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慧

作品数:24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教育
  • 12篇职教
  • 12篇教师
  • 11篇职业教育
  • 8篇职教教师
  • 5篇学术
  • 5篇学术教育
  • 4篇教师教育
  • 3篇职教教师教育
  • 3篇融通
  • 3篇师范
  • 2篇德国职业教育
  • 2篇职教师范生
  • 2篇职业资格
  • 2篇师范生
  • 2篇双师
  • 2篇硕士
  • 2篇中职
  • 2篇教育模式
  • 2篇教育硕士

机构

  • 2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教育委...
  • 1篇科隆大学

作者

  • 21篇唐慧
  • 13篇谢莉花
  • 8篇王继平
  • 1篇张建荣

传媒

  • 6篇职业技术教育
  • 3篇中国职业技术...
  • 3篇职教论坛
  • 2篇比较教育研究
  • 2篇当代职业教育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上海教育评估...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基于政策的视角被引量:3
2020年
高素质的职教教师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重要保障,而职教教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基于政策的分析,根据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关联度,在整体上把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发展历程分为新中国初建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转型时期三个阶段,并总结得出每个阶段的发展分别具有滞后性、应急性和平稳性的特征。通过分析我国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发展历程发现:我国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逐步走向成熟,但未形成闭环结构;职教教师的职后培训成果丰硕,但孤立片段性发展。要打造高质量的职教教师队伍,应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形成合力,从教育模式、课程设计和教育团队等方面出发实现内部关联的一体化,促进职教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陈慧梅谢莉花唐慧
关键词:职教教师一体化
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建构被引量:5
2018年
综合性大学举办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多、师资力量强、生源素质高的优势,已成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当前综合性大学在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运行体制不健全、专业设置规范性不足、课程教学缺乏职教特色和教师教育者队伍结构偏理论化等。遵循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建构资源均衡、运行机制健全的一体化教育环境,建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专业设置体系,开发基于能力发展逻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构建"校-企-校"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以实现职教教师教育多方对接与合作的一体化模式。
谢莉花唐慧
关键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教教师
职业教育视域下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规制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德国教师教育体系完善而规范、职业教育与职业研究扎实而成熟,处于两类研究领域交叉地带的职教教师教育在标准化下颇具特色。以职教教师教育为例,展开对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探讨,宏观形象标准的树立、实施流程标准的确立以及辅助措施标准的建立保证了教师教育在联邦范围的流动性和贯通性。兼顾统领性和自主性、兼备整体性和专业性、兼容制度性和人本性的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规制作用对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具有如下借鉴意义:一是完善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框架;二是构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标准规制体系。
唐慧谢莉花王继平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标准规制措施职教教师
德国双元制高校教育再审视:现实矛盾、发展治理与借鉴反思被引量:2
2023年
双元制高校教育被认为是结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成功模式,引起了德国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企业主动发起的创新性教育供给,并成功实现了从创始机构(职业学院)向应用科学大学的同质扩散以及创始机构的高校身份转型(双元制大学)。但在具体组织性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双元”原则模糊不清、职业教育影响式微、法律约束覆盖不全和系统统计部分缺失等现实问题,限制了这一教育形式的价值发挥,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亟需发挥教育治理功能,提升品牌影响力、修订专业体系、完善统计系统、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助推双元制高校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需以批判性视角重新审视双元制高校教育,考量其借鉴价值。
唐慧谢莉花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术教育
高等教育扩张进程下德国职业教育的类型坚守与功能延展被引量:1
2023年
德国职业教育在以高校教育为主体的全球性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并未落于下风,仍体现出其强大的体系功能,一方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持续升级教育内容、完善职业进修教育层次,坚持以授予职业型资格为本体任务,形成体系内部独立且畅通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则通过延展体系边界,建立多种职业教育类学校以及形成混合职业教育和高校教育的多元教育形式。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在坚守类型特性的同时,延展出不同的附加形态和功能回应高等教育扩张,在当今社会依然生机盎然。
唐慧谢莉花谢莉花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扩张
教师教育新格局下的“双轨”教育模式探索——以职教专硕教育与中职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当前,在我国的职教教师教育体系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和新教师入职培训无疑是受关注程度最高、成效也最为显著的两类教师教育举措。基于上海市业已实施的这两类工作实践,因其所具有的教育实施主体和教育对象同一性、教育目标一致性和教育内容交叠性等特征,在教师教育新格局下探索"双轨"教育模式,应加强教师教育者队伍建设、把握招录和招生环节、制定统筹性教育方案和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挖掘各自优势,打造协同联动、系统高效的区域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基础制度。
王继平唐慧谢莉花
关键词:教育硕士职教教师教育
德国教育体系的渗透性:促进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互融通被引量:7
2022年
德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和分隔的教育领域,两者在渗透性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逐渐走向沟通、融合和一体化设计的融通状态。由整个融通历程来看,教育领域之间的渗透性蕴含着许多创新的可能性,创建出更多汲取原先教育领域优势的教育形式,形成新的教育秩序。两者融通的实现离不开相应策略的设计,如建设支撑终身学习的制度基础、开发统一的能力描述语言、设计跨教育领域合作机制、提供系统完备的职业指导及持续消除政策与经济障碍等。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均不可或缺,通过增强两者的渗透性来应对个人和社会对教育体系的期许与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使教育体系更具有竞争优势,解决教育体系供给与学习者、劳动世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
谢莉花唐慧
关键词:渗透性职业教育学术教育融通终身学习
系统论视角下职教教师教育一体化管理机制创新被引量:2
2019年
在职教教师教育一体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管理机制明显滞后于体系深化发展的实际要求。在系统论这一成熟视角下探讨职教教师教育管理,以结构性、环境依存性、目的性和整体性等基本原则分析职教教师教育一体化管理机制问题,运用系统思维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突破环境壁垒、挖掘层级目的、搭建立体结构和完善整体设计,有助于深刻认知管理机制中科学与现实的关系。这是系统论基本原则的一次实践阐释,更是对职教教师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的一次尝试。
陈蓓唐慧王继平
关键词:系统论职教教师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关系探讨: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2023年
近年来,德国关于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关系的讨论热度持续升温,尤其聚焦在中等阶段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等阶段的学术教育之间。在常规认知中,两者之间存在类型差别和层次差异,无法成为可比较的最佳对照组。尽管两者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类型、层次的错位锚定,但在现实中往往被置于同等讨论地位,这一方面源于体制使然,有效匹配国家特定的教育布局与就业制度,另一方面两者边界融解,在结构改革和质量优势之下相互靠近。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存在不同的互动形式,例如类型转变下的层次衔接、类型转变下的层次平移、类型混合下的层次交错和类型融合下的一体化布局等。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联手必会共促教育体系的融通性、挖掘教育潜力,为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提供借鉴思考。
唐慧谢莉花谢莉花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术教育教育类型教育层次
我国职教教师硕士培养专业设置的历史回顾和现实思考被引量:3
2019年
当前,我国职教领域的硕士培养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和17个专业的教育硕士共同存在的局面。职教领域研究生教育结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之期,其专业设置在多类别的发生主体、多种类的前置专业、多模块的实施方案以及多标准的设置依据的作用下呈现多元性。针对职教教师硕士培养专业设置展开科学合理的研究,可解决专业布点不合理,专业招生规模过小、专业发生主体性质不一、专业目录缺失等问题。
唐慧王继平张建荣
关键词:教育硕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