑出血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脑出血后第1、3、7、14天血清ICAM-1、MMP-9、TNF-α、IL-6,行头颅CT检查测算出血灶周围水肿脑组织体积。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脑出血后第1、3、7、14天血清ICAM-1、MMP-9水平与血清TNF-α、IL-6水平及出血灶周围水肿脑组织体积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脑出血后第3、7天血清ICAM-1、MMP-9水平均高于第1天(P均<0.05),且第7天血清ICAM-1、MMP-9水平高于第3天(P均<0.05);脑出血后第14天血清ICAM-1、MMP-9水平低于第1天(P均<0.05)。本组患者脑出血后第14天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第1、3、7天时(P均<0.05)。患者脑出血后出血灶周围水肿脑组织体积逐渐增大(P均<0.05)。患者脑出血后第1、3、7、14天血清ICAM-1水平与血清MMP-9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脑出血后第1、3、7天血清ICAM-1、MMP-9水平与血清TNF-α、IL-6水平及出血灶周围水肿脑组织体积均呈正相关(P均<0.05);脑出血后第14天血清ICAM-1、MMP-9水平与血清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出血后第1、3、7天血清ICAM-1、MMP-9水平逐渐升高,出血灶周围水肿脑组织体积逐渐增大。脑出血患者出血后第1、3、7天血清ICAM-1、MMP-9水平与血清TNF-α、IL-6水平及出血灶周围水肿脑组织体积呈正相关;脑出血后第14天血清ICAM-1、MMP-9水平与血清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
张极星张艳国赵亮黄丽娟王占强
关键词:脑出血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患者(79.55%),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和90d后,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和90d后,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显著,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黄丽娟张艳蕉于广娜李莉陈庆友赵亮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脑卒中肥胖患者发病后血脂、血糖、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肥胖患者发病后血脂、血糖、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00例脑卒中患者按体质指数分为五组,各40例。检测各组患者发病后血脂、血糖、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液动力学等指标变化。结果体重正常的脑卒中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之外的各项指标水平在各组里面最低,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其余各组(P<0.05)。随着脑卒中患者BMI值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之外的各项指标水平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五组脑卒中患者中,正常BMI组血液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均最低(P<0.05);随着BMI值升高,血液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逐步升高(P<0.05)。脑卒中发病患者中肥胖程度高的人数占主要比例(P<0.05)。结论脑卒中肥胖患者发病后血脂、血糖、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流黏稠度增加,且随BMI值增高而呈正相关关系。检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生化指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陈庆友张艳蕉于广娜蒋丽艳孙兴元任占军黄丽娟
关键词:脑卒中血液黏度
超重或肥胖患者脑卒中发病后生化指标改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超重或肥胖患者脑卒中发病后生化指标的改变。方法临床纳入脑卒中患者235例,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MI)不同分为正常组50例,超重组50例,轻度肥胖组50例,中度肥胖组45例,重度肥胖组40例。分别观察各组血脂、血糖、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比较血流变情况。结果随着患者BMI水平的增高,其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PBG)、UA、Hcy水平呈现逐步升高趋势,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则出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BMI水平的增高,其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呈逐步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BMI越高患者血脂、血糖、UA、Hcy水平越高,血流变呈现高黏状态。
张艳蕉陈庆友于广娜蒋丽艳孙兴元任占军黄丽娟
关键词:脑卒中体重指数生化指标
PACS网络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优势
2015年
目的探讨PACS网络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1级妇产科医学专业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由老师准备医学影像资料进行实习带教;而观察组采用PACS网络系统进行实习带教;设计出科考试,对两组学生的医学理论与技能进行考核,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PACS网络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的看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医学理论考试及读片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S网络系统可指导学生将神经科疾病知识与基础医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PACS网络系统对大量影像资料进行随机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整合能力;通过在PACS网络系统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建立临床思维方式,还可引导学生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学习,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结论应用PACS网络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可提高学生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于广娜张艳蕉任占军黄丽娟李莉蒋丽艳
关键词:神经内科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