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青

作品数:14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生态
  • 5篇生态系统
  • 4篇鄱阳湖
  • 3篇生态补偿
  • 3篇生态补偿机制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环境保护
  • 2篇生态环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环境保护
  • 2篇生态环境保护...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外部性
  • 2篇系统服务功能
  • 2篇环境保护与建...
  • 1篇贷款
  • 1篇信贷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机构

  • 10篇江西省山江湖...
  • 4篇南昌工程学院
  • 4篇南昌大学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江西省红壤研...
  • 1篇江西省水利科...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江西省人大常...

作者

  • 14篇刘青
  • 6篇胡振鹏
  • 3篇黄齐
  • 2篇李靖
  • 2篇熊国根
  • 2篇黄宝强
  • 2篇叶川
  • 2篇黄欠如
  • 2篇孙永明
  • 2篇鄢帮有
  • 2篇钟菊芳
  • 1篇曹文洪
  • 1篇刘梅影
  • 1篇郑林
  • 1篇钱海燕
  • 1篇吴国琛
  • 1篇胡玲
  • 1篇万金保
  • 1篇严玉平
  • 1篇李荣昉

传媒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农业研究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0
  • 5篇2007
  • 1篇2004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鄱阳湖单退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以江西都昌县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鄱阳湖单退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都昌县作为典型区域,开展了单退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性利用技术研究。采取面上调查与典型分析、试验与示范、引进创新与组装集成相结合,分别开展了河港湿地香根草截污修复技术,退居地土地整理技术、耕地高效多维用地技术,低洼地莲藕避洪高效种植技术以及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养分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试验区农民人均收入提高了33.6%,单位面积土地收益增加52.6%,主要农作物水稻增产11.2%,棉地效益提高8%~20%,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11.1%,河港湿地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分别下降60%和93%。
黄欠如叶川孙永明黄齐刘青李靖熊国根
关键词:鄱阳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河流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介绍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河流的水文情势、水质、泥沙、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指导。
黄宝强刘青李荣昉曹文洪钟菊芳
关键词:水文泥沙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江西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探被引量:13
2007年
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下,流域生态补偿已成为恢复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该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方法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江西东江源区自然、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在对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东江源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补偿的主体和客体,估算了补偿金额(标准),提出了补偿的方式和实施对策.
胡振鹏刘青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外部性生态补偿机制
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技术模式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在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受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威胁,主要表现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湖泊生态功能下降,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植被萎缩,水污染程度日趋严重。湖区内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也限制了其经济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确立要求江西尽快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双赢之路。结合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现状,通过2a多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已形成了湿地恢复、沙化综合治理、农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等十多种技术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鄢帮有刘青万金保郑林夏雨黄齐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保护资源利用
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是解决全球性环境与发展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和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系统管理的核心内容。江河源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刘青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系统管理
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江河源区是指一条或多条江或河的源头地区。江河源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是由江河源区自然生态系统和江河源区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耦合在特定的江河源头区域上,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本文分析研究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三大服务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刘青胡振鹏
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
鄱阳湖双退区受损湿地植被恢复对水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有助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体功能。通过监测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前后水质变化,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率和植物残体分解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生长期间,湿地水体TN质量浓度下降65.4%~71.3%,NO3--N也呈较大幅度下降,并能降低水体TP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水平,中低植被覆盖不影响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植被覆盖能有效保持水体较高透明度,但不能降低水体COD质量浓度。在枯水期,高植被覆盖因为植物残体分解使氮素回流水体,导致水体含TN,NH4+-N,NO3-_N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中低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同样显著增加水体氮素,但增加程度小于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不影响水体TP质量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中低植被覆盖则无影响;高中低植被覆盖区植物残体分解都显著增加水体混浊度,也提高了水体的BOD,对水体COD没有影响。
严玉平钱海燕周杨明刘梅影鄢帮有刘青
关键词:湿地生态恢复植被覆盖
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被引量:2
2010年
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鄱阳湖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实际,分析了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外部性的生成与表现,并在对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补偿的主体和客体,确定了补偿标准,提出了补偿方式和实施对策.
刘青胡振鹏
关键词: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外部性生态补偿机制
贫困地区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2004年
小额信贷是贫困地区扶贫的有效方式。如何形成一种既发挥显著的扶贫效益又保证操作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小额信贷模式,实现小额信贷既为扶贫服务又要实现机构自身独立生存与发展目标,是我国小额信贷扶贫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德合作《江西省山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的“信用社+村实施委员会”小额贷款扶贫模式(简称RCC+VIC模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其主要做法与经验进行了机理分析。
刘青胡玲
关键词:小额贷款扶贫
鄱阳湖区棉花不同间套作模式效益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为提高棉花的抗风险、抗灾难系数,确保棉花主产区稳产增收,2009年开展环鄱阳湖区棉花不同间套作模式效益研究,采取定户、定田、定模式、定技术方案的办法,分别布置棉花+花生、棉花+玉米、棉花纯作(对照)3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棉花+花生间作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和棉田总体效益,相比纯作区年总产值增加了0.38万元/hm2,纯收入提高8.0%,光能利用率提高了12.5%。而棉花+玉米间作存在空间生态位竞争,棉花产量受到影响,减产40.2%,达到显著水平(P<0.05),经济效益上比棉花纯作年总产值却增加0.66万元/hm2,纯收入提高20.0%,但从粮食食品安全考虑,建议该模式不宜推广。
黄齐孙永明刘青叶川李靖黄欠如熊国根
关键词:棉花间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