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

作品数:9 被引量:9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自筹基金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型钢
  • 5篇型钢混凝土
  • 3篇型钢混凝土柱
  • 3篇有限元
  • 3篇混凝
  • 3篇混凝土
  • 3篇混凝土柱
  • 3篇火灾
  • 3篇火灾后
  • 2篇施工方
  • 2篇施工方法
  • 2篇穹顶
  • 2篇穹顶结构
  • 2篇高温作用
  • 1篇弹性支座
  • 1篇有限元方法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有限元计算
  • 1篇有限元计算模...
  • 1篇元方法

机构

  • 9篇北京工业大学
  • 5篇中国建筑科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建筑工程...
  • 1篇天津城市建设...

作者

  • 9篇张超
  • 5篇王广勇
  • 5篇薛素铎
  • 3篇张东明
  • 2篇刘庆
  • 2篇高占远
  • 1篇黄洪亮
  • 1篇何永发
  • 1篇曹资
  • 1篇李雄彦
  • 1篇张海
  • 1篇张毅刚
  • 1篇郑蝉蝉
  • 1篇李雪飞
  • 1篇王琼
  • 1篇田杰

传媒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中国港湾建设
  • 1篇空间结构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有限元计算模型被引量:3
2016年
该文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柱温度场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同时,还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柱过火最高温度场的计算方法,并在考虑型钢与混凝土之间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粘结滑移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文模型可用于型钢混凝土柱火灾后抗震性能的计算与分析。
王广勇刘庆张东明张超
关键词:火灾后温度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有限元计算模型
混凝土双轴力学性能的细观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09年
目前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多是以单轴强度为标准设计的,但实际上,大多数建筑物均处于多轴应力状态。文中从细观层次上分析了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对混凝土试块在双轴应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随机骨料模型数值模拟。试验成果表明,试件的双轴强度与单轴强度相比有显著区别,而且与应力比有很大的关系,混凝土的非均质性表现的更为突出。通过模拟试件在双轴应力作用下的强度包络图可以看出,常规混凝土的薄弱环节是骨料与砂浆基质之间的粘结面,裂纹沿界面扩展并最终导致试件的破坏,这与室内实验所得结果是相似的,试件的破坏形态也基本与实验中观察到的一致。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如果考虑到这些情况,则可以避免浪费材料或者受力考虑不足造成结构处于危险状态。
李雪飞田杰黄洪亮张海张超
关键词:混凝土细观随机骨料模型有限元方法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施工成形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劲性支撑穹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力学性能,设计了直径为6 m环向8等分的肋环型劲性支撑穹顶结构模型。采用中心场地拼装逐步张拉提升的施工方法,分别对有临时支撑和无临时支撑两种情况下结构的施工成形过程进行施工试验和监测,并对其进行施工成形分析;对8个方向、4个方向和2个方向的对称张拉方案进行研究;进行了满跨和半跨的静力加载试验,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施工方法充分考虑了劲性支撑穹顶结构的特点,简单高效,可应用于实际工程;设临时支撑和不设临时支撑结构模型的杆件内力和节点坐标的有限元动力松弛(FEDR)法计算结果和试验值吻合较好;不同张拉方案试验值和FEDR法计算值相差均在7.8%以内,因此可依据实际工程的需要,选取适当的对称张拉方案;有限元分析结果与静力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高占远薛素铎何永发张超
关键词:施工方法静力试验力学性能
考虑受火全过程的高温作用后型钢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进行了高温作用后型钢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温作用后型钢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在ABAQUS平台上开发子程序建立了升降温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温度场的计算模型,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本构关系以及在ABAQUS平台上开发自定义场变量子程序,在考虑升温、降温以及高温作用后不同阶段材料本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温作用后型钢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分析的计算模型,实现了高温作用后型钢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二者吻合较好,提出的方法合理可行。
王广勇张东明郑蝉蝉张超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柱高温试验有限元分析
型钢混凝土柱火灾后恢复力计算模型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8根大比例型钢混凝土柱试件温度场和火灾后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考虑受火时间、轴压比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和回归分析,提出了开裂点、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为特征点的型钢混凝土柱恢复力-位移骨架曲线,并给出了这些特征点的计算公式。同时,通过试验数据的回归,得出卸载刚度与弹性刚度之间的关系。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的四线型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研究表明:建议的四线型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评估以及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张超王广勇薛素铎李雄彦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柱火灾后恢复力模型轴压比
网壳屋盖与下部支承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62
2001年
本文以双层柱面网壳为研究对象 ,系统地研究了网壳屋盖与下部支承结构共同工作问题。针对钢网壳及混凝土支承体系这类组合结构 ,论文首先推导出不同材料组合结构阻尼比的实用计算公式。进而通过对固定铰支座、弹性支座和整体分析模型多个网壳结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指出若不考虑支承刚度而按固定铰支承进行分析将使设计极为不安全。
曹资张超张毅刚薛素铎
关键词:双层柱面网壳弹性支座屋盖
基于梁单元受火后型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对遭受火灾的型钢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建立了采用梁单元和考虑升降温过程影响的框架结构高温后受力性能分析方法。通过选择合理的火灾升温、降温以及受火后不同阶段材料的本构关系,采用在ABAQUS平台上开发材料子程序的方法实现了型钢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温后受力性能的计算分析。利用该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高温反应试验、高温后型钢混凝土柱及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试验进行了模拟,其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王广勇张东明刘庆张超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高温作用梁单元受力性能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的施工方法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具有杆件定位容易、自身质量小及结构效率高等特点,提出中心场地拼装逐步张拉提升的施工方法和地面拼装高空提升1次张拉成形的施工方法。将这2种施工方法对比分析,确定采用中心场地拼装逐步张拉提升的施工方法,采用FEDR算法进行施工成形分析。设计1个直径为6 m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模型,采用中心场地拼装逐步张拉提升的施工方法对试验模型进行施工,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试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关键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研究研究表明:设计的试验模型是可行的;采用中心场地拼装逐步张拉提升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各步的内力和位移试验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
薛素铎高占远张超王琼
关键词:模型试验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研究
2017年
根据火灾后偏心受压型钢混凝土(SRC)中长柱的试验结果,对经历火灾全过程的偏心受压SRC柱偏心距增大系数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极限曲率为参数,推导了考虑高温作用影响的火灾后偏心受压型钢混凝土长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公式,基于已有试验结果,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建议的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便于计算,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薛素铎张超王广勇
关键词: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偏心距增大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