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正英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串联型
  • 2篇电网
  • 2篇微电网
  • 2篇微网
  • 2篇混合型
  • 2篇功率
  • 1篇单相
  • 1篇单相光伏
  • 1篇单相光伏并网
  • 1篇电压
  • 1篇电压稳定
  • 1篇移相
  • 1篇载波
  • 1篇子系统
  • 1篇最大功率
  • 1篇最大功率跟踪
  • 1篇线性负载
  • 1篇小信号
  • 1篇小信号模型
  • 1篇协调控制

机构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刘正英
  • 3篇杨维满
  • 3篇王兴贵
  • 1篇李晓英
  • 1篇高敬更
  • 1篇李兴

传媒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工业仪表与自...
  • 1篇电气应用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载波变幅移相调制方法的串联型微网功率平衡控制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普通微网中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大、波形不理想等问题,研究一种将光伏、风力等微源经逆变器串联形成的微网系统。重点分析和研究了载波变幅移相调制方法下系统输出电压特性及串联型微网功率平衡控制。首先对系统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其次分析了载波变幅移相调制方法,推导了系统输出电压的傅里叶表达式,并基于此对系统电压特性进行分析;最后以三微源串联微网为例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王兴贵刘正英
关键词:微网功率平衡
含有微源逆变器串联子系统的微电网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鉴于串联子系统的诸多优点,研究了一种含有微源逆变器串联子系统的微电网结构。介绍了该微电网结构,并分析了逆变单元发生故障时冗余串联子系统的接入方式;对该结构中混合型微源的直流变换环节进行控制以维持直流链电压的稳定;以含2个串联子系统的孤岛微电网为例对直流链电压的稳定控制及逆变单元发生故障由冗余串联子系统提供电压支撑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微电网结构的可行性。
刘正英杨维满
关键词:电压稳定
单相光伏并网运行控制仿真被引量:1
2014年
对单相光伏并网的运行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单相光伏并网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对光伏电池的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Boost升压斩波电路和改进的扰动观察法实现了光伏阵列输出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在光伏并网过程中,并网逆变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的控制策略来实现系统并网。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系统均能实现并网。
李兴刘正英
关键词:光伏并网系统光伏特性最大功率跟踪并网控制
非线性负载条件下孤岛串联型微电网输出控制被引量:2
2016年
为适应孤岛模式下串联型微电网的非线性负载条件,研究了一种基于多准比例谐振(MQPR)的微源逆变器输出电压控制方法。首先对系统结构进行了简要说明。其次分析了非线性负载对系统输出电压的影响,并进行了控制器的设计。最后以含三个混合型微源的串联型微电网为例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合理有效。
王兴贵刘正英杨维满高敬更
关键词:非线性负载
串联型微电网中混合储能功率协调控制被引量:1
2016年
从多方面分析串联型微网对高性能储能系统的需求,介绍随机微源直流链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并给出储能单元小信号模型,提出一种主动、被动相结合的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储能系统完全满足串联型微网的多重需求。
王兴贵杨维满李晓英刘正英
关键词:微网混合储能系统小信号模型协调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