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虎
-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皮影戏展示非遗的美与用
- 2024年
- 皮影戏的文化传承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传统戏剧形式,其流行范围广泛,并因流传地域、所唱声腔、影人选型不同而形成不同种类、流派。
- 黄虎
- 关键词:皮影戏传统戏剧文化传承
- 晋陕蒙汉族民歌核心区析论被引量:2
- 2019年
- 在晋陕蒙汉族民歌类型区划、结构区划的基础上,聚焦榆林—忻州民歌核心区,指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民歌数量巨大,体裁特征突出;民歌影响力甚巨;民歌分布地域差异鲜明;形态特征明显、相似度较高,并佐以直观的音乐地图。同时,揭示了地理区位、自然地理、政治历史、现代革命、方言等因素在榆林—忻州民歌核心区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 黄虎
- 关键词:汉族民歌
- 你就是乔建中--乔建中师访谈节选
- 2018年
- 作为与乔老师接触十年有余的后学,许久以来,就有对乔老师做深入访谈的想法,以解决自己学术与心灵的困惑,当然,也很高兴能把自己从乔老师身上所获得的教益、启发,与更多无缘入室的才俊分享。2014年金秋,适逢西安音乐学院六十周年院庆之"乔建中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自观与评述"活动,我曾自荐访谈乔老师。完整访谈约13个小时,得文字整理稿10万余字,并在院庆活动期间,以"乔建中师访谈分享与心得"为题,向与会代表作了分享。会后,聚焦乔老师的学术研究,摘选访谈片断,在2015年第1期《交响》刊发《诗意的研究:乔建中师访谈节选》。2018年6月,《音乐生活》杂志欲图文介绍乔老师的学术人生,得知乔老师的自选图片均为"与民间艺人的合影",遂想到聚焦乔老师的田野工作,再次摘取2014年相关访谈内容,并分为"田野之前""田野报告""田野教学""田野伦理"四个各自独立又可相互支持的部分,以文释图,以图补文,是为乔建中师访谈节选。
- 黄虎乔建中
- 关键词:中师节选学术研究深入访谈音乐研究
- 爬坡与回归——刘德海从艺六十周年音乐会暨学术研讨会侧记
- 2014年
- 刘德海从艺六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首个落脚点选在上海崇明。是次活动包括“刘德海从艺六十周年琵琶音乐会”和“回归江南文化摇篮:刘德海琵琶艺术研讨会”。
- 黄虎
- 关键词:音乐会侧记江南文化琵琶
- 这一代歌手的路——从杜朋朋陕北民歌清唱辑《唱不完的信天游》说起
- 2018年
- 一代有一代的演唱空间,一代有一代的"陕北民歌",杜朋朋是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的陕北民歌手。他既区别于传统陕北民歌手,也区别于专业院校民族唱法专业演唱者,同时又兼有二者之长。生命不止,艺术不息,每一代歌手都在不断传承、发展,不断注入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历程和审美体悟,适应时代的需要,在保持中创造,在创造中保持,造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声,维护传统河流的奔腾不息。通过三代陕北民歌手同一首歌曲的形态解析,阐释杜朋朋这一代歌手独特的传统与发展之路。
- 黄虎
- 关键词:陕北民歌信天游
- 论“乔建中式现场作业”
- 2024年
- 音乐学家乔建中近四十年的田野调查工作形成了具有本土研究特色和个体学术旨趣的“乔建中式现场作业”这一独特的音乐田野考察模式,其内涵可从类型、特征与价值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基于乔建中所有“现场作业”的统计与类分,对民间音乐、音乐会和其他乐域事项三类现场作业进行分析描述;基于对所有“现场作业”过程与内容的凝练归纳,总结出“乔式现场作业”的主要特征是“聆响式”“多样化”和“重访式”。“乔式现场作业”不仅为中国音乐研究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也从方法论上建立了适合本土国情的新模式,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发挥了重要作用。
- 黄虎
- 音乐博物馆叙事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3
- 2021年
- 音乐博物馆以音乐器物的静态聚焦承载着音乐发展的动态轨迹,它既是人类音乐史、文明史时空物证的汇集,更是族群审美关系、人文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凝聚与结晶。本文以笔者深度参与或接触的三个音乐博物馆为例,通过类型、现状及不同命运的叙事与反思,认为音乐博物馆发展的核心是在关键人、经费、展呈内容、运营模式等要素之间,组成的一个多维联结。进而,对高校音乐博物馆的建设、运行与可持续性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 黄虎
- 关键词:音乐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 传人不断 传承不息——甘肃庆阳唢呐传人与传承特征研究
- 2024年
- 在甘肃陇东地区相关志书类中,明代嘉靖年间乐蟠人侍郎韩鼎编撰《庆阳府志》载:“婚嫁,用鼓乐迎至女家”以及“丧礼悉宗古制……用鼓乐遂迎诸客。”明代编纂、清代续修的《平凉府志》云:“岁除日多嫁娶,祭祀祖妣,男女以序献酬四拜,爆竹鼓吹欢呼终夜。”今日的甘肃庆阳唢呐音乐,正是这些文献中的“鼓吹”“鼓乐”。据多名艺人介绍并参照相关资料可推知,目前甘肃庆阳地区的唢呐艺人约有千名以上,“生也唢呐、死也唢呐”仍然是这一方土地人民两种民俗用乐的典型形式。那传人状况究竟如何?传承又有何特点?
- 黄虎
- 关键词:唢呐音乐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