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洋

作品数:50 被引量:292H指数:9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篇企业
  • 9篇绩效
  • 5篇电火花
  • 5篇竞争优先权
  • 4篇电火花铣削
  • 4篇扎根
  • 4篇扎根理论
  • 4篇铣削
  • 4篇教学
  • 4篇超循环
  • 3篇电火花加工
  • 3篇政府
  • 3篇微三维结构
  • 3篇微细
  • 2篇业绩
  • 2篇遗传算法
  • 2篇疫情
  • 2篇指标体系
  • 2篇制造业
  • 2篇实证

机构

  • 46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华侨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作者

  • 49篇杨洋
  • 25篇田也壮
  • 5篇赵万生
  • 4篇徐忠建
  • 4篇王振龙
  • 3篇姜原子
  • 2篇陆力斌
  • 2篇张曙
  • 2篇方淑芬
  • 2篇李志勇
  • 2篇徐光
  • 2篇谭惠民
  • 2篇卫汉华
  • 2篇李小燕
  • 2篇石春生
  • 2篇耿洁
  • 2篇张勇
  • 1篇刘宝巍
  • 1篇胡富强
  • 1篇赵亚平

传媒

  • 6篇管理学报
  • 4篇研究与发展管...
  • 3篇系统工程
  • 3篇管理评论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管理工程学报
  • 2篇管理科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科学决策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情报科学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预测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电加工与模具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上海管理科学
  • 1篇中国农业会计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制度演化的组织创造力模式——长白山万达旅游度假区CMVP管理之道解析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长白山万达度假区总经理马春野的管理思想和工作实践的过程进行研究,探析企业家如何通过构建制度和营造文化来提升组织创造力的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自身的学习和探索精神以及洞察力是保证组织创造力的前提,组织可以通过提升员工自我效能来促进个体创造力,通过营造自由而创新的制度和环境来提升组织创造力。在理论层面,剖析了从个体创造力到组织创造力演化的过程和机制;在实践层面,则从管理者、机制、文化、平台和方法论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企业员工创造力和组织创造力的提高。
杨洋田谷旸邹明阳谢国强马春野田也壮
关键词:组织文化组织创造力案例分析
微细电火花铣削CAD/CAM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利用简单电极的微细电火花铣削加工具有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好等特点,在微三维结构的制作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电火花分层铣削加工中,加工表面始终存在着台阶问题,并且对方程难以给定的复杂曲面而言尤为如此。系统研究了微细电火花铣削的分层策略、电极轨迹生成方法、插补算法以及加工轨迹的平滑算法,结合等参数插补方法对分层加工后的型腔表面进行修正,较好地解决了加工台阶问题。利用所研究的CAD/CAM技术进行了加工试验,给出了亚毫米级复杂三维曲面的加工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杨洋王振龙赵万生
关键词:微细电火花加工电火花铣削CADCAM微三维结构
管理者意识对企业持续改进行动的调节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持续改进作为一种公司层级的改善过程,成为了企业保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本文借助持续创新研究网络调查项目的数据,研究了持续改进的行动过程以及管理者意识对企业持续改进行动的调节作用.在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主要采用了多元层次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持续改进动因对于持续改进实践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企业的持续改进实践对于持续改进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管理者启动意识对持续改进动因与激励、控制类实践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最后,结合中国制造企业的现状,提出企业持续改进的实施建议.
杨洋徐忠建石春生田也壮
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3
2011年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思考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应用中的五个问题:课堂导入对学生背景的适应性,导入内容与课堂内容的关联性,课堂导入中的问题设置与解答,课堂导入的时间控制和频率控制,多种课堂导入方法的结合。设计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链接起来。
杨洋李锬
关键词:教学课堂导入
我国寿险代理人营销体制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我国自《保险法》颁布实施以来,寿险代理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保险市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保险代理业务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由于我国保险代理制度实施时间较短,代理人来自不同层次,管理办法相对滞后等原因,使得保险代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完善我国寿险代理人营销体制的对策有:改变寿险代理人与寿险公司的关系;建立专业代理公司;减少代理人的数量,提高代理人的质量;加强对寿险代理人的培训;改革寿险代理人的佣金制度;建立寿险网络营销体系;大力拓展银行保险业务;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建立寿险代理人的监督与管理体系。
杨洋赵亚平
关键词:寿险代理人营销体制保险业务保险市场营销渠道
CAX-ICT/ERP技术对敏捷制造战略决策的调节效应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从战略的市场观出发,探讨敏捷制造战略的决策机理,以及数字化制造技术对决策模型的影响。通过对敏捷制造战略、制造战略一致性、使能技术等理论的研究,本文认为竞争优先权在市场环境认知对敏捷制造战略的作用中不仅仅起到了间接效应,还有可能起到中介效应。而且企业数字化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对于敏捷制造战略的决策起到了调节作用。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包括市场环境认知对敏捷制造战略的总效应模型,以及竞争优先权的中介效应模型。在国际制造业战略调查2005(InternationalManufacturing Strategy Survey,IMSSⅣ)的支持下,本文对假设进行验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竞争优先权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甚至是完全中介效应。而数字化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对敏捷制造战略的决策起到了显著的调节效应。
杨洋石春生田也壮谭惠民
关键词:敏捷制造数字化制造技术竞争优先权
基于主动成本控制的组织循环模型构建被引量:7
2005年
将主动成本控制的基本思想和超循环理论相结合,立足于系统的整体,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探讨如何构建基于主动成本控制的超循环组织管理模式,希望利用超循环的种种优势来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主动化、柔性化、全面化。
姜原子田也壮杨洋
关键词:主动成本控制超循环
组织记忆的复制过程与全息性特征被引量:7
2004年
组织记忆是以知识的形态存在的 ,被认为是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管理的先决条件。组织记忆的生成与复制实际上都是知识形态的转化过程。组织记忆是以其不同的种类蕴藏于组织的每个角落之中 ,它具有明显的全息性特征。在分析组织记忆特征的基础上 ,研究了组织记忆外部复制和内部复制过程 。
田也壮张莉杨洋
关键词:组织记忆知识管理库容量全息性
微细电火花加工装置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28
2004年
围绕微细点火花加工的关键技术,开发出了具有4轴3联动的微细电火花加工装置。阐述了利用该装置实现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关键技术和实现途径。包括微能脉冲电源的设计实现;通过选择适当的伺服控制策略,解决了伺服机构在小位移进给时所存在的爬行问题:探索了微细电极的在线制作与检测方法,并分析了在线检测方法存在的误差。在该装置上进行了大量的加工试验,试验已加工出最小直径为12μm的微细轴和25μm的微细孔,并实现了具有空间自由曲面的,大小为1 mm×0.3 mm×0.18 mm微脸谱雕塑的加工。
张勇王振龙李志勇杨洋贾宝贤胡富强赵万生
关键词:微细电火花加工微能脉冲电源微三维结构
未来清晰一定会导致工作投入吗?系统视角下的定性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员工工作投入一直是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未来工作自我、感知组织支持等。但是这些因素是如何组合导致工作投入的呢?这是近年来研究者和管理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影响工作投入的因素进行整合性分析。最终得出六条等效路径,并按照核心条件分为三类:对主动性人格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塑造清晰的未来工作自我来提高工作投入;对非主动性人格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塑造员工清晰的未来工作自我和共享价值观来刺激工作投入;对于未来工作自我不清晰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塑造共享价值观和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来提高工作投入。
杨洋苏莹莹李仲秋刘宝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