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风湿
  • 6篇类风湿
  • 6篇类风湿关节炎
  • 6篇关节炎
  • 6篇风湿关节炎
  • 3篇心血管
  • 3篇心血管疾病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疾病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狼疮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狼疮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脂联素
  • 2篇受累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强直

机构

  • 9篇吉林医药学院...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李雪
  • 5篇王俊祥
  • 4篇李青
  • 3篇姚林虎
  • 2篇孟景红
  • 2篇王永福
  • 2篇魏平
  • 2篇张欣
  • 1篇康丽荣
  • 1篇姜雪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素联合长春新碱治疗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长春新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免疫风湿科2009-2011年的SLE合并顽固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4例,且治疗方案均选择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加长春新碱。结果甲泼尼龙加长春新碱治疗方案有效。结论甲泼尼龙加长春新碱治疗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李雪姚林虎王俊祥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春新碱血小板减少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P)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0—2011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免疫风湿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AS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合并OP分为AS组64例和AS-OP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S-OP组患者的年龄及发病年龄均较AS组低,累及外周关节数及骶髂关节CT分级均较AS组高,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钙(Ca)水平均较A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骨密度降低最大T值与ESR(r=0.208,P=0.033)、CRP(r=0.209,P=0.033)、累及关节数(r=0.341,P=0.000)、骶髂关节CT分级(r=0.205,P=0.041)呈正相关;与年龄、发病年龄、病程、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生化指标无直线相关性(r=-0.003,0.175,-0.077,-0.166;P=0.973,0.073,0.433,0.090)。结论合并OP的AS患者发病更早、病情更重,且骨量下降会随着ESR、CRP、累及关节数、骶髂关节CT分级的升高而增多,随着年龄和发病年龄的升高而减少。
李雪王俊祥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
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1趋化因子CXC配体13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AS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细胞因子IL-21、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的表达水平与AS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在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AS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中Tfh的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中IL.21、CXCL13的表达水平;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结果As患者外周血中11n1的百分率(平均秩33.71)、IL-21[(299+27)ng/L]和CXCL13[(5.8±1.0)txg/L]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平均秩23.54、(176±26)ng/L、(4.2±0.8)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258,t=17.221,t=6.464,均P<0.05);AS患者外周组与中轴组及HLA.B27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Tfh及细胞因子IL.21、CXCL13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外周血中Tfh、IL-21、CXCL13的表达水平分别与ESR、CRP、BASDAI均无相关关系(P>0.05);Tfh的水平分别与IL-21、CXCL13的表达水平无相关关系(P>O.05)。结论AS患者外周血中Tfh及IL-21、CXCL13水平显著升高,提示Tfh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在A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姚林虎孟景红李雪魏平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21CXCL13
类风湿关节炎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最为严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均高于普通人群,关注这些危险因子的水平,有助于降低类风湿关节炎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姜雪李雪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消化系统受累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消化系统受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SLE患者,比较SLE消化系统受累与无消化系统受累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123例SLE患者中有42例(34.1%)消化系统受累,SLE消化系统受累组与无消化系统受累患者比较,临床特点分析发热、关节炎、口腔溃疡、雷诺现象、肾脏受累、神经系统受累和狼疮疾病活动指数等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Ig G增高程度不及对照组,(14.12±5.76)比(18.08±9.07),P=0.010,血沉(ESR)较对照组增快,有统计学意义,而CRP、补体C3、Ig A和Ig M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消化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李青李雪张欣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腹痛肝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受累发生率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及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受累与无消化系统受累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12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血液系统受累占50.41%,其中贫血占30.89%,白细胞下降占30.08%,血小板下降占24.39%,两系受损占13.82%,三系受损占8.94%,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受累组与无血液系统受累患者比较,临床特点分析发热、关节炎、口腔溃疡、雷诺现象、肾脏受累、神经系统受累等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1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7),而ESR、CRP、补体C3、免疫球蛋白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受累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李青李雪张欣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68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年龄≥60岁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RA)及69例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NER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相比,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抗CCP抗体阳性率及抗角蛋白抗体(AKA)阳性率增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增高比率ERA组增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增快及血小板增高比率,ERA组较NER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在诊断老年类风湿关节的特异性优于RF,在一定程度上抗CCP抗体、AKA有助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CRP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活动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李青李雪王永福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老年
瘦素、脂联素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瘦素(leptin,LP)、脂联素(adiponectin,ADP)是由全身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参与胰岛素敏感性、内皮功能、血压变化、炎症反应、纤溶活动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LP、ADP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密切相关,
李雪王俊祥
关键词:瘦素脂联素
同型半胱氨酸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易合并心血管疾病[1],而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2]在RA患者常存在代谢异常.目前,Hcy与RA并发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现就Hcy与R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李雪王俊祥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心血管疾病半胱氨酸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发病情况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OP)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50例RA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两组骨密度(BMD),记录观察组年龄、病程、累及关节数以及X线分期、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K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骨量正常16例(32%)、骨量减少24例(48%)、OP 10例(20%),对照组分别为23例(46%)、19例(38%)、8例(16%),P<0.01。观察组中,OP患者的年龄、累及关节数、DAS28评分及血清ESR、CRP、AKP均高于非OP患者(P均<0.05)。RA患者BMD降低最大T值(负值)与年龄、ESR、CRP、DAS28、X线分期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2、0.392、0.396、0.372、0.341,P均<0.01),与病程、累及关节数及血清Ca、P、AKP、RF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RA患者存在较高的OP发生率,OP的发生与高龄、疾病活动度有关。
李雪李青康丽荣王永福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骨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