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轶
- 作品数:18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种实验室用抽屉式干燥柜
-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抽屉式干燥柜,涉及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实验室用抽屉式干燥柜,采用抽屉式设计,可以避免传统分层式干燥柜靠里的内容物不方便取出的弊端。抽屉设置数量为8个,是传统分层式干燥柜层数的1....
- 张峥胥学鹏刘枢刘畅赵丽娟张见昕邵亮谢轶付毓
- 文献传递
- 辽河流域水环境时空差异性评价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辽河流域的水环境时空差异性进行分析评价。依据流域内4条主要河流(辽河、浑河、太子河和大辽河)的25个监测点2000—2009年资料,监测点分为重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和水质清洁区,反映不同采样点的水质水平和污染程度。通过重度污染区和中度污染区的各个站点主成分综合得分的计算,得到辽河流域水质总体优劣状况的排序为:太子河,大辽河,浑河,辽河;2009年这4条河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均为最小值。
- 付保荣苏杰吴丹李法云徐成斌谢轶张峥
- 关键词:辽河流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组合赋权法确定清河流域总量减排绩效评估指标权重被引量:6
- 2014年
- 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是保证流域总量减排绩效评估结果合理、可靠的关键。通过对基于主观判断的层次分析法和依赖客观数据的均方差法的综合分析,构建了组合赋权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辽宁省清河流域的总量减排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结果表明,资金投入、水质和点源污染等几项指标权重较大,即对清河流域总量减排绩效管理影响严重。而组合赋权法能够综合考虑主观和客观因素对赋权结果的影响,避免了单一方法确定权重存在的局限性,为流域总量减排绩效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谢轶
- 关键词:绩效评估ANALYTICHIERARCHY
- 辽河化学需氧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以多年水质监测数据和水文资料为基础,分析COD和流量、悬浮物之间相关性,阐明悬浮物对辽河COD贡献的变化。辽河自2000年开始,流量显著下降,西辽河输沙量的减少,悬浮物对辽河COD的贡献下降;通过对比辽河和典型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的浑河COD、DO和BOD/COD比值,分析主要支流COD变化,辽河近年污染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
- 张峥周丹卉谢轶
- 关键词:COD
- 一种简易水体测深尺
- 一种简易水体测深尺,包括测量组件和平衡组件,其特征在于:测量组件,包括主尺、副尺和多个延长尺,主尺垂直设置,在副尺的下端面上固设有定位锥体。副尺插入主尺内,多个延长尺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多个延长尺的直径依次减小...
- 邵亮张峥刘枢谢轶赵丽娟周丹卉张见昕彭跃
- 文献传递
- 辽河水体主要污染指标时空异质性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利用1987~2009年辽河干流8个常规监测断面的历年监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确定辽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2007年前辽河水质首要污染指标是COD,2008年和2009年氨氮超过COD成为辽河水质污染首要污染指标;分析干流两项指标的时间、水期、空间分布规律,明确给出水质污染重点治理时段和河段。
- 张峥谢轶周丹卉
- 关键词:水质污染
-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进展与存在问题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对地下水脆弱性概念做了初探,并针对目前对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指标选择与评价体系做了系统的归纳与综述。就目前该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剖析并指出了该方法未来研究方向。
- 谢轶彭跃石敏张峥
- 关键词:地下水脆弱性
- 生态文明背景下水环境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对策
- 2014年
- 针对当前环境监测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背景下水环境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对策,以供参考。
- 谢轶
- 关键词:生态文明水环境质量
- 辽宁省环境质量改善创新措施研究
- 2019年
- 本文在对辽宁地区近岸海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辽宁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并对辽宁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环境保护提出可行的防治对策和工作方向。近岸海域开展的监测工作主要包括: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入海河流水质监测、直排海污染源监测、部分重要海湾河口海洋生物、沉积物监测,部分海水浴场及渔业水域水质监测。同时对2017年辽宁省沿海城市日排污水量大于100吨的直排海污染源排放现状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到全省直排海污染空间分布与行业分布情况,为未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谢轶
- 关键词:环境质量
- 我国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和使用现状分析
- 2014年
- 论述了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和使用现状,分析了其主要排放源,并初步探索了如何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对策。
- 谢轶
-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