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瑞珩

作品数:12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炎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动脉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疗效
  • 2篇免疫
  • 2篇粪便
  • 2篇PH值
  • 2篇肠道
  • 1篇电针
  • 1篇电针预处理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11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大庆油田总医...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作者

  • 11篇王瑞珩
  • 4篇刘跟莉
  • 2篇赵钢
  • 1篇宋寒冰
  • 1篇李谦
  • 1篇黄克江
  • 1篇周悦
  • 1篇刘树民
  • 1篇于文慧
  • 1篇杨爱龙
  • 1篇王晓薇
  • 1篇王秀荣
  • 1篇陶永梅
  • 1篇韩雪
  • 1篇徐丹
  • 1篇于文慧
  • 1篇王柯
  • 1篇马莹莹

传媒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肿瘤药学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针灸在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探讨温针灸对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 年 9 月—2017 年9 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房患者共60 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活血通脉饮水煎剂,干预组给予温针灸联合活血通脉饮水煎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下肢动脉内径和血流参数、血液中一氧化氮、内皮素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缓解,疼痛感减轻,下肢温度回暖,暗红或苍白色淡化,且步履量、气血增加,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下肢动脉内径和血流参数干预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表达水平分别为(39.30±3.10)ng/L、(28.14±3.10)μmol/L,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77、2.716;P<0.05)。结论 温针灸对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王瑞珩刘跟莉王晓薇赵钢
关键词:一氧化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瘀型温针灸血管内皮细胞
电针预处理治疗乳癌术后化疗引起迟发性呕吐的临床病例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肌肉注射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与单纯肌肉注射托烷司琼治疗乳癌化疗致迟发型呕吐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采取临床随机对照方法进行实验,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电针治疗并联合盐酸托烷司琼针止吐,对照组单纯使用托烷司琼肌肉注射治疗。从化疗前1天开始,每日2次,每次30 min,共8天。观察化疗开始后第3天至第5天的恶心呕吐等化疗后不适症状,评价患者不良反应状况表现Karnofsky得分。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样本总体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评价疗前疗后肝肾功变化情况使用Revman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肝肾功结果对照分析(P〉0.05),提示治疗对肝肾功无影响。结论:电针预处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乳癌化疗后出现的延迟性呕吐症状。
黄克江宋祥忠王瑞珩
关键词:电针乳癌术后
马勃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4年
为探讨马勃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将1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分别给予马勃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组)、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中药对照组)、美沙拉嗪灌肠液保留灌肠(西药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中、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中、西药对照组(87.5%和90.0%),P〈0.05。结果表明,马勃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UC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爱龙王瑞珩韩雪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疗效
移植菌液pH值对粪便菌群移植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肠道黏膜免疫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移植菌液pH值对粪便菌群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及芳香烃受体(AHR)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粪便菌群低pH值组、粪便菌群中pH值组和粪便菌群高pH值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2%葡聚糖硫酸钠连续饮用7 d建立UC模型。造模后,粪便菌群低pH值组、中pH值组和高pH值组分别给予酸性、中性、碱性粪便滤液灌肠,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均2次/d,连续7 d。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17A(IL-17A)含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10、TGF-β_(1)、IL-17A、AHR、CYP1A1 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10、TGF-β_(1)、IL-17A蛋白表达情况。②无菌分离C57BL/6小鼠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体外诱导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Tregs)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培养5 d后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培养,AHR激动剂组加入吲哚甲醇培养,培养5 d后,ELISA法检测Tregs细胞上清液中IL-10、TGF-β_(1)和Th17细胞上清液中IL-17A含量,PCR法检测Tregs细胞上清液中IL-10、TGF-β_(1)、CYP1A1 mRNA和Th17细胞上清液中IL-17A、CYP1A1 mRNA表达量。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中IL-10、TGF-β_(1)含量和结肠组织中IL-10、TGF-β_(1)、AHR、CYP1A1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浆中IL-17A含量和结肠组织中IL-17A 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肠原位蛋白标记IL-10、TGF-β_(1)、IL-17A结果与mRNA表达一致;粪便菌群各组血浆中IL-10、TGF-β_(1)含量和结肠组织中IL-10、TGF-β_(1)、AHR、CYP1A1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血浆中IL-17A含量和结肠组织中IL-17A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粪便菌群中pH值组各指标改善最显著。②AHR激动剂组Tregs细胞上清液中IL-10、TGF-β_(1)含量和I
潘张磊王瑞珩刘跟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PH值辅助性T细胞17
