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明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东正教与俄罗斯民族性格被引量:8
- 2008年
- 东正教是俄罗斯精神的基础和核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产生了质的影响,俄罗斯性格的极端性、矛盾性、神秘性都可以在东正教中找到源头。宗教性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本质特征。
- 武玉明
- 关键词:东正教俄罗斯民族性格宗教性
- 《西伯利亚理发师》的神话创作:文本策略与文化功能
- 2020年
- 《西伯利亚理发师》将大众艺术形式与神话修辞结合起来,借助结构隐喻把一场爱情悲剧转化为民族史诗,搭建了一个充斥神话叙事意图的文化符号域。通过创伤言说与历史重述,米哈尔科夫在历史与神话的双向运作中修正了当代俄罗斯社会的文化想象,重申了俄罗斯民族神话。在治愈"后苏联怀乡病"的同时,《西伯利亚理发师》也成为民族身份重塑和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文化力量。
- 武玉明
- 关键词:文本策略文化功能
- 俄罗斯阿库宁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4年
- 作为文化转型语境下的一种重构文学形态,阿库宁的创作在俄罗斯批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争议。目前,俄罗斯的阿库宁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向度:阿库宁的文化身份定位、其文学创作的总体艺术特征、对具体作品的文本分析。当前的阿库宁研究呈现出深化、细化、多样化的趋势,然而在体系性和全局性方面尚显不足。
- 武玉明
- 关键词:文化转型
- 索尔仁尼琴的方舟——小说《玛特辽娜的家》中的末世论主题
- 2010年
- 索尔仁尼琴的创作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和末世论倾向。在《玛特辽娜的家》中,作家从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角度描述了苏联农村的末世景象,同时塑造了玛特辽娜的"圣徒"形象。作家借玛特辽娜之死拷问人性、涤荡道德,以期建成精神空间的"诺亚方舟",避免人类毁灭的命运。
- 武玉明
- 关键词:索尔仁尼琴末世论方舟
- 俄罗斯大众文学源考——兼论大众文学研究的合法性
- 2013年
- 大众文学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它与精英文学的对立共存是文学演化的内部机制,这种机制决定了俄罗斯文学史的总体样态。这样的文学史观念要求对俄罗斯大众文学的源流进行探考和梳理。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壮大和传媒技术的进步,俄罗斯大众文学日渐发育成熟,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传统。
- 武玉明
- 关键词:合法性
- 阿库宁小说中的宗教乌托邦意识
- 2013年
- 当代俄罗斯作家阿库宁在其系列小说中刻画了一幅人性危机的末世图景,同时他又以宗教式思维引入并强化了爱之救赎的主题。这一主题与白银时代象征主义诗派的索菲亚理念、东正教圣爱观念以及俄罗斯宗教哲学传统思想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寄托着作者"爱将拯救世界"的创作理想。这既是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有益补充,也是对19世纪俄罗斯文学传统中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的宗教乌托邦意识的继承。阿库宁所塑造的"爱的乌托邦"以俄罗斯大众读者所熟稔的宗教文化形式提出了一个超越人性危机、平复存在焦虑的解决方案。
- 武玉明
- 关键词:宗教乌托邦
- 互文游戏:阿库宁创作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特征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复杂的互文游戏中,阿库宁将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矛盾思维作为写作策略应用于经典作品与大众体裁,通过赋予文本以多重编码结构来营建了一个开放的多元审美空间,这使其创作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文学实验场。这既是俄罗斯文化转型期的文学重构意识的反映,也是后现代文化意识的大众化表达。
- 武玉明
- 俄罗斯对中国年画的研究与接受被引量:1
- 2014年
- 由于地缘和历史原因,俄罗斯成为收藏中国年画最多的国家,也是开展年画研究最深入、研究成果最丰富的国家。对中国年画持久而浓厚的兴趣不仅影响了俄罗斯艺术,特别是以"红方块王子"团体为代表的20世纪先锋主义运动的发展,而且对其民间意识也产生了影响。俄罗斯的年画收藏和年画研究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和外位性的视角。
- 武玉明
- 俾丘林译《三字经》述评及其对中国典籍外译的启示被引量:1
- 2018年
- 俾丘林译《三字经》的翻译出版是中俄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特定的历史文化动机令俾丘林采取了独特的翻译策略和文本结构。其译作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俄国社会的传播,捍卫了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尊严。对俾译《三字经》的研究启示我们,中国典籍外译应以对文化经典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认识为前提,兼顾语言转换、审美再建和文化移植三个翻译层次,加强与权威文化流通机构的深度合作。
- 武玉明
- 关键词:《三字经》典籍外译
- 基于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2019年
- 地方高校应用转型重构了外语学科的教学理念,赋予教师发展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对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建构能力、课堂教学拟境能力、专业发展元研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新常态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通过构建主题式协同发展模式、优化"双主体"课堂结构、组建专业反思共同体,可以有效代入政策语境和社会环境因素,促进地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提升,进而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指向与实际效果。
- 武玉明
-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