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书

作品数:23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九三学社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聊斋
  • 7篇聊斋志异
  • 6篇《聊斋志异》
  • 5篇文学
  • 4篇宋代
  • 3篇代文
  • 3篇批评家
  • 3篇文学批评
  • 3篇伎艺
  • 2篇当代文学
  • 2篇道教
  • 2篇道教徒
  • 2篇学史
  • 2篇演出
  • 2篇文学批评家
  • 2篇文学史
  • 2篇教徒
  • 1篇当代文学批评
  • 1篇道情
  • 1篇邓以蛰

机构

  • 22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九三学社

作者

  • 22篇于天池
  • 22篇李书

传媒

  • 7篇文史知识
  • 4篇蒲松龄研究
  • 3篇文艺研究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文献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厦门广播电视...
  • 1篇励耘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宋代说唱伎艺的音韵问题
2008年
宋代说唱伎艺是在宋代社会语言的土壤中滋生的。它的音韵体系既不同于诗韵,也不同于词韵,它具有口语的俚俗性,具有强烈的方言色彩。由于它无韵书可依,也非读书人的通语,所以其音韵体系复杂而不统一。本文认为宋代的说唱伎艺在方言的使用上呈多元化状态,与当时已经形成的方言区划一致,而宋代说唱伎艺的数目也远远高出《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所载"京瓦伎艺"的数目。
于天池李书
关键词:伎艺宋代《东京梦华录》音韵方言区社会语言
宋代说唱伎艺的演出场所被引量:12
2006年
宋代说唱伎艺的演员往往是作为个体独立演出的,绝少演员之间的配合,也很少乐器伴奏,演出上的这些特点以及流行于瓦舍勾栏,分散于酒楼茶肆,决定了说唱伎艺对场地的要求不高,随意、自由、且具有流动性、分散性。这使得宋代说唱伎艺极为普及,成为典型的市民文艺形式。由于没能建立起自己的舞台系统,瓦舍消亡后,说唱伎艺繁华不再。
于天池李书
关键词:演出场地
李长之的书评及其理论和风格被引量:5
2001年
李长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家中致力于书评最勤 ,数量最多的学者。他认为书评是文学批评的一部分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在批评精神 ,批评的精神在忠实 ,在求真。同时书评应有独立的价值 ,既包括自己的主张 ,自己的体系 ,也指文字的优美 ,本身是有力的创作。李长之的书评理论及其实践对现在的书评工作仍有现实意义。
于天池李书
关键词:书评文学批评现当代文学文艺思想书评理论
李长之与梁实秋的友谊
2012年
李长之是在1936年与梁实秋相识的。其时,李长之二十七岁,而梁实秋已三十四岁了。两人的相识缘于文字之交。
于天池李书
替死鬼传说引发的浪漫故事——说《聊斋志异》中的《水莽草》
2015年
在中国民间,抓替死鬼的传说非常流行,大概杂揉了佛教和儒家思想中关于死亡的说法创造出来的。《聊斋志异》中的《水莽草》篇不仅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抓替死鬼的民俗内容,更是表达了蒲松龄对于这一民俗传说道义上的批判,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最为丰富地展示抓替死鬼民俗的故事,也是以抓替死鬼的传说为题材的最浪漫有趣的文言小说。
于天池李书
关键词:聊斋志异中国民俗
说板桥《道情》
1998年
一说来也怪,现在在众多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中论及郑板桥时,大都谈其诗,谈其文,而对于他的《道情》却不置一词。翻检有关郑板桥的学术论文也是如此。其实,在郑板桥的众多文学作品中,他对道情付出的创作时间最长,付出的劳动也最大。按《郑板桥集·小唱》后面的跋:"是曲作于雍正七年,屡抹屡更。至乾隆八年,乃付诸梓。"前后经过了14年,若按广东省博物馆所藏墨迹,"雍正三年。
于天池李书
关键词:郑板桥道情墨迹雍正中国古代文学史乾隆
《红楼梦批判》和李长之对于《红楼梦》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红楼梦批判》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批评家李长之先生在七十多年之前,继王国维先生的《红楼梦评论》之后,进一步运用西方的美学观念和文艺理论,系统探讨《红楼梦》文学艺术的专著。它虽然没有全部完成,但是其中的一些观点,作者的研究方法以及对于《红楼梦》研究的评论,对于当代的红学研究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并在红学研究史上占有相应的位置。
于天池李书
关键词:《红楼梦》
李长之与邓以蛰
2011年
谈到李长之先生,现在的读者大多知道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批评家,比如他的《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等,知名度很高。实际上,长之先生作为学者,研究的领域并不限于文学,而是范围非常宽泛,即使就批评领域而言,他对于中国绘画理论也有着很深的研究,他写过《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于天池李书
关键词:《鲁迅批判》中国绘画理论批评家道教徒司马迁
宋代说唱伎艺人的演艺生涯被引量:1
2008年
在中国说唱艺人的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宋代之前,说唱伎艺虽然早就出现,零星的商业演出也不绝如缕,但俳优小说等还没有从百戏中分化出来。宋代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鳞次栉比的酒楼茶房,夜生活的发达,尤其是瓦舍勾栏的出现,使得说唱艺人加速摆脱了传统教坊乐籍的束缚和路歧打野呵的困扰,迅速商业化、市民化,形成了市民中的一个特殊阶层。在中国文化史上,由于宋代瓦舍使艺人的出现.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文学和文化,甚至可以说初期的市民文化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逐渐取得了与正统的儒家文化分庭抗礼的局面。研究他们的生存形态,体察他们的精神人格,不仅对于研究宋代的文化,对于研究中国文化与演艺的历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于天池李书
关键词:说唱艺人宋代演艺生涯瓦舍勾栏商业演出市民文学
《聊斋志异》中再婚与继母现象——兼说《吕无病》和《细柳》
2023年
《聊斋志异》有三十余篇反映妇女再婚,可称是明清之际再婚问题的风俗画卷。站在男权和宗法的立场上,蒲松龄是那个时代的代言者,但在前房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蒲松龄表现了教育家特有的关注和视角。
于天池李书
关键词:《聊斋志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