pH值对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微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pH值对粪便微生物移植(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FMT低pH值组(FMT-L)、FMT中pH值组(FMT-M)和FMT高pH值组(FMT-H),每组20只。Control组小鼠自由饮用纯净水,其余小鼠给予2%葡聚糖硫酸钠(DSS)连续7 d构建UC模型。FMT-L、FMT-M和FMT-H组分别灌肠酸性粪便滤液、中性粪便滤液、碱性粪便滤液,2次/d,连续7 d;其余组灌肠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并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16S肠道菌群测序分析结肠内容物菌群变化;流式细胞术和Luminex分别检测结肠组织Treg和Th17比例及相关免疫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不同pH值FMT治疗均能显著降低UC小鼠的疾病活动度、增加结肠长度、改善结肠病理损伤,以FMT-M组最为显著(P<0.01或P<0.05)。FMT干预均能升高菌群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改变菌群分布,且以FMT-M组最为显著(P<0.05,P<0.01)。此外,FMT干预均能改善UC小鼠结肠中Treg和Th17细胞比例,同样以FMT-M组最显著(P<0.01,P<0.05)。FMT能不同程度回调IL-10、IL-17A、TGF-β1、IL-4、IFN-γ、TNF-α免疫因子的异常表达水平,以FMT-M组的改善作用最显著(P<0.01或P<0.05)。结论:FMT治疗UC小鼠的疗效与移植菌液的pH值相关,中性pH值FMT能调节肠道菌群与结肠组织Treg和Th17的比例和功能,改善肠道微环境,缓解UC小鼠病情。
潘张磊王瑞珩刘跟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TREGTH17
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法在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法对脊髓受损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81例脊髓受损后伴排尿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2例,干预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艾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自主排尿时间与尿路感染发病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P=0.01).患者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干预组为(23.10±2.92)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路感染例数干预组少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法在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瑞珩刘跟莉赵茹
关键词:护理脊髓损伤穴位按摩艾灸
加味四物汤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观察加味四物汤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纳入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共11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尿酸水平、尿酸达标率、骨侵蚀评分、X线骨侵蚀评分、X线关节间隙狭窄评分以及DECT尿酸盐体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同时尿酸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酸盐体积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CT侵蚀评分、平片侵蚀评分、关节间隙狭窄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加味四物汤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改善患者痛风关节炎。
潘张磊胡喜姣王柯宋寒冰王瑞珩
关键词:加味四物汤痛风高尿酸血症
基于TLR/NF-κB通路探究蓬子菜总黄酮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蓬子菜总黄酮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主动脉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75只家兔,其中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家兔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05 mg/kg、1.00 mg/kg、1.50 mg/kg蓬子菜总黄酮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酮-前列腺素(6-keto-PGF_(1α))、血栓素B_(2)(TXB_(2));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NF-κB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IL-6、IL-1α、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IL-6、IL-1α、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IL-6、IL-1α、TNF-α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IL-6、IL-1α、TNF-α水平低于中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6-keto-PGF_(1α)水平均低于正常组,TXB_(2)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6-keto-PGF_(1α)水平高于模型组,TXB_(2)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6-keto-PGF_(1α)水平高于低剂量组,TXB_(2)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6-keto-PGF_(1α)水平高于中剂量组,TXB_(2)水平低于中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TG、TC、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组,HDL-C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TG、TC、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TG、TC、LDL-C水平低于低剂量组,HDL-C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
徐丹陶永梅宋丹周振兴周悦王瑞珩刘树民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活性物质
基于“以通为补”理论用藤类药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经验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根据对周围血管疾病领域临床用药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出运用藤类药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经验。藤类药具有活血消痈、引药下行的功效,恰与下肢缺血性疾病应秉承“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以通为补”的治疗理论相契合。灵活运用藤类药发挥因症用药、因人制宜的中医药优势,对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成效显著。本文将结合周围血管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则分析运用藤类中药的临床经验,丰富周围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思路。
赵钢马莹莹于文慧于文慧
关键词:藤类药周围血管疾病以通为补
重大疫情医疗需求激增背景下中西医结合应急医疗体系建构研究
2021年
在当前重大疫情医疗需求激增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加强了对疫情期间的防控,回顾这场战“疫”,中西医结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应急医疗体系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使疫情死亡率持续下降,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重大疫情医疗需求激增背景下中西医结合应急医疗体系建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仅供参考。
王瑞珩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