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洋洋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唐代西受降城地望考——兼论西受降城在北疆治理过程的作用
- 唐朝曾在关内道北部边疆地带建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三座受降城是张仁愿收复漠南地区后,为阻止突厥穿越阴山山脉入寇而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在阴山之南、黄河之北的津渡要冲之地建立的三座驻防城。其中,西受降城在今后套地区,...
- 孟洋洋
- 文献传递
- 西汉时期“河南地”盐湖的地理位置初探被引量:1
- 2017年
- 西汉政府收复"河南地"后,对"河南地"丰富的盐矿资源进行了开发。"河南地"盐矿主要聚集在盐池中。西汉在"河南地"开采的盐池分布在朔方、沃野、广牧、龟兹、独乐、弋居和三水7县境内。其中,朔方县境的"青盐泽"即今杭锦旗盐海子;"金莲盐泽"即盐海子西南约10公里的查干淖尔;沃野县境的盐池即今杭锦旗西部的察干淖尔;广牧县境的盐池应为今杭锦旗北部的胡尔吉淖、克鲁湖和张吉淖等盐湖群;龟兹县境的盐池即今乌审旗北部浩通音查干淖尔等盐湖群;独乐县境的盐池当在今榆阳区巴拉素镇北部火连滩附近,遗址已被流沙湮没;三水县境的盐池即今盐池县惠安堡盐池;弋居县境的盐池即今定边县苟池等盐湖群。
- 孟洋洋
- 关键词:西汉
- 东汉度辽将军府驻地考实被引量:3
- 2017年
- 东汉明帝为隔绝南、北匈奴"交通",防止南匈奴部分贵族成员叛逃漠北,于永平八年(65)采纳郑众的建议,在五原郡曼柏县设立度辽将军府及度辽营。关于曼柏县城的地理位置,自唐以来的诸多学者虽提出大略方位,却与事实相差甚远。《中国历史地图集》将曼柏县城具体标绘在达拉特旗马场壕村附近,但也有失精准。作者依据文献记载判定,曼柏县城在黄河之南、河阴县城东南、沙南县城西南、美稷县以北的区域内,进而认为曼柏县故城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黑庆壕村西的黑庆壕古城。度辽将军府在黑庆壕古城西南部的内城中。
- 孟洋洋
- 关键词:东汉
- 东汉建宁元年夏秋段颎追击东羌叛众路线考述被引量:1
- 2018年
- 东汉朝廷于桓、灵年间启用段颎对叛羌作战。段颎扫平西羌叛乱后,通过三次军事行动扫平东羌叛乱。其中以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夏秋这次军事行动最为关键。目前,学界对此次行军路线的复原研究较少。此战,段颎领兵北出上郡桥门(今安塞鸦行山),途经走马水(今陕西大理河)、奢延泽(今靖边县海则滩至红墩界一带)、落川(今宁夏苦水河)、令鲜水(今宁夏红柳沟)、灵武谷(今同心县预旺镇南山口)和泾阳(今平凉崆峒区西部)等地,转战数千里,最终将东羌叛众赶入汉阳郡山谷之间。
- 孟洋洋
- 关键词:东汉行军路线
- 鲜卑族乞伏部南迁时间与路线新考被引量:1
- 2018年
- 通过对《后汉书》、《晋书》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代文献的剖析,探明鲜卑族乞伏部等四部落自漠北南迁的时间为东汉安帝建光元年至顺帝永建元年间(121—126)。其时,北部鲜卑接南匈奴叛首逢侯之踵越过大漠迁至漠南草原,继而穿过狼山汉长城障塞,渡过黄河而寇掠南匈奴部落的牧畜。乞伏部等鲜卑四部落自漠北地域度漠南迁的路线应是循逢侯"亡还"之途行进,即自"涿邪山"(今蒙古国南部戈壁阿尔泰山脉西段)向东南行走,穿过大漠(今中蒙边界地带的戈壁荒漠区),再经由"满夷谷"(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哈鲁乃山乌兰布拉格峡谷)而穿过"大阴山"(今内蒙古狼山西段及其余脉哈鲁乃山);再间歇性地辗转游牧而南迁,经由"乞伏山"(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石嘴子)、"夏缘"(今宁夏南部山水河上游),而迁入"高平川"(今宁夏南部清水河)流域。
- 艾冲孟洋洋
- 西汉北地郡属县治城考被引量:7
- 2016年
- 西汉北地郡建制承袭秦北地郡,其辖区几经盈缩,元鼎三年(前114)后趋于稳定,最迟至汉平帝元始二年(2),北地郡辖有19个县。结合文献资料、文物考古资料和实地考察资料,推知这19个属县的治城位置,进而复原西汉北地郡属县的地理空间分布格局。
- 孟洋洋
- 关键词:西汉
- 河套地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艾冲《河套历史地理新探》评介被引量:1
- 2017年
- 艾冲教授所著《河套历史地理新探》分为五编,共收录了32篇学术论文,探讨内容涉及河套历史政区地理、河套历史军事地理、河套历史民族地理、河套历史人口地理、河套历史经济地理和河套历史自然地理六个部分。该书学风严谨、求真求实、结论合理,具有研究逻辑清晰、学术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多样的特点。《河套历史地理新探》的出版填补了河套地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诸多空白,对于河套地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学界关注。
- 孟洋洋
- 关键词:河套历史地理
- 两汉时期朔方郡建置沿革考论被引量:2
- 2014年
- 西汉朔方郡始建于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辖10县;新莽时期,朔方郡及属县仅是名称有所变化;东汉光武年间朔方郡曾被撤销,后复置,辖6县;东汉朔方郡至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撤销。两汉时期朔方郡的建置沿革与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及其毗邻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以及汉王朝的战略部署、民族关系密切关联。
- 孟洋洋
- 关键词:两汉建置
- 西汉朔方郡属县治城考被引量:5
- 2016年
- 西汉朔方郡地处"河南地"北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据《水经注》等文献资料、参稽此地域的文物考古发现和田野调查,可推知朔方郡所辖10县的治城位置。
- 孟洋洋
- 关键词:西汉
- 唐代西受降城地望考——兼论西受降城在北疆治理过程的作用被引量:1
- 2019年
- 唐朝曾在关内道北部边疆地带建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三座受降城是张仁愿收复漠南地区后,为阻止突厥穿越阴山山脉入寇而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在阴山之南、黄河之北的津渡要冲之地建立的三座驻防城[1]。其中,西受降城在今后套地区,并于开元十年(722)发生过迁徙。因此,唐代共有旧、新两座西受降城。西受降城是唐代北疆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朝北疆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孟洋洋
- 关键词:西受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