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小娇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INDEL
  • 2篇常染色体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研究
  • 1篇遗传多态
  • 1篇遗传多态性
  • 1篇遗传学
  • 1篇皮肤
  • 1篇维吾尔族
  • 1篇位点
  • 1篇骨骼
  • 1篇法医
  • 1篇法医病理
  • 1篇法医病理学
  • 1篇病理
  • 1篇藏族
  • 1篇挫伤

机构

  • 3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作者

  • 3篇百茹峰
  • 3篇吕小娇
  • 2篇石美森
  • 1篇袁丽
  • 1篇于天水
  • 1篇张海东
  • 1篇贾振军
  • 1篇刘冉

传媒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法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高度钝力打击致大鼠皮肤与骨骼肌挫伤的对比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高度钝力打击下,皮肤与骨骼肌挫伤后的修复过程差异。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自由落体打击装置,以打击高度为主要损伤程度考量因素,将自由落体从15、30、50 cm高度打击造成SD大鼠下肢三种不同程度的挫伤。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损伤后6 h、24 h、3 d、7 d、13 d皮肤及肌肉的修复过程。结果三个打击高度引起实验大鼠下肢挫伤,基本都可形成皮下组织和(或)肌肉内的出血,在伤后24h内修复的过程基本类似,但表现程度随打击高度增加而明显;15 cm挫伤组在3 d时出血区红细胞已基本融解消散,而30 cm挫伤组则延迟至7 d;伤后13 d时,15 cm和30 cm挫伤组表现基本类似,但50 cm挫伤组则仍处于增生旺盛期。结论随着打击高度的增加,皮肤及肌肉同时出血的比例明显增加,挫伤后组织修复的炎症反应、增生反应表现逐渐加重,修复的过程也出现相应的延长。综合法医学实践应用以及本研究结果,推荐以50 cm高度所致挫伤(2.58 J/cm^2)作为今后挫伤损伤时间研究的实验动物参考模型。
百茹峰吕小娇鄂晓霏于天水刘冉张海东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皮肤挫伤
新疆维吾尔族群体30个常染色体InDel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调查InvestigatorDIPplex试剂盒中所包含的30个插入/缺失多态性(InDel)位点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InvestigatorDIPplex试剂盒对新疆223名维吾尔族无关个体外周血样进行30个InDel分型检测,统计分析各位点的频率数据、群体遗传学参数,并与其他地区人群已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经Bonferroni校正,30个InDel位点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基因型分布在新疆维吾尔族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各位点平均杂合度(Ho)为0.4686,平均个体识别率(DP)为0.6095,累积个体识别率(TDP)为0.999 999 999 995。30个Indel位点的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CPEtrio)为0.995 478,二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CPEduo)为0.972 007。维吾尔族群体与哈萨克族的遗传关系较近,与非裔美国人的遗传关系较远。结论 InvestigatorDIPplex试剂盒中包含的30个InDel位点在新疆维吾尔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可作为个体识别等特殊检案有效的补充体系。
百茹峰贾振军姜立喆吕小娇袁丽石美森
关键词:维吾尔族
西藏藏族群体30个常染色体InDel位点的群体遗传学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调查Investigator(R) DIPplex试剂盒中所包含的30个插入缺失多态性(insertion and deletion polymorphism,InDel)位点在西藏藏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Investigator(R) DIPplex试剂盒对西藏地区226名藏族无关个体外周血样进行30个InDel位点分型检测,统计分析各位点的频率数据、群体遗传学参数,并与其他地区人群已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经Bonferroni修正,除HLD114外,29个InDel位点基因型分布在藏族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位点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各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4125,平均个体识别率为0.561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3280,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999 999 999 990;30个Indel位点的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87 849 91,二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49 771 25.藏族与北京汉族的遗传距离最小(0.0068),与新疆维吾尔族遗传距离最大(0.0215).结论 Investigator(R) DIPplex试剂盒中包含的30个InDel位点在西藏藏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
百茹峰刘亚举姜立喆吕小娇石美森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藏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