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克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德育
  • 6篇德育课
  • 6篇德育课程
  • 6篇隐性德育
  • 6篇课程
  • 5篇隐性德育课程
  • 5篇高校
  • 3篇大学生
  • 3篇素质教育
  • 3篇主义
  • 3篇校园
  • 3篇教育
  • 3篇价值体系
  • 3篇核心价值体系
  • 2篇大学生素质
  • 2篇大学生素质教...
  • 2篇大众化
  • 2篇学生素质教育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机构

  • 18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广西艺术学院

作者

  • 18篇李克
  • 1篇张丽珠
  • 1篇何伟
  • 1篇陈洛
  • 1篇张进清

传媒

  • 6篇广西教育学院...
  • 3篇学术论坛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2
  • 3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最大公约数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统一战线关系探析被引量:2
2017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其核心是凝聚人心与汇集力量。寻求最大公约数是两者的价值诉求。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大公约数,统一战线是固化于制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在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以最大公约数理念为基本遵循,以核心价值观为圆点,寻求统一战线多样性最长包容半径,以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托起中国梦。
李克
关键词: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战线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与正式德育课程为互补,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更多的不是知识、理论目标,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等的深层次的综合的心理与精神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所依附、所潜藏的校园存在,即学校人文精神、学校传统、校园互动性教育活动、各专业课的学科教育以及学校精神等。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能够破解长期困扰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
李克
关键词:德育课程高校
浅析校园精神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00年
李克
关键词:校园精神大学生素质教育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被引量:3
2000年
社会主义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是关键和保证。作为素质教 育内容的重要的有机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对其他方面的教育内容起着导向、动 力和保证的作用。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和自由的发展与完善,思想 政治教育的实施,有效地促进着青年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李克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大学生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年文化被引量:2
2002年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青年文化得到迅速发展.一方面是对高新技术的吸收,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如何把两者紧密结合,使青年文化在发展变迁中拥有更广阔的空间,这是令人瞩目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知识时代青年文化的分析,概括出这个时代青年文化的特点与值得深思的问题.
陈洛李克
关键词:知识经济青年文化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评价体系探析被引量:2
2017年
隐性德育课程评价的双重特征要求从学校与隐性德育课程、教师与隐性德育课程、学生与隐性德育课程三个维度的关系范畴中寻求其评价价值。隐性德育课程评价的本质制约其评价的构成要素。只有构建多元结构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充分地反映和实现隐性德育课程评价的本质要求。
李克
关键词:隐性德育课程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质与运行机制探析被引量:3
2017年
人本性和主体性的内在特征和载体性的外在标志反映了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质性特征。具备相应的条件是隐性德育课程转变为现实的前提。更为关键的,学校必须形成内在的运行机制才能激发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使得实存性的载体转化为隐性德育课程并发挥作用。
李克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特征与功能探析
2015年
隐性德育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一种隐含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以内隐的、潜藏的方式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具有潜隐性、开放性、主体性、持久性、深远性与非预见性的特征,在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过程中起到内化道德认知形成道德判断、激发道德情感体验形成道德信念、磨炼道德行为形成道德意志以及统筹协调知情意行道德四要素的统一,促进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李克
关键词:隐性德育课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2009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紧密相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李克何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高校教师师德的本质要求被引量:6
2010年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应该重点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是情感与态度层面上的要求,即以爱为内驱力,以尊重与平等为基本指向的情感特征及态度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的特征要求;另一个层面是发展状态层面上的要求,即以创新为灵魂,以为人师表与教书育人为基本指向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的内涵要求。这两者是立足点和生长点的辩证关系,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共同构成高校教师师德最为本质的要求。
李克
关键词:以人为本师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