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学成

作品数:21 被引量:13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颈椎
  • 8篇手法
  • 7篇旋转手法
  • 6篇椎体
  • 6篇骨折
  • 5篇神经根
  • 5篇神经根型
  • 5篇神经根型颈椎...
  • 5篇颈椎病
  • 5篇根型颈椎病
  • 4篇腰椎
  • 4篇疏松性
  • 4篇椎间孔
  • 4篇椎间盘
  • 4篇椎体压缩
  • 4篇颈椎间盘
  • 4篇颈椎旋转
  • 4篇颈椎旋转手法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机构

  • 17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作者

  • 21篇黄学成
  • 14篇叶林强
  • 13篇梁德
  • 13篇江晓兵
  • 9篇余伟波
  • 8篇姚珍松
  • 4篇唐晶晶
  • 3篇莫凌
  • 3篇李义凯
  • 3篇谌祖江
  • 2篇袁凯
  • 1篇张顺聪
  • 1篇陈超
  • 1篇林蔚莘
  • 1篇王升旭
  • 1篇聂玲辉
  • 1篇杨志东
  • 1篇梁丽嫦
  • 1篇王健
  • 1篇周广全

传媒

  • 3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5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兔损伤区拉曼光谱特征及旋转手法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背景:研究普遍认可颈椎旋转手法可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脱落的风险,然而该手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稳定型斑块的影响研究甚少。目的:探索颈椎旋转手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兔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兔经普通饲料喂养15 d后,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继续以普通饲料喂养至18周。剩余20只改用含2%胆固醇、10%猪油和88%普通颗粒饲料的高脂饲料喂养至18周,建立早期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物模型。高脂饲料喂养14周时,将高脂饲料喂养实验兔随机分为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各10只。颈椎旋转手法组兔施行颈椎旋转手法,左右各旋转1次(手法以兔子颈椎旋转至极限即止),1次/3 d,共5次。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兔拉曼光谱图上未见明显的1 450 cm-1及1 660 cm-1脂质特征峰,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有明显的1 450 cm-1及1 660 cm-1脂质特征峰,但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特征峰的相对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短期内施用颈椎旋转手法并不会增加模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含量。
谌祖江黄学成向孝兵陈超李义凯
关键词:颈椎旋转手法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稳定斑块脂质含量
TLIF术中最优化单侧螺钉植入和融合器放置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经单侧腰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中不同轴向植入角度椎弓根螺钉和不同放置位置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建立正常L3~5有限元模型,在验证其有效性基础上,在L4~5节段模拟后路双侧TLIF和4种不同组合类型椎弓根螺钉植入和融合器放置的单侧TLIF有限元重构模型,即:小角度植入椎弓根螺钉+对侧放置融合器(模型A)、小角度植入椎弓根螺钉+同侧放置融合器(模型B)、大角度植入椎弓根螺钉+同侧放置融合器(模型C)、大角度植入椎弓根螺钉+对侧放置融合器(模型D),分别比较4种重构模型在各种生理应力下的活动范围(range of the motion,ROM)以及螺钉、融合器与L4下终板界面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差异。结果 4种单侧TLIF重构模型在融合节段(L4~5)ROM均较正常模型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双侧TLIF重构模型。4种单侧TLIF重构模型稳定性比较,模型C下降最多,其在屈伸、侧屈和扭转应力下ROM分别减少约为正常模型的50.7%、89.9%和90.3%。螺钉和融合器与L4下终板界面最大Von Mises应力比较,相对于其他3组模型,模型C除了在同侧侧屈和扭转外的大部分应力下承受较小的应力。结论在单侧TLIF重构模型中选择大角度植入椎弓根螺钉和同侧放置融合器能够获得最佳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通过缩小与双侧TLIF模型稳定性差异以减少断钉或融合器下沉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余伟波王健梁德江晓兵叶林强黄学成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有限元分析
外固定器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用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观察并探讨外固定器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对胫腓骨骨折(Open tibia and fibula fractures, OTFF)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
黄学成江晓兵梁德李义凯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外固定器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
颈椎旋转手法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颈椎旋转手法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为颈椎旋转手法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2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只,均饲高脂饮食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12周后对实验组兔行颈椎旋转手法,每日左、右各旋转1次,共4周;对照组不作手法处理。手法结束后处死兔,取双侧颈动脉,利用生物组织材料力学试验机测定颈动脉拉伸最大载荷、最大形变、平均载荷、弹性模量和断裂延伸率等指标以及输出应力—应变曲线。结果实验组颈动脉拉伸最大载荷(1.36±0.35)N,最大形变(6.84±2.08)mm,平均载荷(0.44±0.30)N,弹性模量(4.30±2.66)MPa,断裂延伸率(83.08±51.32)%;对照组颈动脉拉伸最大载荷(2.92±0.65)N,最大形变(9.23±2.62)mm,平均载荷(1.17±0.63)N,弹性模量(3.71±0.60)MPa,断裂延伸率(154.19±34.32)%。其中,实验组颈动脉拉伸的最大载荷、平均载荷和断裂延伸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最大形变以及弹性模量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颈椎旋转手法后,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拉伸力学特性下降,应注意颈椎旋转手法操作的力度和幅度,以免伤及颈动脉。
黄学成谌祖江李义凯
关键词:旋转手法动脉粥样硬化力学特性
比较影像学在提高脊柱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0
2016年
