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结肠
  • 9篇肿瘤
  • 9篇溃疡
  • 8篇结肠炎
  • 8篇溃疡性
  • 8篇溃疡性结肠炎
  • 8篇肠肿瘤
  • 5篇息肉
  • 5篇抗原
  • 5篇T抗原
  • 4篇直肠
  • 4篇大肠
  • 4篇大肠肿瘤
  • 3篇中性粒细胞
  • 3篇腺瘤
  • 3篇粒细胞
  • 3篇肠腺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机构

  • 24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徐三荣
  • 8篇林庚金
  • 6篇吕元
  • 3篇陆玮
  • 2篇戎兰
  • 2篇丁伟群
  • 1篇孙大裕
  • 1篇倪赞明
  • 1篇林果为
  • 1篇张玉
  • 1篇王倩

传媒

  • 4篇国外医学(消...
  • 4篇国外医学(生...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国外医学(内...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年份

  • 4篇2000
  • 3篇1999
  • 6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溃疡性结肠炎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被引量:15
1998年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血清中存在不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该抗体的靶抗原可能与β-葡萄糖醛酸酶、溶菌酶、组蛋白酶-G和乳铁蛋白等有关。它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关系并不密切,但可以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血清学和遗传学标记。
徐三荣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性粒细胞
T抗原检测在大肠腺癌癌前状态中的临床意义
1999年
目的 探讨T抗原检测在大肠息肉筛选检查和溃疡性结肠炎(溃结)恶变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半乳糖氧化酶法对111例大肠息肉病人,24例有大肠息肉病史、原有息肉已摘除、目前无新生息肉病人,28例溃结活动期病人,22例溃结缓解期病人及100例正常人的直肠粘液作T抗原检测。结果大肠息肉病人的T抗原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有息肉病史者的T抗原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有息肉病人(P<0.001),而与对照组相似(P>0.05),同时T抗原检测阳性率随增生型腺瘤、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的恶变倾向增加而增加(16.7%、42.9%、64.7%)。溃结活动期病人的T抗原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溃结缓解期(P<0.01)和对照组(P<0.001),而溃结缓解期病人的T抗原检测阳性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病程≥10年的活动期溃结病人与<10年者相比,T抗原检测阳性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1和P<0.05);缓解期、病程〈10年和病程≥10年的溃结活动期病人的T抗原检测阳性率呈增加趋势(13.6%、38.9%、80%)。结论(1)T抗原检测的阳性率与是否存在大肠息肉,特别是肿瘤性息肉有关,与有无息肉病史无关,因此该检测可试用于大肠息肉的筛选检查;摘除大肠息?
徐三荣林庚金吕元
关键词:息肉溃疡性结肠炎T抗原大肠肿瘤
肝性皮层盲——附2例报道
2000年
徐三荣林庚金
关键词:肝性皮层盲
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直肠粘液T-抗原被引量:3
1995年
为建立一种用于大肠癌早期筛检的指标,采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了246例直肠粘液标本中的T抗原。其中35例大肠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2.8%;86例大肠息肉患者中肿瘤性息肉阳性率为49.0%,炎性息肉阳性率为14.2%;在73例肠道慢性炎症患者中阳性率为16.4%;在50例大肠粘膜正常的患者中阳性率为8.0%。结果表明,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T抗原对大肠癌的筛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2.8%)和特异性(92.0%),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并且,也为大肠息肉的筛检及其恶变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吕元徐三荣王青岫倪赞明
关键词:肠肿瘤T抗原
p53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被引量:1
1997年
野生型p53蛋白具有抗细胞增殖功能,它可使DNA有损伤的细胞生长停止于G1/G0期。散发性结直肠癌p53基因中常见点突变发生,发生于溃疡性结肠炎基础上的结直肠癌(UCACRC)亦有很高的p53基因突变率。另一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p53LOH)的发生也增高,加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p53基因点突变和p53LOH的研究,可为监测UCACRC的形成提供新方法。
徐三荣
关键词:P53基因溃疡性结肠炎
舒林酸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治疗中的应用
1994年
舒林酸(sulindac)是一种非甾体类消炎药,近10年,已用于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内病,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对舒林酸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内病的药理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疗效、副作用等作一综述,并对其进一步的应用作了展望。
徐三荣
关键词:腺瘤性息肉息肉舒林酸
T抗原检测在大肠腺癌及其癌前状态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8年
为探索 T 抗原在大肠腺癌及其癌前状态的临床意义,用半乳糖氧化酶法对大肠腺癌、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225例病人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的直肠粘液标本作 T 抗原检测。结果:腺癌病人的 T 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5%和85%。息肉病人的 T 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仅有腺瘤史者的 T 抗原阳性率明显低于现有腺瘤者(P<0.001),与对照组相近(P>0.9)。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病人的 T 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病程≥10年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 T 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 抗原检测:1.可望成为一种新的大肠腺癌筛选方法;2.可试用于大肠息肉的探查;3.可能用于长病程溃疡性结肠炎恶变的监测。
徐三荣林庚金吕元
关键词:腺癌癌前状态大肠肿瘤T抗原
肝硬化者血25OHD_3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1998年
肝硬化者血25OHD3测定的临床意义戎兰徐三荣孙大裕陆玮(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消化内科200040)VitD3经肝脏微粒体25位羟化后形成25OHD3,再转运至肾脏,在1位羟化成活性1,25OHD3参与调节钙磷代谢。肝硬化者多有低钙血症、25OHD3...
戎兰徐三荣孙大裕陆玮
关键词:肝硬化血液诊断
T抗原有结直肠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98年
T抗原有结直肠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徐三荣,吕元,陆玮,王青岫T抗原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已有报道[1-3]。但在与结直肠癌有密切关系的结直肠息肉中的应用,尚缺较大样本的研究。本文通过对235份不同对象的直肠粘液标本的T抗原检测,以探讨T抗原在结直肠...
徐三荣吕元陆玮王青岫
关键词:大肠肿瘤息肉T抗原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大肠镜监测方案被引量:1
1998年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大肠腺癌癌前状态 ,其相关性大肠腺癌发生率与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炎症累及范围、炎症活动程度及起病时的年龄等因素有关。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实施大肠镜监测方案 ,有助于及时发现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的粘膜不典型增生和癌肿 ,减少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大肠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徐三荣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