比较影像学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检查的优势,选择精准、有效、合理的方式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比较影像学从不同方面进行疾病的分析比较,是脊柱外科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从脊柱外科教学现状及比较影像学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比较影像学有助于提高实习生学习兴趣、有助于脊柱外科学的发展、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袁凯黄学成江晓兵姚珍松唐晶晶梁德
关键词:比较影像学脊柱外科临床教学
颈椎旋转手法对兔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颈椎旋转手法对兔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为颈椎旋转手法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两组均饲高脂饮食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12周后对实验组兔行颈椎旋转手法,每日左右各旋转1次,共4周;对照组不作手法处理。手法结束后处死2组兔,取双侧颈动脉,用2.5%的戊二醛固定,扫描电镜观察并拍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兔颈动脉符合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颈椎旋转手法对兔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此手法可安全应用于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患者。
黄学成谌祖江林蔚莘李义凯
关键词:旋转手法动脉粥样硬化扫描电镜
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旋转手法中旋转方向对颈椎间盘位移和椎间孔容积的影响被引量:19
2018年
背景: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迅速缓解根性疼痛,但旋转方向失当可加重原有症状。目的:利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旋转手法,探讨旋转方向对颈椎间盘位移和椎间孔容积的影响,为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对1名25岁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的颈椎进行CT扫描成像,应用Mimics10.01、Geomagic Studio、Solidworks 14.0等软件建立颈椎C_(5-6)实体CAD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 14.5软件进行有效性验证及手法模拟。在颈椎左侧屈位下分别向左、右侧旋转,模拟旋转手法实施,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颈椎间盘位移和椎间孔容积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向左旋转时,椎间盘左侧后部向后位移0.46 mm,右侧后部向前位移0.77 mm,左侧椎间孔容积变小,右侧椎间孔容积变大;向右旋转时,椎间盘左侧后部向前位移0.71 mm,右侧后部向后位移0.43 mm,左侧椎间孔容积变大,右侧椎间孔容积变小。因此,旋转侧椎间盘后部向后位移,旋转对侧椎间盘后部向前位移,旋转侧椎间孔容积变小,旋转对侧椎间孔容积变大,若使用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应向健侧旋转。
黄学成黄学成叶林强梁德余伟波江晓兵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
靶向椎体成形术与传统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比较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靶向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15例单节段OVCF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PVP组(126例)和靶向PVP组(89例)。靶向PVP向骨折区域穿刺置管及侧口推杆推注骨水泥。根据骨水泥在骨折区域的填充情况把传统PVP组分为填充充分亚组(110例)和填充不充分亚组(1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及渗漏类型、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填充情况及胸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靶向PVP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PVP组(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率、渗漏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PVP组骨折区域均得到充足骨水泥填充,传统PVP组有16例(12.7%)出现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填充不充分(P〈0.05)。靶向PVP组、填充充分亚组和填充不充分亚组的术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2dVAS均较同组术前显著降低(P〈0.05),靶向PVP组与填充充分亚组的术后2d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填充不充分亚组的术后2dVAS显著高于填充充分亚组和靶向PVP组(P〈0.05)。结论与传统PVP治疗OVCFs相比,靶向PVP更能保证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充分填充,减少术后疗效不佳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叶林强梁德姚珍松莫凌余伟波黄学成唐晶晶徐继禧江晓兵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骨折胸椎腰椎
热敏灸与隔姜灸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观察热敏灸与隔姜灸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55例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28例和隔姜灸组27例(其中隔姜灸组中途退出2例,最终纳入25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口服甲钴胺)和常规针刺治疗,热敏灸组同时接受热敏灸治疗,隔姜灸组同时接受隔姜灸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采用40分法、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及瞬目反射(BR)、肌电图和神经电图等电生理检查评价2组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显著提高(P<0.01),且热敏灸组的改善作用优于隔姜灸组(P<0.01)。(2)热敏灸组和隔姜灸组的愈显率分别为75.00%和44.00%,热敏灸组的愈显率显著高于隔姜灸组(P<0.05)。(3)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BR检查健患侧R1、R2、R2’潜伏期之差值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1),热敏灸组治疗后肌电图异常率改善明显(P<0.01),而2组面神经电图患侧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波幅下降比虽较治疗前稍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隔姜灸。
梁丽嫦聂玲辉黄学成郭旭鑫王升旭
关键词:热敏灸隔姜灸瞬目反射神经电图
脊柱囊性血管瘤病1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脊柱囊性血管瘤病(spinal cystic angiomatosis,SCA)临床罕见,是发生于脊柱的良性先天性疾病,多数以椎体及附件多发脉管瘤样病变为临床特点.其他骨骼系统及内脏组织均可受累。多在儿童期及青春期发病,病程较为缓慢,多数为局灶性血管瘤.男性多于女性,严重时发病部位骨质可能发生溶解,相邻的软组织也可受累嘲。我院收治1例脊柱囊性血管瘤病患者,报道如下。
袁凯黄学成江晓兵姚珍松梁德
关键词:血管瘤病脊柱囊性发病部位先天性疾病骨骼系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